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和家庭背景哪个对你更重要?

 

人们在受完所有教育后获得的经济回报、职业地位中,只有1/3真正来自校内校外的教育,2/3是由家庭背景和先天能力带来的。...







今天看了个报道,看完很心塞,但也只能伤心的承认这的确是个事实。读书还能改变人生吗?很难,因为人们在受完所有教育后获得的经济回报、职业地位中,只有1/3真正来自校内校外的教育,2/3是由家庭背景和先天能力带来的。近期清华大学教授李宏斌在研究报告给出了这样的数据。

一、为什么十年苦读得来大学文凭,依旧敌不过家庭出身?

因为每个人从小的成长环境、父母教育理念,以及所拥有的资源禀赋并不相同,即使同样的家庭背景,其价值观、事业观和财富观也会不同,孩子的走向自然也会有差异。

1、   童年时期的家庭资源

家庭经济水平高的父母,会在孩子教育中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经济资本),主动快速地给予孩子帮助,并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职业感觉”、社交能力和其他软实力。这使孩子在进入职场前,就获得足够多的能力、气质和毅力,持有更高的理想抱负(文化资本),从而更容易好的发展。

2、   贫困学生所读的大学质量

越是精英大学,越是集中了家庭背景好的学生。这是从小精心培养和优秀教育资源孕育的必然结果。而经济学家也发现,很多成绩不错的贫困家庭孩子,都不敢报考精英大学,他们在高考之前就低估自己的能力。

3、   贫穷带来的稀缺感,束缚了努力的脚步

挨过饿的人,会长期过于关注食物,买菜做饭时也很容易准备过量,或饱受暴食症的困扰;小时候被严格限制零用钱的孩子,等自己有能力赚钱以后,依然会由于内心挥之不去的匮乏感,要么不敢花钱、永远感觉缺钱,要么挥霍无度,缺乏必要的理财理念。
这都是稀缺感造成的内心感官失调。另外,神经科学家发现,长期处于贫穷状态下的孩子,其智商发展会存在一定的滞缓,这也是稀缺感对智力限制的证据。

如果一名学生整天为钱的事发愁,那么他对金钱的稀缺感,就会让他过度专注于缺钱这件事,自然无法专心学习和发展能力。

在大学的时候,他们容易将大部分时间,花在对能力发展贡献极小的兼职中,从而没有多少时间去思考真正有用的事,更舍不得投资自己。



二、家庭背景所设的屏障真的难以逾越吗?

亲,是的。

李宏斌教授的报告中指出,那些出身于富裕家庭的孩子,即使能力不佳,也会因为家庭背景优越,而不至于掉下已有阶层。其中原因在于家境优越的中产父母,为了防止自己孩子阶层下滑,利用金钱优势、社会资源、人脉关系,为孩子有效创造了一个“玻璃屏障”(glass floor)。

大学教育的确可以增加收入,但依然无法抹平贫富差距。也就是说,家庭条件不佳的大学生,即使拿到大学文凭,其刚毕业时的收入,以及收入增长速度和幅度、职场收入和职业天花板高度方面,也很难敌得过家庭条件富裕的大学生。

富裕家庭的父母,会不遗余力地在家庭资源、社会关系方面,对孩子的事业的给予支持。他们正如《欢乐颂》中的曲筱绡,在职业生涯早期,不需太费力就可以在各种资源的加持下迅速成长,所以称为高级管理者的几率更大。

而家庭资源并不强大的大学生,其家庭并不能提供足够的支持,就好比邱莹莹、樊胜美一样,需要全凭自己的个人力量,从职场小白开始打拼。即使最后也能与家庭禀赋雄厚的同辈平起平坐,也需要付出更多的辛劳和时间。



三、那是不是意味着读大学就不重要了呢?当然不是。

首先美国某研究机构调查显示,在整个职业生涯中,拿到大学文凭的人,会比只有高中学历的人多赚100万美元,而且不同专业最高薪资及最低薪资差距或将达340万。

乔布斯和比尔盖茨从大学辍学后创办了传奇企业,而你不知道的是,他们早已就有了专注的领域,辍学以后也针对性的专业持续学习,并没有扔掉知识和书本睡大觉。更不要提比尔盖茨的父母给了他最初的资金,促成了第一笔生意,以及从小就有的知识、技能的熏陶。

其次,比起家庭背景和先天能力,这是唯一个变量。先不要横向与富人对比,穷人的孩子只能先和自己过往对比,这个变量对一个人影响相当大。

美国联邦储蓄银行经济学家们,将人们读大学的成本,与大学毕业后直到65岁退休的收入进行了核算,得出本科学历的平均回报率在14-15%,比一般银行储蓄率的6%还要高出一倍多。没错,对投资自己是最保险的。



四、但为什么有人读了大学从此海阔凭鱼跃,而有人即使拿了毕业证也只能蜗居地下室呢?

李宏斌教授的研究报告显示这是因为14-15%只是一个平均回报率,实际上有人能得到51-91%的回报,可以说是通过大学获得地位飞跃;而有人却收获-32%的负回报,生活质量还不如高中毕业。

五、那如何才能获得51-91%的回报呢?

1、有目标的培养自我的个人能力

有的人读了四年名校,甚至再加上2-3年研究生,都不一定学到了这些至关重要的能力,因此更容易在职场上频频受挫、加薪无力,让人产生“白读书”的感觉。而有的人只读三流大学,甚至没有大学文凭,却因为能力出众而走得更高更远,成为“读书无用论”者广为推崇的传奇典范。

在一项关于“职业技能”的权威研究中,学者发现有五项能力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在事业上获得成功。这五项能力就是“情绪稳定、性格外向、乐于尝试、为人亲和、做事尽责”,其中,情绪稳定、性格外向和做事尽责是最重要的三项。2、还是要上好大学

李宏斌教授测算出,毕业于名牌大学、211大学,比普通高校的回报高28%,而985大学的回报率,是211大学的1倍,所以在中国读好大学是有回报的,也是为什么大家都要挤破头进入好大学的原因。

3、想赚钱最好选理科

工程类、计算机类和数学专业,将会比文科类专业的回报率更高。小时候家长常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理科好就业,天下皆知。但有钱人的子女都在学艺术和哲学啊,为啥?不是有一句话说,“我们这一代读金融和理科,就是为了下一代有能力读艺术和哲学,还不用为前途和生活发愁”。而且,这些费钱的专业,没有经济基础托的起一个艺术家吗?

我们现在很鼓励听从自己的内心,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因为喜欢才会做好。这个喜欢一定是真正的喜欢,不掺杂任何其它成份,且你要认清自己,这个喜欢最好和你的天赋相连,才能产生你所期望的成功。就像爱因斯坦说:“天才=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但最重要还是那百分之一的灵感”。天赋至关重要。

4、在一线城市上大学

这一条不是李教授报告里的,但本人觉得必须有这么一条。在发达的大都市读书和在小山沟里圈养差的不是一条街。

很简单一个例子,学妹本来想到北京上大学,但无耐只考了580分,上北京的一本无望,上二本心里不甘,就选了山东本地某大学,在当地知名度还不。但上了才知道师资跟北京二本院校没法比,差人家几百倍。新媒体专业剪个片子连上机机会都没有,就别说与时俱进的技术和理念了,还用谈什么就业机会和社会关系吗?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该一本院校将本科部全搬到了山里,还实行封闭化管理)和在与国际同步的大都市见识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这里有很多无耐,不用我说你们也懂的。你生在一个发达地区,学的再烂,也要保证有个学上,但因为整体水平高,学校怎么都不会太烂。而你生在一个落后地区,只要没有属一属二的成绩,结果都只能是被碾压,碾压……残忍,但戴着公平的面具。

所以亲,选个一线城市的二本也不能选个三线城市的一本啊。

这也难怪一线城市房价高,学区房房价逆天高啦!

-END-
本文内容引用了部分公号:家长进化论(ID:parentsup)对李宏斌教授所做研究报告的内容整理。由藏美馆小编做了进一步的编撰,希望内容对您有所启发。


    关注 藏美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