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感悟:杨家“三铁人”

 

冬雪如约而至,彻骨的寒冷冻结了我的视线,看着漫长的铁轨,等待着火车从远方驶来。站台上形形色色的人们望着轨道远...





冬雪如约而至,彻骨的寒冷模糊了我的视线。站台上形形色色的人们望着轨道远方,那是家的方向,他们眼中似乎藏着烈的火光,温暖攒动,而这样的神情便是我最大的动力。

和他们不同,火车于我而言,象征的不是归家,而是离家。逆着方向,我依然步伐坚定,满心温存,因为我知道这就是一个铁路人的使命。

从爷爷辈开始,我们家三代都是铁路人。我的爷爷是火车司机,那时的火车还是蒸汽机车,需要烧煤为动力,车厢环境也比较简陋。冲破滚滚浓烟,爷爷载着一车又一车人平安到达目的地。可由于条件所限,爷爷经常七八个小时都不能吃饭,必须等到站换班,才能取出奶奶提前做好的饭菜,但却早已冰凉。听爸爸说,每逢春运,奶奶总是带着年幼的他去火车站送爷爷,看着爷爷消瘦的身体逆着人流的方向消失,奶奶满眼心疼,却只能悄然叹息。因为奶奶知道爷爷的倔脾气,宁可累着饿着,也一定要全身心投入,确保乘客安全到达。

爷爷退休后,爸爸接替了爷爷的工作,爸爸开过蒸汽火车、柴油火车,电气火车,可算是经历了火车发展的演变。虽然火车越来越先进,但是爸爸工作依旧辛苦。回忆起年轻时背煤,爸爸一铁锹一铁锹往锅炉里填煤,经常累得胳膊和手抖得久久不能停下,背上一道道红紫的伤痕,每次回家,奶奶第一件事就是给爸爸上药。可就是这样,爸爸咬着牙也就坚持了过来。看着爸爸手上厚厚的老茧,我问过他是如何坚持下来的,那时爸爸布满皱纹的眼角涌起了一丝骄傲,说:“咱铁路人就是这样,虽然苦吃了些,但能给千家万户送去团圆!每次看到旅客见到亲人的喜悦,我都觉得再苦都值了!”那一瞬间,爸爸眼睛里流露出的光芒让我一直铭记在心。

我从小就知道,我们家和别人家不一样,别人家过年的时候全家团圆,热闹温馨。而我们家却总是少一个人,小的时候是爷爷,后来是爸爸。还记得我小时候,有一年过年我死活拉着爸爸不让他去上班,爸爸看着我泪流满面的样子,疼爱地摸摸我的头:“爸爸不能陪你过年,真的很对不起,但是你知道吗?爸爸这是去给别人带去幸福呢。”那时我一脸懵懂,可现在的我却懂了爸爸当时对家的愧疚不舍和对工作的责任与使命感。因为我也成为了新一代铁路人。

小时候,爸爸经常晚上不定时回来,即使在凌晨两三点,妈妈也会起床迎接风尘仆仆的爸爸,给他做饭。如今,我也是不定时回家,如果是在凌晨,我便会轻手轻脚开门进家,生怕发出一丁点声响,可经常发现妈妈早已起身等待,她一定又提前看好车次,算好时间了。看着妈妈日渐增多的白发和皱纹,我总是觉得有愧,不禁感到,铁路人的背后其实是更深情长久的等待啊……

如今,铁路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动车高铁的开通让我们的旅行时间大幅度减短,我们的工作也比父亲和爷爷轻松了许多,父亲依然会在我上班前嘱咐他那句老话:“安全大过天,温暖在人间。”这是爷爷在送他之前总说的,现在变成了我和爸爸之间的默契,有时候他说上句,我接下句,这也时刻提醒着我乘客的安全是第一要位,更要用贴心的服务和帮助为乘客送去温暖关怀。

逆着人流的方向,站在春运的一线,我只是万千铁路人中最普通的一个。寒冬中,我们用一杯杯温水化去旅客沿途的疲惫,一句句暖心的话语是我们最真诚的祝福。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安全大过天,温暖在人间。

精神抖擞,我们从家中而来,兢兢业业,送人们安全归家。日以继夜,我们从事着最平凡的工作,日复一日,我们把幸福带给千万家。这就是我,第三代杨家铁路人的坚守和使命。代代传承,不忘初衷。




    关注 武汉客运段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