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的歉意

 

他们表达歉意的方式更委婉、更有套路、也更诚意一些。...



广告:

2017年春季混龄班招生说明

2017年幼小衔接班招生说明

上周末,UU拿着我的手机和宁宁聊天(一个假期不见,彼此都很想念),一不留神,咣的一声,手机掉地上,把屏幕给摔裂了,右下角碎成了渣渣。UU在知道屏幕摔坏的那一刻,眼睛死死盯着手机,又用手反复的来摸裂纹,嘴里喃喃的念着“怎么办?”我心痛死了,但瞧他样子,再责备他肯定会使他懊悔的大哭,亦于事无补。只好强压着恼怒,长吁一口气,尽量平静的说:“没关系,去修就好了。”

后来他和爸爸聊起这事,自己找原因:

1、手太小了,握不住手机;

2、没有捏紧手机皮套。

昨天傍晚,我正用手机,然后发现右下角的玻璃渣渣掉了一些,本来紧贴着的膜浮起了一个角。正纳闷怎么回事,UU好似想起他新发现的秘密,高兴的跑过来指着屏幕的右下角说:“这里有一层皮可以用手撕开!”我郁闷死了,原来是他干的!虽然语气平静,但我的不平静还是通过语言的措词透了出来:“难怪玻璃渣都掉了那么多,原来是你把贴膜掀开了。”然后就着手机和他说明了为什么不能把膜撕掉。UU明白后,懊悔的哭了起来,我无奈的抱着他,亦不想多说话。

他哭了一会,然后带着哭腔说了他的内疚和为什么去撕手机贴膜——确实最近他好奇心又有变化,无论我们做什么事,他都要插一手,以前更多是问问题,再在是更多的说:“我来!”然后装模作样的来动手。

写出这个事来,是因为前些天和一个家长聊到要求孩子说“对不起”毫无意义。

当孩子做了一件错事,他是自己能意识到自己错了的,但中国孩子和中国成人一样,依然不喜欢正儿八经的说句“对不起”来表示歉意,他们表达歉意的方式更委婉、更有套路、也更诚意一些。

这位家长观察到的是孩子们会拿着糖等零食去表示歉意。我们园里的情况又有不同。

当不小心误伤(可能伤心,也可能伤身)他人后,若被伤者只是用哭来释放情绪,伤人者会冲上来软语安慰,并递上纸巾甚至帮擦泪,给予拥抱,忙不跌的做着安慰的事儿并一连声的说对不起等;

若被伤者哭的太凶太长久,伤人者会明白自己给人造成的伤害量极大,自己也大哭起来——懊悔的哭,而不是为了逃避责任的假哭——当孩子可能面对成人的指责时,会用假哭来逃避责任;

也有显示丛林法则,展现邪恶的一面的时候——故意的集体不和其中一个小朋友玩,这时被孤立的小朋友,若是年龄偏小(3岁半以内)会不以为意或是郁闷的大哭,就只有老师去抱抱了,等他哭过,情绪释放后,又眉开眼笑的去找孤立他的小朋友们玩。若是年龄偏大些的,则更多选对独坐一会,不高兴一阵,消化掉情绪后,再次投入点头,想办法融入集体。总的来说,小朋友们每天为友谊做着不懈的努力。

所以,我们不要求孩子做错事后说“对不起”;我们给他们足够时间去体会被伤害、伤害人的感觉,进而自我改进做事方式方法、调整与人相处的行为模式。


    关注 叶蓁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