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逝的岁月之母亲做的鞋

 

时光流逝,岁月如梭。今昔对比,往事历历在目。如今我安享闲适的生活,可母亲那辛勤操劳的身影,却时时浮现在我眼前。母亲这一生,给我留下了太多挥不去的记忆。真是“不思量,自难忘”。...





外孙进行体能训练,跑一千米时要穿一种鞋,跑二百米时要换另一种鞋,打篮球是一种鞋,打乒乓球又换一种鞋,而平时上学时的鞋又和这些鞋不同。总之,这许多种鞋看得我眼花缭乱。我问女儿:“为啥要换这么多鞋,不能通用吗?比如打篮球和打乒乓球。”女儿说:“是教练要求的,别的孩子也都是这样,每天训练时要背好几双鞋。”听女儿这样说,我还能说什么?

其实也不必说什么。现在哪个人还不是有好几双鞋呢?就拿我来说吧,也是早上散步有散步穿的鞋,外出旅游有旅游穿的鞋,节假日和亲友聚餐时,还要换一双正装的半高跟鞋,再加上冬天的棉皮鞋和夏天的凉鞋,算来也不下五六双。

有一次逛商店,看见一双样式新颖的鞋,不由多看了几眼。售鞋小姐立刻拿下来让我试,我本来不太想买,推说号码不对。售鞋小姐又不厌其烦地为我调换,还让我坐下来,她半蹲在我面前为我穿脱试鞋。我明知这是她们的销售手段,但是如此热情,再加上这双鞋穿着确实舒适,所以即使多余,也就买了。



我们这一代人早已养成了节俭的习惯,总觉得现在是不是有些太奢华了。可我们的孩子们却不是这样的。我外孙小小年纪就会反驳我:“你别老说你们以前,你们以前还没有电视呢,那你们现在也别看电视。”虽然童言无忌,可是想想也不无道理。时代不同了,即使我们不求奢华,但也不必抱着老旧的观念去指责年轻人。同时,我们老一辈也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不要太委屈自己,给我们的生活也增添一些色彩。虽然说我们应该顺应时代,但是我还是常常想起一些以前的事。喜欢怀旧,这大概是我们这些逐渐步入老年的人的常态吧。既然说到鞋了,我就不由得想起小时候母亲为我们全家做鞋的情形了。

在我的记忆中,只要母亲忙完其它的家务活,手里就总是拿着一只鞋底在纳鞋底。一年四季都是如此。全家人穿的鞋,无论是冬天的棉鞋,还是夏天的单鞋,都是母亲一针一线地做的。纳鞋底时,母亲右手套着一个已磨破的厚厚的布套,左手拿着鞋底,先用锥子在鞋底上扎一个小孔,然后把带着麻绳的针从小孔穿过去,把麻绳拉出,再把拉出的麻绳绕在右手的布套上使劲勒一下,这样用麻绳缝的针脚就更紧密了。



纳鞋底的麻绳是用一种叫白麻的粗纤维搓成的,这种纤维很有韧性,搓成的麻绳很结实耐磨。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搓麻绳的,我只见过母亲搓麻绳的样子。她坐在炕上,把裤脚挽起来,把白麻沾上水,在小腿上一小截一小截地搓着。每次搓完一把麻绳后,小腿就要红肿好几天,等消下去再接着搓,直到搓好的麻绳够做一双鞋为止。

粘鞋底和鞋帮时要用很厚的布衬。这种布衬也得平时做好预备着,人们把做这种布衬叫做“打衬子”。母亲有一个很大的布包,这个布包里全是她平时做衣服时裁剪下来的大大小小的布块,这些布块就是用来打衬子的。每年夏天,母亲就在一块一米见方的木板上刷一层浆糊,先贴一大块布,这是第一层。然后在这层布上再刷一层浆糊贴第二层布,这第二层就用各种形状的大小不一的布拼贴上去,直到贴满。稍微干些后,再刷一层浆糊贴第三层布,第三层布又是用大块的,贴好后就放到太阳地去晒,直到晒得干透为止。

晒干后的衬子又厚又硬,粘鞋底时,把衬子按鞋底的样子裁好,给父亲和哥哥们做的鞋底要用五层衬子,给我做的鞋底有三层就可以了。每一层都用白布沿边,沿好后摞在一起用浆糊粘好,再用麻绳紧密地纳一层,这样鞋底就既结实又耐磨了。

做鞋帮用一层衬子,在鞋帮的里面贴一层白布,鞋帮的外面为了结实,通常用条绒布,大人们都是黑色的。母亲给我做的鞋经常用一些花布或紫红色的条绒布。那时候,每当我穿上母亲新做的花布鞋,心里总是美滋滋的。直到我工作后,母亲还为我做过一双棉鞋。做的棉鞋是在鞋帮里面絮上一层棉花,在鞋底的里面也铺上一层棉花。穿上母亲做的棉鞋,一冬天脚都是暖暖的。



后来生活越来越好了,母亲不用给我们做鞋了。但是父亲直到一九八四年去世时,一直都是穿母亲做的鞋。父亲一辈子只买过一双皮鞋,父亲曾经是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和包头市政协常委加人民代表,他的这双皮鞋只是去开会时穿一穿,平时一下都不穿。他去世后,这双皮鞋还是半新的。

母亲做的最后一双鞋,是我女儿小时候穿的小虎头鞋。那时母亲已经眼睛老花了,但她还是在鞋面上绣上了小老虎的眼睛、鼻子、嘴,在额头上绣了一个“王”字。还用彩色的丝线在小虎头的周围钩了一圈“虎须”。当时,我女儿特别喜欢穿这双小虎头鞋。



当我有了小外孙时,我却没本事为他做一双小虎头鞋。我曾在路边看见一位老太太卖小虎头鞋,我看了又看,可觉得买来的哪有亲手做的有意义,所以没买。

时光流逝,岁月如梭。今昔对比,往事历历在目。如今我安享闲适的生活,可母亲那辛勤操劳的身影,却时时浮现在我眼前。母亲这一生,给我留下了太多挥不去的记忆。真是“不思量,自难忘”。

本文配图全部来自百度搜索



欢迎关注下自成蹊,那些年曾有的感动,藏在深深的记忆里


    关注 下自成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