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陷美 越是自然的残缺,越是简单的美学

 

这是一种道法自然。...







缺陷美



春节假期走亲访友之间,往往会发现不同的家庭里都会找到一些别样的设计感。在家里的摆设中,残破的花瓶、年久破损的竹篮、陶瓷残次品都可以利用为妙趣横生的花瓶。这些物件,原本不够完美,可是把玩儿凝视之间却妙不可言。

这种美很独特,宋朝喜欢歌颂梅花、枯木,尊重每个生命存在的意义价值,把缺陷变美。山水虽美,但是枯木也美,美无所不在。

有缺陷的裂纹也美。有一种古老的汉族陶瓷烧制工艺叫冰裂纹,本来是烧坏了,但宋人觉得里面有种沧桑美,经历时间后,冰裂纹也叫开片原。他们用不同火温去烧出开片,纹片如冰破裂,裂片层叠,有立体感。破裂的摔碎感在常人眼里本来是败笔,在设计中的损坏又成美,可惜的是冰裂纹制作工艺在南宋灭亡后失传。

冰裂纹瓷器
binglie

有句古话叫“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说的就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手艺——锔瓷。尽管冰裂纹的工艺制作技术失传了,但在今日,在老家的小巷里偶尔还能看到有锔瓷,据说景德镇仍有一批锔瓷手艺人,把打碎的瓷器,用像订书钉一样的金属“锔子”,再修复起来。听家里的长辈说起来,以前锔瓷是因为穷,节俭之后修补再用,而现在看这种奇妙的手法,又包含着一种美感,这些痕纹就像在诉说时间的故事。
锔瓷
生活中,刻意做旧的复古风潮商品并不少见,残缺美已经引领了生活时尚,可是这种美的关键在于残缺得自然,不能人为作残。刻意做旧做简约的复古风试图去唤醒大众的年代感,但情感上很难达到共鸣,因为刻意是一种生硬,道法自然反而值得品味。

学书法时,有许多人去模仿苏东坡的《寒食帖》。苏东坡年轻时,字写得很漂亮,而这幅字乍一看会觉得很丑,苏东坡自嘲这是“石压蛤蟆体”,丝毫不在意别人的嘲笑。有了人生阅历之后才会明白,为什么东坡先生的《寒食帖》被奉为经典,这幅字的亮点在于困顿的美,在处境恶劣的状态下,最自然的真情流露。寒食帖是在苏东坡人生摔一大跤后出来的,有残缺,有遗憾,有失落。没有经历/理解过低谷的心境,无法写出这幅字的精髓。

越是残缺的美,越需要自然的灌溉。越是简单的残缺,越难。
《寒食帖》
文字/编辑 : LDou

图片来源:网络
观释静艺


    关注 观释静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