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为何使人无知?

 

无知之知...



广袤的世界里总会有无穷尽的事物需要去开发、研究,并从中获取真知。我想,智商再高的人都不太可能读完世上已有的所有的书籍。如果说书籍是心灵的阶梯,那么我们只会永远在爬阶梯,无穷接近于心灵,而从不会真正到达心灵。

排除死读书和读死书的情况,读书可能会产生两种可能:一种是认为自己读书够多,有足够的信心说自己了解社会,而世界尽在掌握;一种是在读书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无知,并渴求通过读更多的书来认识世界,但是读到更多的书的时候,又会发现,自己比之前更加无知了,因为你发现这世界总有说不完的事。

读书是一项举一反三的活动,拿起一本书,从头到尾读完,不可能对书中提到的所有事情都有所了解,比如一本书中出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名词,如果好奇心较重,就会接着读相关的材料,而这些材料中一定还会有自己未知的事物,又要去读新的材料……这样就会变成“由点到线,由线成面,面面俱到”的读书方式。而这种情况仅仅是从一个点发展而来,而一本书中的点,有千千万。认真拿起一本书,能把一本书读透彻,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或许穷极一生,也未必能读懂一本书。

无知,应当是有所指,即对常识的无接触和不了解。但常识并非人生而有之,定是后天的学习,或通过家庭,或通过学校,或通过实践而来。但这些渠道毕竟范围有限,更多的认知是通过读书得来。而书中所列出的常识并未简单罗列,定会有所解释,否则对于某些语言,读者会云里雾里,不知所指。一旦解释开,常识便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东西,而是被引申之后的概念。比如“自由”一词,如果简单罗列,可能会说“公民有言论自由”,但何谓“言论自由”?自由是否有其应有的界限?这些都会被引申解释。解释越多,越发现一个词或一句话应当谨慎使用,至少应该把这些词句用在合适的情况下。而让合适的事物出现在应该出现的地方,也就是运用了常识。没有常识的人会被认为是无知,而拥有常识的人,便应当自觉无知了。

读书是了解常识的一个过程,也就成为认识到自己无知的途径。这样就会发现,读书越来越多,反而越来越无知。从另一种角度看,这中读书无知论正是阅读者对无知世界的敬畏。

值得一提的是,读书会发现自己的无知,而无知会引起读者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从而读书获取知识……最后,读书成了一件“由无知到有知再到无知”的如此循环反复的事情。

2013.05.17


    关注 万木2011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