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前世代(二)

 

我们人生中大部分的行为,是想要让他人来填补我们的需求黑洞和情感黑洞。...



我们人生中大部分的行为,是想要让他人来填补我们的需求黑洞和情感黑洞。

——思源之父

阿玛斯(H.A.Almaas)在《钻石途径》中提出了宝贵的黑洞理论。他描述了当一个人小时候本质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将会如何在内在形成能量上的黑洞。

黑洞是一份内在的空虚感,它与我们个体存在的某些层面因为缺少滋养而无法健全发展有关。

为了试图填补这些黑洞,我们无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消耗了很多时间和能量,我们大部分的时间,就是想要让他人来填补我们的黑洞。譬如,有的人在外出休息时间总是觉得必须要和其他人谈天,甚至用手机打电话给在家里的朋友。她这样的行为和自己小时候没有任何可以说话的对象有关。

譬如,有的人在团队分享中总是第一个举手发言,对于他人的注意力和认同有着永不满足的需求。实际上,他小的时候从来没有得到注意力,而现在这样的渴望正驱策着她的生活。

对于我之前曾经提到的愚孝的男人,那是在家中排行第二的男孩(老大也是男孩),因为大多数这样的男孩缺少父母的足够的关注,会不惜一切代价来证明自己是有能力、有出息的一位。因此,这样的男孩长大后,一方面是会很有出息,因为要证明自己;但另一方面却会以一定的代价来赢得父母的爱,这其中就包括牺牲自己的妻子。往往在家人和妻子之间,他一定会让妻子去妥协让步。

那些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适当支持去探索自己的人,内在就会产生缺乏支持的黑洞;那些没有得到认同的人,就会有缺乏认同的黑洞;当我们觉得自己不够好的时候,就会有缺乏价值感的黑洞。

我们也可能携带着渴望得到温暖和碰触的黑洞,然后就变得依赖他人来给予我们温暖和碰触;或许我们可能带着缺乏信任的黑洞,所以总是觉得如果敞开自己以及表现出敏感脆弱的一面,将会被他人伤害、控制或操纵(利用),这个黑洞创造出一种共依存的状态,一方面无比渴望亲密,另一方面则会无意识的把他人推开。这样的例子真是不胜枚举。

可悲的是,今天的父母并没有创造出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和氛围,使得社会正在频繁且精准地创造出一个又一个黑洞的个体。当这些孩子与他人相逢时,他们总是无意识地带着这些未满足的原始需求,且投射到爱人、亲密的朋友、工作伙伴或孩子身上——事实上,会将他们投射到任何与之互动的人身上。而且,越是亲密的联结,投射的情况也就越深入。

有一个孩子,一直试图让爸爸看见自己,却永远受挫。直到一天,她靠做鬼脸赢得了爸爸的一个笑容。从此,她一生中做了无数次鬼脸,每一次都是为了讨好别人。可是,这个可怕而滑稽的鬼脸,只能讨好父亲,却会吓着其他所有人。这是一部日本电影,叫松子的一生。

无数有严重被抛弃创伤的人,都在拼命地去抓住一点什么,以此形成一种存在感。但同时,只要一孤独一安静,就会感觉到要命的空虚。

在武志红先生的《巨婴国》里,描述了一位总感觉走在钢丝绳上的人。她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大大小小的事情上,似乎任何一件小事情的失控,都会让她有一种自我破碎的感觉。她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把每一件事情做好上,如果做不好,就会陷入无比的痛苦。对她来讲,既不能观察别人是怎么回事,也不能做自己观察。她全然为别人而活,里面有一个巨大的黑洞,无法与自己联结。

当还是小孩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原始需求。如果这些原始需求没有满足,我们就会持续地生活在,因需求被剥夺而导致匮乏的状态中。这样的匮乏是一种内在能量上的黑洞,渴望着被填满。

这些原始的需求,包括:

1  需要感觉到自己是家人或他人所想要的,需要感觉到自己是特别的,而且被当做一个独特的个体尊重;

2  需要我们的感觉(如恐惧、遗憾、愤怒、痛苦)、想法和直觉受到肯定;

3  需要在发现探索自己的独特性上受到鼓舞,包括性能量方面、创意天赋、力量、喜悦、资源优势、宁静和孤独;

4  需要感觉到自己是安全的,而且是受到支持的;

5  身体需要得到充满关爱的碰触;

6  学习的意愿需要受到鼓舞和激励;

7   需要知道犯错是没有关系的,甚至可以从错误中学习;

8  需要目睹或感受过“爱以及亲密”的真实经验;

9  需要得到充满鼓励及支持的分离;

10 需要被给予充满着爱和坚定的界限设定。

但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可能吗?若是外面的事物必须要有所改变才能让我们感到快乐,外在的事物真的会改变吗?值得深思。


    关注 方舟之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