【原创】李建艺:回忆一中同窗吴伟琦

 

回忆一中同窗吴伟琦湛江

李建艺每每想起伟琦,眼前总是浮现出他那特有的笑容,憨憨的、暖暖的,这是从心底里发出...

回忆一中同窗吴伟琦
湛江  李建艺


每每想起伟琦,眼前总是浮现出他那特有的笑容,憨憨的、暖暖的,这是从心底里发出的笑容;而每每想起这张笑脸,我的眼睛总是湿润的。因为,伟琦离开我们已七年多了!

那天和伟琦的女儿一起,她问我: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一时语噎,思绪在心里翻滚,竟不知如何答话。我想,七年多了,我还欠伟琦一篇文字。

伟琦乃雷州市龙门镇人。我们相识,是在高中阶段。那年,湛一中(7)班来了一位插班生,个子不高,身体壮实,一脸憨笑。同学间很快混熟了。下课后,伟琦喜欢足球,球技如何倒不得而知了,因为我们这一拨同学平时主要是打篮球。到了高三,我们班里8位男生住进了学校男生宿舍407房,备战高考。这样,我们更是朝夕相处,形影不离了。在住校的这段时间里,我们这几位舍友的关系自然更为亲密了。常常是天还未亮即起床到课室学习,早餐过后再与全班同学一同开始一天的课程;夜晚学习至深夜,返回宿舍关灯后,往往还要在蚊帐里打着手电再学一会。

光阴转瞬即过,我们很快就高考了。伟琦高考成绩并不理想,最后被位于扬州市的江苏商业专科学校烹饪专业录取了。这所学校如今已合并改名为扬州大学。扬州古为烟花之地,风景想必是温柔宜人。可据伟琦后来给我们讲,他在扬州这几年的大学生活,十分艰苦。烹饪专业的实操课分量很重,特别是练习刀功,每每练到手臂都无法抬起,要是冬天就更加辛苦,往往手上长满冻疮。

我国恢复高考后,高校里正式开设烹饪专业的不多,伟琦应该是第一批毕业生。怀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伟琦回到故乡湛江后,先是在当时有名的环球酒店餐饮部工作了一段时间。从大学生到烟熏火燎的厨房厨师的角色转变,不知当时伟琦的心里是怎样的感受。记得那年我们放假回湛,应该是大三或大四的假期,我们几个同学聚了一次。同学中只有伟琦有了工作,所以他做东,在环球酒店附近的大排档请我们宵夜。具体时间也记不清了,只记得那一夜我们在露天的大排档,都喝了一些啤酒,谈论着天南地北的一些事情和今后日子的打算。天上的夜色和城市的灯光照在我们年轻的面庞上,感受着胸膛中青春激情的涌动和对未来的不可预知。

后来,伟琦调动到湛江商业技术学校担任烹调专业老师。伟琦当老师期间,我也毕业回湛工作了,经常到学校找他。商业技校是湛江厨师的摇篮。湛江的饮食业长盛不衰,湛江的厨师还输出至珠三角和西南地区,商业技校功不可没。伟琦在这个学校干了十多年,培养了很多好厨师,也在学校成家生子。伟琦走后,我在网上搜到一篇博文,是商业技校伟琦的一位学生贴在个人博客里怀念老师的文章。博文简短而饱含感情,从他的学生的话语中,我们也会感受到伟琦在商业技校那些年的生活和教学情况。特抄录如下:

“20年前,在商校,吴老师是个踏实能干、待人随和,以‘吃亏是福’看待生活的中餐老师;师母是小他八岁,在校园里出任各种主持,并擅长打篮球,学习面点的才艺女生。在师母实习那年,他们相恋了;师母工作一年后,吴老师带着2000元钱,携师母步入了神圣的婚姻殿堂。在公家给的新房里,仅有一张单人的铁架床,属于他们的只有那新买的衣柜。

生了女儿后,师母执意要工作,但吴老师说:身为男人,在外打拼,为家人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是天经地义的。师母满脸温馨地说:他认为最幸福的事,就是为这个家、为我和女儿出去努力地工作。

吴老师主外,师母主内,他会把一切的事情都打理好,包括交水电费。每次吴老师回到家,即使是满身疲惫也会开心地捏捏师母的脸。

师母经常和女儿打打闹闹,有时候闹着闹着,就大声撒娇道:爸爸——吴老师闻声就会过来,开始审问谁对谁错,然后再将他们教训一顿。今年过年,他还跟李老师说:我在家要带两个小孩呢!那脸上肯定是溢满幸福的笑脸。

结婚二十几年,吴老师从没送过礼物给师母,他说那些东西都太表面化,心里真切地惦念着才是最重要的。每年生日,他就请他的朋友们到家里吃顿饭而已,却从来没和师母去浪漫过。师母经常说他不懂浪漫,连支花都不送。现在师母才发觉:其实最大的幸福就是在一起,有他在身边,看着他,听他说话,有他让你惦记着就是最浪漫的事。

师母有时会抱怨,吴老师对朋友比对她还要好。但正因为如此,他现在走了,才有那么多人悼念他,那么多人帮师母。

不论工作多辛苦多累,他都会给女儿创造最好的学习条件。她今年才上小学六年级,却学过多种才艺,舞蹈、书法、主持,样样精通,经常参加大大小小的比赛或演出。开阔视野的同时,那些素质和气质是她一生的财富。

小小的幸福,真切的爱恋,才是美好生活的原汁原味。每个人想起吴老师,都会不由地想起他那亲切宽厚的笑容。他犹如一坛陈年老窖,溢满芬芳的同时,你越是仔细地品味他的一点一滴,越能被他沉淀的馨香迷醉。”

博文里说到伟琦对朋友的好,作为同学,我们也是深深地感受到了。记得伟琦曾经和我们说过,有一段时间他帮助一位雷州的朋友在广州打造一个“湛江鸡”的饮食品牌。这个品牌在湛江没有宣传,可据说当时在广州是代表湛江鸡相当有名的一个品牌,就像在湛江的“广海鸡”一般。为了这个“湛江鸡”的品牌,伟琦利用双休日多次往返广州湛江两地,而且经常是坐夜班车去,白天工作,异常辛苦。可是在报酬上,却从未和这位朋友提过,甚至是自掏腰包买车票;有一次过中秋,还拿自己的钱给厨房里的师傅们发红包。这类事情,伟琦不知做过多少!

伟琦是一个事业心非常强的人。他在参加工作后,1995年至1998年,还参加了广东省委党校的在职研究生班的学习,获得了研究生毕业证书。此外,商业技校毕竟是一所规模较小的学校,在2006年左右,伟琦了解到当时的湛江师范学院正在筹建烹调专业,便多方联系,终于调动到湛江师范学院,开启了他事业新的篇章。到了湛江师范学院后,伟琦超常规地忙碌了起来,他历年的学识及积累的丰富实践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事业上步入了快车道。短短的一年多时间,湛江师范学院的烹调专业,从无到有,很快筹建起来并开始招生,伟琦为此付出了无数的心血。

由于他卓有成效的工作,学院任命他为烹饪与营养科学系主任,职称也顺利过渡为高校系列的副教授了。伟琦在湛江师范学院期间,承担了繁重的行政工作,还亲自授课,并多次参与和组织了大型的活动,例如组织了系里的学生参加了全国性的烹饪大赛并获得了好名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伟琦带领的湛师50多人的团队,参与了奥运会的餐饮服务,全国共有14个学校餐饮服务队伍获得了优秀组织管理奖,其中湛师就是其中之一。这次餐饮服务不仅展示了湛师学子扎实的烹饪专业知识素养和基本功,更展示了湛师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这其中,作为带队老师和领导,伟琦不知操了多少心,流了多少汗。对此,当时的《湛江日报》及湛江“碧海银沙”网站均作了大篇幅的报道。我一直保留着当时网站上登载的一副照片,就是伟琦带队赴北京凯旋归来,刚刚步下列车的留影,面带疲惫,可内心充满了成功的喜悦。

伟琦到了湛师后,事业的征帆已高高扬起,正要驶向成功的彼岸;可是造化弄人,生命之舟却嘎然搁浅,怎不令人扼腕慨叹,唏嘘不已……

伟琦走了,我常常想起他。每当有人和我谈论起美食的时候,我禁不住地想插上一句“我有一个同学也是这方面的权威……”可话到嘴边,又停住了。伟琦在烹调专业只学了短短几年,可他在这个领域里,却创造出如此骄人的成绩。且不说他创作出如此多的美食,使我们大快朵颐;培养出如此众多优秀的学生,在省内外的饮食行业独领风骚;他还在短短的时间里牵头创办了湛江师范学院的烹调专业,为高校的烹调教学作出了不凡的贡献。凭伟琦坚忍不拔的意志,假以时日,他肯定会在事业上取得更加大的成就。可惜天妒英才,痛哉!

伟琦走了,我常常想起他。伟琦的为人,对自己是苛刻的,生活简朴,往往是我们在餐桌上兴高采烈的时候,就是他在厨房里汗流浃背的时候;除了足球,业余爱好也不多,事业上的奋斗和追求就是他最大的乐趣。对同学,对朋友,对学生,他是与你分担忧愁的知己,是豪爽的大侠,是仁厚的兄长;对家人,永远是付出的多!

伟琦走了,我常常想起他。每年清明时节,我会到郊外狮子岭伟琦的墓前,掬一束鲜花,和他说说话。说一说同学们的近况,说一说旧日的琐事,说一说他一直牵挂的宝贝女儿。其实我知道,在伟琦心里,他最放不下的就是女儿,愧疚自己无法陪她一起成长。七年多了,女儿慢慢长大了,学习上也十分争气,已进入高校法律专业学习。

伟琦走了,其实也从未离开我们,他那招牌式的微笑,憨憨的,暖暖的,一直留在我们心底。
(※李建艺,湛江一中校友。※文章赞赏均返还作者,联系微信dunfu9.)





    关注 大家语文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