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漂农民工到出场费10万

 

从2009年第一场比赛1500元的出场费到现在的10万元,姚红刚用了8年。...



从2009年第一场比赛1500元的出场费到现在的10万元,

8年的时间,姚红刚用自己的拳头改变了人生。



▲每场比赛前,“鬼跤王”姚红刚都是团队绝对的主角。下塌地酒店里,徒弟用手试过水温后,姚红刚进入浴缸开始脱水,这是称重前必须经历的痛苦过程。

姚红刚成名的年龄比较晚。

28岁时,他才从摔跤界转战综合格斗(MMA);

30岁时,他把一场别人认为注定要失败的比赛变成了胜利,

成功逆袭获得武林传奇雏量级冠军金腰带,成为中国首条国际金腰带拥有者,走上职业巅峰。



▲WLF“功夫之王”比赛,姚红刚挥舞着拳头出场,意气风发。

走出赛场,收起满身锋芒,穿过北四环附近城中村的一个建材市场准备回家的姚红刚,身上没有了一点儿拳王的影子,恍惚间又变成了8年前那个漂在北京的农民工。



▲北四环城中村,姚红刚走在回家的路上。

虽然随着这几年的打拼,姚红刚的收入也逐年攀升,但是他对金钱的态度依然没变。

最先考虑的是父母和孩子,把自己的需求放在最后。



▲这个不足10平米的房间没有窗户,除了一张床,屋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这样的居住环境让曾经来家采访他的外国记者连连惊呼,她怎么也想不到风光无限的金腰带拳王会住在这里。

北漂的这些年里,他装过空调、做过厨师、当过保安。

出生于河南周口一个普通农村的姚红刚并不避讳这段经历,他总是说:“万一哪天我还想装空调呢?”



▲出租房的柜子里还留着他曾经的职业痕迹——安装空调的工具。

在漫长的密集的打工生涯中,在旁人看来枯燥辛苦的锻炼对于他来说是种乐趣。

装空调的淡季,姚红刚去金鼎轩开夜班车,从晚上10点到早上7点,下班后他骑自行车到宣武体校练习摔跤,从早上9点到11点。

这份刻苦和坚持也延续到了他的职业生涯中。



▲2015年10月,姚红刚为了备战下一场在日本的比赛去泰国的普吉岛老虎拳馆集训。早上9点到中午12点,下午2点到6点,晚上7点到9点,姚红刚都在集训。

见过姚红刚的人都会说他不像一般人印象中的拳手,总是一脸平和,谦虚低调。

姚红刚自己也说,“我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痴迷于练武的农民工”。

他所有的凌厉和凶猛都爆发在了赛场上。



▲M-1比赛现场,上场前的亮相,姚红刚发出了少有的怒吼。



▲M-1比赛现场,姚红刚与对手俄罗斯的尼基塔•奇斯佳科夫展开激烈对抗,双方打满3个回合。

在最后一个回合的后半段,姚红刚成功地在地面战中占据了优势,在将近2分钟的时间里,他死死压制住对手,不断施以重拳。

裁判认为姚红刚在整场较量中并没有占据压倒性的优势,最终判定双方战成平手。

而在比完赛的后场,裁判在楼道里对姚红刚说:“你赢了”!

赛场上的霸气来源于平日日复一日的积累。

成名后的姚红刚依然保持着学习的状态,对自身的训练要求近乎苛刻。



▲在泰国的普吉岛老虎拳馆集训时,巴西柔术教练看姚红刚学得认真,“开小灶”给他单独指导动作规范。



▲作为著名的旅游圣地,姚红刚来到普吉岛快一个月都没出过拳馆,来自中国的MMA选手崔刘才正在给姚红刚看附近的景点,希望周末他能带着大家去看看,结果最后被姚红刚变成了往返20公里爬山越野跑和一场体能训练。

姚红刚的职业之路一直伴随着误解和质疑。

最早练摔跤和练拳的时候,不论是父母,还是村里人,都认为他是不务正业。

他们觉得这么大年龄才开始打拳简直是胡闹,不可能有什么出息。

直到获得了金腰带,亲戚们的质疑声也没停过。



▲这次回家,在村里的路上,姚红刚碰到他的三奶,老人劝他不要比赛了,最好做教练,免得那么辛苦和危险。

父母的态度改观发生在2011年,姚红刚成为中国首位亚太地区MMA金腰带得主。



▲姚红刚的二弟家墙上贴着姚红刚最重要的那场比赛的照片,姚红刚的二弟是退伍军人,一直以哥哥姚红刚为傲。



▲姚红刚是家里的老大,从小就替父母分担家务和劳动。虽然离开老家一段时间了,但农活对于姚红刚来说一点也不陌生,回来后立刻放下背包帮忙干活对他来说是最自然的事。

生活的艰辛让姚红刚比别人更能吃苦。

当年,村里的一个朋友和姚红刚一起来北京打拳,后来觉得太苦,就回老家改行了,而姚红刚一直坚持在这条路上狂奔。



▲长期的摔跤训练难免受伤,磨破手是常有的事。



▲更有一次,姚红刚练习蒙古跤时,被对手用肘部夹住耳朵造成损伤,为了练习一直没有去医院看,耳鼓外翻,耳部变厚,变成了“跤耳”,等有时间去医院看的时候被告知需要动手术才能解决。

最痛苦的,还是每次比赛称重前的脱水过程。

MMA选手一般会在赛前40天内忍饥挨饿,减少进食,穿着减重服出汗,按部就班地减少自己的体重,直到称重前达标。

如果超的体重过多,还要穿着减重服跑步或者去蒸桑拿,因此多少都会出现一些脱水的症状。



▲在下榻房间的浴缸里放满热水后,姚红刚进入浴缸咬紧牙关泡了十几分钟。



▲姚红刚的体重是70公斤,为了参加这次61公斤级的比赛,一个月前他就开始减重,配合饮食体重减到65公斤,剩下的4公斤就要靠比赛前的脱水了。



▲大量出汗后,姚红刚由徒弟和一个助手搀扶出来,穿上减重服躺在床上,用三床被子盖住捂汗。



▲越临近最后的称重,这种减重就越难熬。去称重的路上,姚红刚在电梯里已经痛苦地无法直立。

当称重结束过关后,姚红刚会在24小时之内吃4-5顿,包括补充水分在内,很快会恢复5公斤-8公斤左右的体重。

这种极端的减重会对选手的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

日本有很多MMA和拳击选手因为频繁减重,在25岁之前就得了胃病,备受折磨。



▲姚红刚站上称重台。

姚红刚把全部的热情都投入了事业,却忽视了自己的家庭。

远在深圳打工的妻子对姚红刚热爱的MMA无法理解,她认为姚红刚为了他的事业“抛弃了一切”。

最终递上一纸离婚诉状,留给他两个年幼的孩子。



▲在学校门口,姚红刚抹去儿子嘴角的米粒。

姚红刚只能将孩子送回老家,和父母一起生活,但他一直对不能陪伴孩子成长而感到愧疚。

一次,姚红刚比赛完回老家,看到自己的父亲抱着消瘦的儿子等在村口,他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抱着儿子走回了家,十几里的土路上,他的眼泪默默地流。



▲比赛结束后,姚红刚回老家看望父母和孩子。

今年的姚红刚已经35岁了,对于MMA选手来说,这个年龄已经算得上是高龄了。

但他并没有退役的打算,相反,他越来越热爱综合格斗,表示会一直打下去。



▲比赛前,望着灯火辉煌的拳台,姚红刚陷入沉思。

姚红刚的弟弟姚志奎也在他的带领下走上了MMA的道路。

姚志奎和姚红刚安静的性格十分不同,活跃、外向。



▲姚红刚看望弟弟姚志奎,姚志奎在比赛时前十字韧带断裂。

少年时的武术梦在姚红刚一步步的努力下终于变成了现实。

如今,他也成了家乡青少年崇拜的对象。

姚红刚觉得,他的经历一定会给那些如他当初一样迷恋武术的孩子带来很大的影响。

在北京开了一家拳馆的他希望能培养更多年轻的MMA选手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姚红刚站在普吉岛的卡塔海滩上,他说:“终于看到大海了!”


    关注 在人间living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