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利机长》告诉你,会讲故事有多省钱。

 

他更关注的是,除了那闪耀的一刻,英雄作为平凡人所要面对的一切。...

《萨利机长》

告诉你,会讲故事有多省钱。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今年已经87岁了,却依旧保持着一年导演一部电影的频率,而他指导的电影从来就没有出错过,包括《萨利机长》。

《萨利机长》的故事根据2009年美利坚航空公司1549号航班机长,切斯利·舒伦伯格的真实英雄事迹改编。

(△ 切斯利·舒伦伯格机长)


影片讲述了萨利机长在发动机失效的情况下,将飞机成功迫降在哈德逊河面,拯救全机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的故事。

在看《萨利机长》之前,我考虑过这个故事被拍成电影的N种方法。

它可以是美国最擅长的英雄式赞歌,也可以是好莱坞商业灾难大片。

而坐到荧幕前观看,这些想法都被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打破,他用他老练睿智的眼光与手腕,将《萨利机长》拍得极其轻巧而庄重,甚至可以说十分的高级。
《萨利机长》告诉你,会讲故事有多省钱。

他将故事的重点放在萨利机长成功迫降成为美国英雄之后,他一方面要应对突如其来的备受关注,一方面又要应对委员会的审查。

审查委员会进行电脑模拟与真人模拟都表示:

在1549号被雁群袭击后,萨利是有时间返回两个机场迫降的,而不是当下降落在哈德逊河面上。

迫降在水面的这一行为,对乘客和机组人员的安全是一种极大的危险,毕竟生还的希望微乎极微。
影片将萨利回到地面的一系列事件与飞机遇险进行穿插表述。

而每一次回到事故发生的当下,伊斯特伍德都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切入与展现,并且一次高潮过一次。

直到最后在审查会现场,进行酣畅淋漓的反击。

为什么电脑模拟与真人模拟都能及时返回机场安全迫降呢?萨利在庭审现场回答了这个问题。

那是因为电脑模拟与真人模拟都忽视了人的因素。
在被雁群撞击到判断必须迫降之间,有着作为人为因素的13秒时间。

在这13秒的未知时间里,萨利与副机长进行了思考与判断。

而这13秒的判断,是电脑模拟与真人模拟所忽视的。

这13秒是真实发生与死亡擦肩而过的13秒,而非是早已知道出了怎样的故障,立刻就能采取正确运行模式的电脑所能体会的。

最终,电脑模拟与真人模拟加入了这13秒的思考时间,两个模拟都失败了。

他们证明,萨利的决断是正确的。
在飞机失效的当下,迫降在哈德逊河面这一行为,拯救了所有人的性命。

看《萨利机长》的过程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行云流水。

我一刻不停的在观影期间和朋友感叹,直到遭到他的强势禁言。

怎么会有这么顺畅的讲法?怎么会每一次回顾事故都能让你拥有新的关注点?

明明汤姆汉克斯在用面瘫演技法,为什么文戏也如此有趣?

为什么连一丝灾难性的场面都未展现,却让人觉得电影又精彩又简短,一下子就结束?

甚至是整体影片的色调,都让人无比舒适。
这名出演过《廊桥遗梦》的著名影星,以一部《不可饶恕》横空出世,跻身美国最卖座的导演行列。

如今,已经成为权威的代名词了。

其实从《不可饶恕》开始,伊斯特伍德对于“英雄”这个词的警惕之心就从来没有消失过。

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毕竟伊斯特伍德是演英雄出身,他的西部牛仔硬汉形象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是众多新人模仿的对象。

饰演了众多英雄角色的他,在自己指导的电影里却几乎不塑造英雄。
(△ 伊斯特伍德)


他通常采用消解他们的手法来讲英雄故事,他讲他们的寻常生活,讲他们的脆弱甚至摇摇欲坠。

他通常将英雄的时间线拉长,他不聚焦在英雄成为英雄的那个重要时刻,他将他长长的一生摊开来看。

他更关注的是,除了那闪耀的一刻,英雄作为平凡人所要面对的一切。

正如《萨利机长》里的萨利和他的机组人员,他不渲染他们所做之事的伟大。

他只是不厌其烦的一遍遍展现萨利暮年的生活,以及工作之中沉稳甚至是机械感的工作状态。
即使是在飞机事故的当下,观众所能看到的,也只是朴素客观的纪录式镜头。

他没有要塑造一名甚至是多名拯救苍生的英雄。

他只是表达,平凡人在因缘际会下所做的不平凡之事,会将英雄重新安置到人群中去,这或许也是现阶段众多“美国故事”中最能获得人心的论点。
姜还是老的辣啊。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出处与微信号、添加原文链接。非法转载一律举报!


    关注 俟尘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