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抡花”你知道吗?

 

滦平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你还不来看看...



抡花是河北省滦平县火斗山乡大店子村的汉族民俗文化,属于民间花会中的一档,在大店子村历史久远。最早可以追溯到清代康熙年间。清时村中梁氏世祖从山东迁移此地,开始学习研究抡花技艺,当时是为了预祝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免于火灾而祭祀“火神”。光阴荏苒,时代变迁,这一技艺薪火不绝,流传至今已有300多年。寄托着汉族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祈求。





抡花表演时,先慢慢转动花架,使两边花筒内燃烧的木炭产生离心力向四周甩溅铁花,随着转动的速度增加,花筒内温度升高,锅铁融化、铁花飞溅,整个场地中央金花四射、流光溢彩,形成一座光线交织的光环,景象壮观。




抡花须在夜晚进行才能达到最佳视觉效果。表演时,先由3至5人慢慢摇动,出现“繁星”闪闪;接着出现“小鱼儿”飞窜;大约20分钟左右开始甩花,当火燃烧正旺时,摇动花架的速度逐渐增加,平均5人一组轮流转动,随着速度的加快,金色的铁水被一层层地甩出来,火树银花,耀眼夺目,气势磅礴,景象之美之壮观,令人惊叹。


光阴荏苒,时代变迁,这一技艺薪火不绝,流传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2014年,“抡花”表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人们常说,年味越来越淡。可是,你所不知道的是,不只是年味越来越淡,不少优秀的民间传统艺术也在悄悄的消失。一项调查结果表明:过去几十年间,我国损失传统剧种高达134种!虽说,越是民族的文化,就越是世界的,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有些著名的民间艺术,中华文化的瑰宝,却在时代的洪流中,渐渐式微

那些曾经的美好事物,就在当下的现代化科技的不断发展中,被人们逐渐遗忘了。可是,还是有人在坚持着,是那些承袭了代代相传的独特技艺的传统艺术家们。他们那对传统艺术的种种无法割舍的情怀,就这样在他们日复一日的坚持之中留了下来。也正是因为他们默默的传承与发扬,才让我们得以继续见到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美好的事物。”
让我们向那些老艺术家们
致以
崇高
敬意


    关注 纪实承德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