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和“受宠若惊”说再见

 

对任何人的付出都会感恩戴德继而如坐针毡,好像自己配不上这一切,急于立刻回报。太过在意别人的感觉,生怕会因为自己的举止不当引起他人的不痛快,可又总觉得没有被别人同等用心的对待。虽然努力掩饰却难以回避这种自卑的感受。小A是一个人吗?...



小A有一个难言的苦恼,她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别人所表露出的好感和亲近。

为什么?明明自己是个相貌不差、多才多艺的少女,却每每在别人示好时都感到格外心虚?如果被请客吃饭,就恨不得立刻以同等或更高的规格回请回去;任何人的付出都会让她感恩戴德继而如坐针毡,好像自己配不上这一切,急于立刻回报。

小A很痛苦,却不知该对谁倾诉、如何倾诉。

太过在意别人的感觉,生怕会因为自己的举止不当引起他人的不痛快,可又总觉得没有被别人同等用心的对待。虽然努力掩饰却难以回避这种自卑的感受。小A是一个人在苦恼吗?

在很久以前的一次团体自我发现上,一个同学向督导师表达了和小A一样的苦恼。她说:“我总是觉得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别人对我的好,比如说团体中很多其他同学夸奖我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去回应他们,总觉的心里惴惴不安,您觉得我该怎么做?”

督导师微笑着说:“Why don’t just say thankyou?什么不试试简单谢谢

这句话在我心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浪:对啊,对别人的好意和馈赠说句简单的谢谢怎么了?为什么如此简单的一句话却那样难以说出口,到底我们在担心什么??

在后来的实践过程中,我逐渐发现,这句谢谢还真不是那么简单。

谢谢代表着一种深度的自信,象征着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回报对方的好意,相信自己和对方一样优秀、或有能力得和方一样优

对于那些童年成长环境不是很稳定的人来说,这其实是很难做到的一点。

曾经我有一个来访者,他其实已经是以为传统意义上的成功人士,可他内心依然充满了彷徨,不相信自己的生活可以像其他人一样稳定、幸福。认为自己如果不一直拼命,生活就会一团糟。

这句谢谢还代表着一种很深的信任(他信),信任他人的好意真的是好意,而不是有用心或是需要我付出巨大代价的陷阱

在上世纪60-70年代的意大利,黑手党横行,家长们为了训练孩子不要轻信他人,会把孩子们放在墙上面坐着,然后像孩子招手。孩子们本能的走向父母,于是就从墙头掉了下去。经过如此训练的孩子最后会变得对他人充满戒心。虽然表面上不说,但是内心却难以轻易的信任别人,他们会倾向于和别人保持距离,尤其是对别人的示好,更是会警惕大于感动。遗憾的是,很多孩子的成长环境中,父母也有意无意的制造了这种“孤墙训练”。有意无意的制造一些如“只有你听话我才会喜欢你”,“只有你比别人家的孩子考得好,你才是我们最喜欢的孩子”等情景。这会让孩子内心产生一种关于爱的偏差认识,认为别人的示好都是有目的的,而不是真的出自对自己的认可和喜爱。因此当他们在面对别人的好意时,就会尽量选择一个回避、或者立刻归还的态度,来保持一个安全的距离。

这句谢谢还意味着一种对问题的包容,一种安全感的

说实话,朋友之间很难说的清楚到底谁付出的更多。这种付出的不平衡其实或多或少的都会带来一些摩擦与冲突。面对这个问题我们有两个解决办法,第一种比较简单,就是我们避开这种冲突。你对我好2分,我还给你3分,然后我们从此不相往来。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维持一种表面上的和谐稳定,但是却不能让我们真正深入了解彼此,建立一个稳定的关系。另一种方法是,面对解决这种冲突,也许你对我有什么不满,我也对你有什么不满,但是我们可以用沟通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做要承担着很多的风险和不愉快。但是阳光总在风雨后,这种选择可以让我们与他人建立起比较深入的关系。

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自然地采用第二种方法来和人交往。如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或者其他重要的家庭成员彼此爱护、包容,即使有争吵也能够良好的解决,这些孩子就会在与人交往时有比较强的安全感,相信“即使我们之间有问题,但是我们依然是相爱的且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反之,如果父母不能良好的解决这些冲突,孩子的成长环境充满了争吵与诅咒,就会给孩子留下一个“生活原来如此可怕,人与人之间的争吵是不可被解决和原谅的”这样一种概念。这样长大的孩子,往往会极力避免人与人之间冲突,哪怕牺牲交往深度也在所不惜。

由此可见,这种挥之不去的“受宠若惊”,其实反映着我们内心对于自己、对他人、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看法。

那么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改善这种在人际交往时不能自控的自卑和逃避心态呢?

以下是我们本期“知行合一”的几点小tip:

1、具体化自己内心的那些担心。你知道当人们在担心一个事情的时候,往往内心会有一些关于这个担心的具体描述和想象。具体化这些描述和想象,会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改善焦虑的状况。因此,每当在人际交往中感到困扰时,不妨仔细想想是什么在阻挡我们以一句谢谢来坦然接受对方的好意和赞美。将恐惧具体化,可以帮助我们开启解决问题的大门。

2、尝试验证你的担心。不妨尝试在你心里列一个单子,把所有人按照你信任程度的高低列上去。找个机会从高到低,去问问他们对于你潜在担心的看法。比如说“我其实很不习惯你对我好,因为我害怕……”去看看他们的反应,用实际回答来验证一下我们的担心是否必要。

3、尝试真正理解自己的担心,如果你完成前两步的话,相信你会发现你的担心有些是杞人忧天,有些则是真实存在的。下面我们就可以开始尝试理解那些真实存在的问题,试着与之共存。正如前面所分析的,这些负面心理的产生往往和我们的成长经历息息相关。不妨去探索以下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坦诚的面对它们对我们内心所造成的影响。相信在这样一轮理解和接受之后,你会发现关于人与人相处的更多可能性和选择。

人际交往是一门艺术,一项需要我们用一生时间去学习和修炼的本领。小A,加油!


    关注 轻心计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