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祥:苏童讲座印象

 

苏童讲座印象

文/李俊祥

前几天,听了场苏童老师的讲座,题目是《文学...



 



       苏童讲座印象

文/李俊祥

前几天,听了场苏童老师的讲座,题目是《文学中的乡土中国》。苏童老师原名童忠贵,苏童取江苏儿童之意。

苏童老师的中篇小说《妻妾成群》,被张艺谋改变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而蜚声海内外。他自己调侃说,有些人是冲着电影去的,每次外出讲座,举办方都是先观看电影再让他讲。他第一次观看其电影,总是怀着校对的心理和自己的小说进行比较,觉得导演对原作有伤害,后来慢慢觉得导演的伤害是对的。

他讲,很多作家和故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莫言和高密东北乡;贾平凹和商州;王安忆和上海等。他生在苏州,故乡在长江的一个岛上,既不是苏南,也不是苏北,因为苏南和苏北以长江为界。他害怕说自己是苏北人,因为苏北穷,会让人看不起,但自己的口音又是苏北的,每次老家来人探亲,对他来说,都是一次露馅的感觉。(他怕被小朋友笑话,就说自己的故乡属于苏南,有点小小的虚荣。)

有一位女性朋友提问,您的小说写的女性为什么那么变态?苏童说,我是很尊重女性的,女性的某种心理扭曲,只是在作品中的塑造。他还举了莫言的一个例子,当有读者阅读《檀香刑》后,说莫言好残酷,他解释说,不是作者残酷,而是小说中刽子手残酷。

一位读者提问,在写作道路上遇到了什么困难。他说,在大学时,就疯狂地写作,结果被疯狂地退稿。当时,总会发一些牢骚,有种怀才不遇的感觉。他的同学(其父亲是一位编辑)冷静地告诉他,要是你的写作水平,达到别人挡不住的地步,那编辑不想发都不行的程度,自然就没有退稿了。后来,就有作品陆续发表了。现在,他看看起初写的诗歌作品,真有点令人汗颜,所以,全部销声匿迹了。有时候,作家余华会和他开玩笑,说,您老实点,不老实就把您当初发表的诗歌拿出来读读。



当读者问,如何看待城中村底层人士的生存状况时。他说,作家首先是一个普通的人,他也曾经在村中村住过十几年。每天和一些普通民众打交道,但唯一不同的是,他有自己的书房,虽然也穿着普通的衣服走来走去,但回到书房会把所思所感写成小说。只有对社会有足够的了解,其作品才会有精准的定位。

讲座结束后,由于还有其它专题讲座,苏童老师便被安排在会议室外面,为读者签名。签名的读者队伍很长,有的读者抱了一摞书来,有的读者提前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一张小纸条上,在签名的上方让苏童老师写上某某惠存。签名的书有《妻妾成群》、《水鬼》、《碧奴》、《黄雀记》等。

我是最后一位要求签名的,顺便和苏童老师合个影。一旁的工作人员说,合什么影啊!苏童老师倒是很爽快的答应了。接着,他小声对工作人员说,这里可以抽烟吗?我的烟瘾憋不住了。。。。。。



西樵文学协会投稿邮箱:3023805753@qq.com


    关注 西樵文学协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