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路乡水口村“二月二”庙会精彩纷呈

 

今天是农历二月二日,每年在这个时候,前路乡水口村都要举行隆重的传统节日庙会活动,这一天村里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有奖征稿:长按二维码,爆料缙云身边事,就有机会获得奖励哦~
今天是农历二月二日,每年在这个时候,前路乡水口村都要举行隆重的传统节日庙会活动,这一天村里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人人放下农活,穿着新衣,参加庙会的各项活动,到处呈现欢声笑语的景象。为期三天。水口村男女老幼齐参与,他们自发组建龙灯队、罗汉队、秧歌队、联欢班、鼓乐队、腰鼓队、舞狮队、面具队等十多个文艺团队。自编自导众多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节目。

缙云县水口村集庆庵“二月二”庙会,起源于500年前,历年来,庙会庆典活动盛况空前。每年各地游客赶庙会的高达数万人众。他们不单是赶热闹求欢乐,更是想到水口观音娘娘殿了却求签、缘梦、许愿、乐助、打八仙等心愿。各地游客云集,使水口全村人山人海,欢声笑语,生机勃勃。近年来,庙会庆典活动,又吸引了大批摄影、画画、作诗、写文、考古的爱好者和专家学者纷至沓来,为水口村民间历史文化的研究、宣传作出了贡献,使水口村作为前路乡唯一的“缙云县文化示范村”的品牌打得更响亮。

白天,各团队在集庆庵前佛堂坛,设制香案,祈求观音娘娘施福民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寿年丰。祭旗后,在广场上进行各种多姿多彩的乡村民俗文化技艺表演。罗汉队首先上阵表演耍大刀、滚钢叉、舞棍棒、打罗汉拳、叠罗汉。紧接是各团队尽情歌舞,展示古老的传统技艺和现代节目,整个场面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烟花烂漫、万众唤吁、热闹非凡。最后,在罗汉队带领下进行迎案踩街,游遍全村大街小巷,各家各户鸣放烟花爆竹,迎案接福,全家安康。
晚上,龙灯队在礼花爆竹锣鼓声中开龙眼、迎龙灯,在黑夜中,盏盏灯光、长长龙灯更把水口村映衬的星光璀璨。(前路乡文化站)

据了解,庙会期间活动非常的丰富、热闹,有迎案、罗汉班、拳击、舞狮子、打花鼓、扭秧歌等,敲锣打鼓,走村窜巷,特别是迎案团阵前后需1个小时30分钟,内容很多,阵势威武,有梅花阵、连环阵、四方阵、叠牌坊、叠桥、叠花篮、千手观音等。

据村民们介绍,他们村举行这样的活动可以追溯到明朝嘉靖二十五(公元1546年),一直延续到今天,已经有560多年的历史了,二月二也成为了水口村的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通过各种活动祈盼幸福和丰收。
 
水口村地处原壶镇区前路乡,是一个自宋朝就有人家定居的千年古村落,苍老明洁、依山临涧、古树披掩,人文景观甚多,民俗活动历史悠久;村围一带原始自然、山明水秀、风景如画,著名有天马山、铜驴山、天马峡谷、水口瀑布、集庆庵、应氏古祠堂、二月二庙会等。

水口殿(集庆庵),古为观音堂,始建于宋仁宗年间(公元1023年),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据应氏宗谱记载,于明嘉靖壬子年春(公元1552年)由应直斋公兄弟出巨资,将观音殿扩建成五大间,并改名于集庆庵,次年二月初二举行佛像开光,然后“二月二”成了传统庙会,代代相传,流传至今,热闹非凡。庵堂记云:爽气山间出,清光谷口多,古庵名集庆,仙客每经过。曲涧泻山泉,清音喧洞天,不闻人语响,枕石听鸣弦。

应氏宗祠,始建于大明嘉靖年间(1522—1566),扩建于清同治丁卯年(1867),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共三厅两厢两天井的结构,为江南古祠堂的典型代表。应氏宗祠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全祠梁楣上悬挂大小木质匾额20多块,完整古对联7首。厅堂的梁、桁、柱、楣、桳、马腿上均有人物,鸟兽,花竹、龙凤,狮球等雕刻,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七彩艳丽。现已列入县文物保护名录。
  村口古树苍天
  群芳谷的名字在应氏祠堂的古对联上就有










  集庆庵旧址






  沿庵后台阶可到新殿址,新大殿坐落在一块高地上,视野开阔,能看周围景色











 水口村应氏宗祠



  千年古村落,苍老明洁、依山临涧、古树披掩






编辑:维维

来源:综合缙云各大平台新闻;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在线购买


    关注 缙云门户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