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安溪清水祖师迎春巡境

 

清水祖师原名陈荣祖,自幼落发为僧,法号普足,又称麻章上人,为北宋名僧。据宋政和三年陈浩然撰《清水祖师本传》称...





清水祖师原名陈荣祖,自幼落发为僧,法号普足,又称麻章上人,为北宋名僧。据宋政和三年陈浩然撰《清水祖师本传》称:“麻章上人,道行精严,能感动天地”; 广造桥亭、多植竹木、祷佛弭灾,足迹远及汀、漳,声名广披闽南。正是“祖师生前,德高道深,多行善事”,故其逝后,“百姓感恩,崇奉为佛,香火旺盛”。 每逢病疫,乡人必恭抬佛像,求师法除;每遇亢旱,乡邻以至府县官员,也必迎请佛像,祈雨驱灾。百姓赋予清水祖师神奇甚至神秘的色彩,奉为神灵,加以崇拜,曾四次受到宋廷敕封,敕赐“昭应广惠慈济善利大师”徽号,八字纶音,享誉至极。







安溪清水岩始建于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它位于中国名茶铁观音的故乡——福建安溪城郊西北16公里处的蓬莱山主峰北面中纶,海拔约767米。清水祖师信俗由此而流布于闽、粤、浙以及台湾、香港、澳门、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缅甸等地区和国家,形成了一个逾1亿人口的“清水祖师信俗”文化圈。











清水祖师信俗经千百年历史积淀,文化内涵丰富,主要体现于祭祀类的迎春绕境和卜签类的药签,信众广泛,祭祀活动中具鲜明的民俗性,并寓有民间的文化诉求,参与者众。祖师信俗历时900余年,历史悠久,涉及诸多艺术门类,是影响广泛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其药签中蕴含有祖国不可多得的中医药宝贵遗产,故颇具历史、文化、科学研究价值。同时,清水祖师信俗在闽台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是两岸同胞联系的精神纽带和桥梁,是海峡两岸同宗、同字、同地、同缘、同信仰的非物质文化情缘见证,对于海峡两岸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统一具有特殊的作用。









清水岩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别具一格,岩上奇峰耸秀、古木参天,楼阁殿宇巍峨宏伟,水色山光秀丽神奇,文物古迹星罗棋布,且长年云雾飘渺,仿若“人间天上”,故享有“蓬莱仙境”之美誉。现有宋代文物胜迹29处,元代1处,明代8处,清代5处,近代拓展、恢复23处。其中宋代巧构、全国唯一“帝”字形寺庙建筑的清水祖殿以及南宋遗物《岩图》碑都是举世无双的文物瑰宝。







清水祖师信俗缘起于祖师生前“营以种种方便”赢得民众信赖:一是热心于慈善事业,一生劝造数十座桥梁,实践了“济人利物”、“广种福田”的教义,符合“凡有功德于民则祀之”的原则;二是清水祖师在世时,以祈雨经常“获应”而闻名,所以百姓赋予清水祖师以神奇甚至神秘的色彩,清水祖师去世后,就被当地百姓奉为神灵,加以崇拜。









清水祖师迎春绕境(巡境):

清水祖师生前以“利物济人”为志,“术行建、剑、汀、漳间”。逝世后成为安溪崇善里的境内主佛,其偶像常被善信抬迎下山巡境、医病、袪灾、禳福。春节过后,清水岩周围各乡便纷纷举办清水祖师迎春绕境活动,相沿成俗。





清水祖师迎春绕境民俗相传始自宋代,盛在明清、民国,1953年后被禁止,复兴在八十年代后。善信们叩请恩主下山绕境,寄托驱邪镇魔、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里社和平的祝愿。





明清时期,崇善里领48个乡,清水岩周围岭尾、溪南、崎兜、蔡土楼、周堂、顶刘、溪头、大墘、黄柱、井边、路尾、溪尾、蓬亭、汤内、中保、蓬格、西山、竹塔、畬内、曾口坂、洋山坂、横坑等22个乡自然分为三庵堂、彭格、曾口坂、横坑等区域,各区域都有各自的迎春绕境的时间,其中以三庵堂迎春规模最大、影响最广。

【“祖师落座”】





岭尾、溪南、崎兜、蔡土楼、周堂等5乡(民国时的岭南保)为顶庵堂;顶刘、大墘、溪头、黄柱等4乡(民国时的蓬中保、彭西保)为中庵堂;溪尾、路尾、井边、蓬亭、汤内等5乡(民国时的美滨保)为下庵堂。







按乡域、姓氏、人丁等综合因素,顶庵堂分为可卿保社、便元保社、虞山保社等三个保社,中庵堂分为湖滨前保社、代贤保社、黄柱保社等三个保社,下庵堂分为魁美保社、腾角保社、华美保社等三个保社,共九个保社,每个保社再各分为三个佛头股,共廿七股。各股组成民国、新中国成立后略有调整。每年,由顶、中、下三庵堂各一个佛头股执事,负责做牙、迎春活动,各股每九年轮值一年,周而复始。

【请“三忠火”】

















































































“头供埕”

























【“等敬”】

迎春绕境途中,各庵堂都按原议定的地点排列“供筵”候敬,俗称“等敬”。每到一处,首人、都会、春官等,都必须在祖师到达敬桌时,在案前拜佛行礼。





三辆大辇:头辆供抬着“圣旨牌”;二辆供抬着“契母妈”;三辆供抬着“清水大师”。后面是一面大锣和僧人的铙钹鼓拥送着。









【仪仗队】

迎春仪仗庞大、规矩严格,程序庄重。大体分为两大部分:一为“春官阵”。前面是一对敲着咚咚单声呼应的“首人鼓”,接下去是一个身着羊羔皮毛夹袄、手执根竹稍儿的“跑遍”,和四个执有“龙、虎、清、道”的旗牌手,两面单杠着的大铜锣、一个“放告”的大鼓、两支号角,四个持竹板和铁铐的“衙役”、一个两人抬的钱柜,接下去便是四个穿长衫礼服、戴有色眼镜的礼生、一顶标写着“清水巡境司”的红凉伞,最后便是一把挂有“清水巡境司”轿灯的春官大蓝轿,里面坐着“春官”。(这一开路的仪仗队必须按规定的古路走,不得越例。只有“案公”,也坐着官轿,不一定按古路行走,但菩萨入佛头厝时,他必须到“佛头厝”行礼拜佛)。









每夜入佛头厝,圣像安座时,首人、都会、春官、案公等也同样要依次在佛前拜佛行礼。各庵堂在当晚还要献演傀儡戏(即木偶戏)、大班戏,举办民间游艺活动,以示庆贺。各佛头厝张灯结彩,布设神坛,礼炮震天,灯火辉煌,热闹通宵,盛极一时,带有竞争性。









(丁酉)岁开,鸡年到来,新春美景,康乐开怀,风调雨顺,民安国泰,古例巡境,驱邪消灾,宜守秩序,宜各自爱,无端生事,要受制裁,迎春集福,更勿赌博,要高姿态,快乐和谐。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2016年雅兴村興口正月十五迎灯火活动

2016雅兴村延时摄影


    关注 雅兴印象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