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琴六要之断纹篇

 

以微信用户方式登录请点击上方x26quot;清雅真知x26quot;↑↑↑免费订阅本刊

什么叫断纹?断纹就是琴身上的漆,起了许多横纹...



以微信用户方式登录请点击上方"清雅真知"↑↑↑免费订阅本刊什么叫断纹?断纹就是琴身上的漆,起了许多横纹,或碎纹,这些纹叫断纹。断纹是怎样发生的?琴上的漆,历年久远,受木质枯化,漆灰松动,以及琴音振动的影响,百年以后,就发现稀疏的断纹。三百年后,琴面上的断纹就竟体了,琴底的断纹,有的竟体,有的还是稀疏的。五百年后,面底都断得可观了。也有百年以内,就起断纹的,他是因为古琴重漆,或古材新制的缘故。断纹是不是一个样子呢?不,有下列几种:

一、蛇腹断:这纹好像蛇的肚皮上的鳞片一样,所以叫蛇腹断,蛇腹断又分:

大蛇腹断,这种纹很长,横截在琴面上,纹与纹的间隔自二分至一寸多,不等。

蛇腹断,这纹的间隔在一分以外二分以内,较大蛇腹断密。

小蛇腹断,也叫细蛇腹断,它的间隔在一分以内。

二、牛毛断:也叫细纹断,这纹很细碎而密,好像牛毛横散在琴上似的。

三、龟背断:这纹近似六角形,好像龟盖上的纹,所以叫“龟背纹”。《金陵访琴录》上说:“操缦家有千金难买龟背断一语,其重视龟背纹如此。诚然,龟背纹不多见,得者珍视之,殊不知龟背纹非古于蛇腹等纹也,木质不同耳。琴之断纹,胥于木之皮纹占之,故桐木之皮纹横而断蛇腹,青桐之皮纹横复多碎纹因裂牛毛。桐之孙枝兼现梅花,以孙枝之枝繁也,惟松树之皮如龟背,而断纹亦同焉,非龟背纹较古于他纹也,木质不同耳。又漆灰亦有重大关系,善鑑者自知之”。按《嫏环记》:“雷威斫琴,不必皆桐,遇大风雪中,独往峨嵋酣饮,着蓑笠入深松中,听其声连延悠扬者,伐之,斫为琴,妙过于桐,有最爱者,以‘松雪’名之”。因此,后人也有用松木造琴的,但占少数,而龟背断自然以稀为贵了。

四、梅花断:断纹有像小圆圈子的,这小圆圈子叫梅花断。梅花断不是单纯一样的,它是附在牛毛断或蛇腹断里面的。《洞天清录》上说:“梅花断其纹如梅花头,非千百载不能有”。现时明代末年琴(300年以前)间或有现梅花断的,不过三五圈而已。赵希鹄说:“非千百载不能有。”是指通体有许多梅花断纹而说的,与三五圈有别。

 五、龙鳞断:这纹近似半圆圈子,好像水族身上的鳞片一样,又因鳞片较大,所以叫做龙鳞纹。

六、冰裂断:这纹很细碎,像冰裂的纹,也像瓷裂的纹。

七、流水断:这纹疏密断续,像流水得名。也有大流水、小流水的区别。

缎纹有什么用处,又当怎样鉴别它?断纹是古琴年龄的证据,也是音韵清越的根源,没有不爱它的。如果嫌它不光滑,重漆一下,那就模糊琴龄,妨碍音韵,大煞风景了。这样,漆却断纹,实属琴的灾害,也可以说是对文物的摧残,藏有断纹琴的,首先要注意这一点。至于断纹琴脱漆,起剑锋,?音满面,不便下指时,可按病修补,不要全面施漆。近世大蛇腹断纹琴,都是明代造的。如果大蛇腹之间或两侧复断,有各种细纹的,再证以漆色、木质、形制、音韵,就能断定它的年龄够“宋”或够“唐”了。其他的断纹也要看它的疏密,再和漆色、木质、形制、音韵,结合论证,也能定出它的时代来。款识、题跋只可当做鑑藏扶助材料,不能当做主要材料,因为伪造的太多了,这件事我们要特别注意。

断纹也有伪造的,有的用小刀刻画在琴上,鑑藏家叫它是“刀画纹”,这种假断纹很好辨别,因为刻画的没有剑锋,也就是说刻画的是平的,自断的微微有点凸,尤其是刻画的呆板无味,自断的活泼有趣,这是很容易鑑别的。有的用纸光漆一层,于上加灰,纸断就有纹,鑑藏家叫它是“纸制纹”。有的利用冬天,拿猛火来烤琴,烤到极匀极热,用雪散布在琴上,寒热激烈,现出断纹,鑑藏家叫它是“雪掩纹”。这两种假断纹,很容易蒙混人,但在鑑藏家眼里,一看就明白了。因为他是结合木质、漆色、形制、音韵等相互鑑定,怎能蒙混过关。兹将断纹举例,用十二种琴式来表明它,一方面可以了解断纹的种类,另一方面可以了解琴的式样,但不是某式琴,会断某种断纹。更不是某种断纹,仅断在某式琴上。断纹是不分琴式的,它只和木质、琴灰有密切关系。这一点要明确。

琴灰:分瓦灰、鹿角霜灰、料灰三种。所谓瓦灰者,是把瓦或砖砸成粉末,用细筛筛过,其极细部分,叫做瓦灰;鹿角霜灰,或简称鹿角霜,它是把鹿角锉成粉末,用细筛筛过,其极细部分,叫鹿角霜灰;料灰,也叫八宝灰,是把珍珠、玛瑙、翡翠、珊瑚、朱砂、玉石、金屑,及红蓝宝石,碾为细粉,用水漂过,其极细部分叫做料灰。若只用其中的一二种,或数种的,也叫料灰。

以上三种灰,用适量的漆和成的,叫做漆灰,用油类(桐油、小光油等)猪血和成的,叫油灰,或叫腥灰。料灰、鹿角霜灰,均用漆和,瓦灰用油和。漆灰坚凝,与面漆融和,不易剥落,也不易磨损,?音较少,起断纹处,仅有剑锋,左右不墳起,仍能保持琴面平滑;油灰较为松弛,与面漆不能融和为一,起断纹处,左右墳起,易于剥落,并易磨损,?音易生,往往不能下指。又漆灰用指甲掐之不易入,油灰则易入。近时大蛇腹断纹琴,以明代朱厚矫制作“太古遗音”,朱常芳制“中和”(240号)为实例。牛毛断,或细蛇腹断,而不墳起者,多半是鹿角漆灰。以明代张玉山制“寒碧清商”,张睿修制“儷鹤”为实例。断纹不一,而左右墳起,易于剥落者,皆油灰琴了。(参阅拙著《金陵访琴录》)至于琴受潮,漆灰剥落者,又另当别论。

琴灰,漆工叫做“泥子”,涂在琴体上,以作施漆的底子,其法以均为度,干后,用细石或砂纸磨平滑,张弦试音,遇有?音,仍须磨治,俟毫无疵病时,再上漆。所以漆灰是不可缺少的。余曾见一拙工,他说:“泥子”(漆灰)非石膏、桐油、猪血不成,又主张料灰,鹿角霜灰用桐油、猪血和,这是因为他不常用的原因吧?

先师静穆先生,操缦入化,兼工制琴,志在斫琴千床,分赠琴友,以资提倡。选用峄山之阳的桐木,泗水泉林的梓木,及败木鱼,鼓腔之属,以为琴材。碾各种硬石及金屑以为琴灰,有时用鹿角霜,延揽木工、漆工之精且巧者,任其事。用千字文编列字号,如天字号、地字号、玄字号、黄字号等。制造精妙,冠绝一时。惜斫至二百四十余床,即归道山。雅志未遂,远近悼之,生前曾慎选六张赠曲阜孔氏,琴底刻弟子王露敬献字样。音韵之美,即唐宋古琴,亦不是过。

摘自1962年《琴论缀新》第一集查看以往文章请 — 点击文首刊名 — 进入平台简介 — 点击查看历史消息

欢迎扫描此二维码关注"清雅真知"





本平台致力于志趣相投的好友间共赏、交流好文,了解、学习、传承文化,各类版权属于原作者。本文等非原创文章推送时由于联络不便或无法确定原作者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在这里对作者的理解支持表示深深的敬意。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在微信平台留言删除


    关注 清雅真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