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讲述一段连江长龙农场印尼归侨故事

 

黄雪萍的全家福  原题:心安是家  黄雪萍,女,印尼归侨,现年76岁,退休前任职于连江长龙农场。  前几年,...





黄雪萍的全家福


原题:心安是家

黄雪萍,女,印尼归侨,现年76岁,退休前任职于连江长龙农场。

前几年,去香港参加母校新中的校庆时,爸妈有意让我和丈夫留在香港定居,但我没答应,长龙华侨农场的设施虽不及城市优越,但和那里的山、水、空气相伴了50多年,一切早已习惯....
风华正茂的黄雪萍


外祖父的店最早在厦门,爸爸年轻的时候在他的店里打工,他看爸爸老实,就把妈妈嫁给了他。之后外祖父到印尼做生意,爸爸和妈妈也跟着一起出国,在印尼东爪哇一个叫任抹的小村子里开了一家小店。

出生于1941年的我,之前已有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加上后来的弟弟妹妹,家里一共有9口人,爸爸要维持这个大家庭,很不容易。

爸爸因为老实善良娶到了妈妈,但也因为太老实,适应不了生意场上的弯曲迂折,做生意老是吃亏,不久在任抹的店便以失败破产告终。为了全家的生计,他便到泗水城的百货店当店员来挣钱养家。后来外祖父拿出了一部分积蓄支持父亲,到1952年的时候,父亲终于攒够钱买了房子,这才把全家接到了泗水,结束了两地分居的生活。

爸爸对我们的教育很重视,他认为有知识才会有未来,人也不会吃亏。我是在泗水新华中学(新中)上的学,那是一个思想很进步的学校,也是泗水历史悠久的华文学校,它的前身是泗水的华文学校华侨中学和励志中学。1934年两校合并,取名新华中学。1950年初,学校组成新校董会,采用中国版教科书教学。新中的校长也是华人,名字不记得,只知道他姓沈,有个女儿在北京上学。学校当时有订阅《人民画报》,那时候的《人民画报》在学生中是“明星刊物”,也是华侨了解国内消息的重要来源,新杂志一到,大家都传着看。我们被杂志里的照片和文字深深吸引,为祖国的发展满心骄傲,也憧憬着有朝一日可以回祖国看一看。
1982年春节全家人的合影


如今,我们也拥有了自己漆白墙铺瓷砖的新房,这是福建实施“侨居造福工程”,补助归侨所建的房屋。也是运气好,2万元买了“侨居造福工程”的最后一套房子,连装修不到9万元。再过一年,我们就要过50年金婚纪念日了,时间过得真快。

回国后,我再也没去过印尼,因为家人都回了国,并在国内安了家,印尼那边也没什么亲戚走动。不过每年,分布各地的姐妹都会定期相聚厦门,和爸妈一起叙家常,庆团圆,那时候厦门也被我们当成了国内的老家,毕竟父母在哪,家就在哪。

长龙华侨农场距离连江县城很远,交通不是很方便,这几年亲戚有想让我们搬到城里生活,可我们没去,一来是新地方住不适应,二来还是觉得农场好,尤其是空气特别好,一出门就能见到熟人,邻里见到常打招呼,有时候还互相送各自种的蔬菜水果,交流交流种菜经验,我也在闲时搞起了自己的小菜地:有丝瓜、玉米、野菜、紫葵、木耳、土人参菜,都是不施农药的,我在这过得很开心,毕竟健康幸福生活不是钱可以买来的。

其实只要生活幸福,住哪又有什么不同呢?更何况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已融入了我的生活,它们让我心安,我早已把这当家了……

(黄雪萍/口述 韩惠彬 林小宇/撰文 原文刊载于福建侨报 归侨故事)





    关注 连江金凤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