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找到了“复旦哲学小王子”,看他如何怎么用“哲学”混搭“电影”?

 

当一个爷爷级的学科,碰到了孙子辈的艺术方式,会擦出怎么样的思维火花呢?...



在复旦校园,人人皆知“复旦哲学王子”王德峰教授。

但是,海上畅谈还在复旦找到一位雅号“复旦哲学小王子”的青年学者。

他就是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郁喆隽。

作为王德峰的弟子,我为王教授画过涂鸦,是不是很传神?


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哲学和宗教学。
留德六年,我最大的技能之一就是能直接翻译德文权威版本哲学书。

他也从不在课堂上贩卖心灵鸡汤。

我还挺佩服选我课的同学,毕竟,他们要面临“毁三观”的“风险”。

尽管如此,郁喆隽还是被评为“2014届毕业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作为一名热爱电影的“非文艺伪青年”,今天,他要将哲学混搭电影给我们看。
各位拿起小板凳,郁教授正式开讲啦!


不论在西方还是中国,
高深孤冷的哲学都有超过2000年历史。
作为现代大众娱乐的产物,
包罗万象的电影已有100多年历史。
当一个爷爷级的学科碰到了孙子辈的艺术方式,
能擦出思维火花吗?
当然能,因为——
电影和哲学,都是一场思想实验
它们把现实中的一些条件推向极致,
让你以为绝对正确的事物碰到新问题。
接下来,我会由几部电影切入,
引出若干哲学的核心问题
存在主义、认识论、道德哲学、人工智能哲学...
《末日哲学家》




我选了五部电影。第一部叫《末日哲学家》。

毕业前的最后一堂哲学课,30名学生被逼参与思想实验。他们由班级跳进核辐射浩劫现场,若未能在防空洞争一席位,器官将瞬即被辐射尘贯穿,痛苦致死。然而,防空洞内的氧气及食物只够10人存活一年。

学生以抽签决定身份和技能。为延续人类命脉,他们需运用哲学逻辑,公开咨询并举手投票,选出10位最有价值的人物住进防空洞。聪明人比好人有资格留低?工程师的价值比诗人重要?一票延续一命,要牺牲谁去成就社会?



外科医生、农夫、木匠、警察、渔民、房地产经纪人、党委书记、电影明星、商人、记者幼儿园老师、铁匠、钢琴家、纺织者、军人......你会选哪10个人?



这部电影的哲学意味就是反思一个问题,什么是人?法国思想家帕斯卡把人称为“会思考的芦苇”。这个话有双重意味:第一个是会思考,这一点太奇妙了,至少到现在为止,举目望去,整个银河系能够达到人类思想高度的似乎只有人类。第二,你再智慧只不过是一支芦苇,十分脆弱,容易被毁灭。

人有双重属性,即文化和自然属性。自然属性是通过DNA遗传给下一代;文化属性,不是那么简单,要在每一代人的成长过程中重新建立,这非常困难。

这部电影提出的思想实验,有三个层次:第一个是技术问题,如何存活下去,它通过防空洞解决了;第二个是生物问题,即存活之后,核烟云散去后如何恢复人类;第三个是人之为人的基本问题,就是我们应当保存哪些文化特征。
《浪潮》


接下来,我讲一部德国电影《浪潮》。

文格尔是德国某所高中的老师,该学校正在进行“国家体制”的主题活动周。由于他最喜欢的“无政府主义”课被另一位老师捷足先登,因此他只能主讲“独裁统治”课程。

然而,自由散漫的学生们却无心听讲,在课上大声聊天。文格尔别出心裁提出假想“独裁”的实验。在为期一周的实验中,文格尔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学生们对他要绝对服从。

从最初的玩乐心态,这些学生渐渐沉湎在这个叫“浪潮”的组织中,并在不知不觉中滑向了“独裁”与“纳粹”的深渊…… 他们发明了统一的手势,要穿统一的衣服。有的学生产生了暴力倾向,有的学生自杀了!



这个故事其实真实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加尼福利亚的一个小镇上。当时美国空前自由,为什么平时自由散漫的一帮中学生,在短短的两三天内,就全部皈依到了一种独裁统治威权的状态下呢?



《浪潮》这部电影讲的是威权主义是如何产生的。

早在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就提出,人类存在三种不同的政治统治:第一种是独裁,即由一个人统治;第二种是寡头,由少数人统治;第三种是民主,由人民统治。但在古希腊,这三个概念没有绝对的好坏。

回头看这部电影,就会发现这个概念不是非常准确并不是所谓的独裁。因为在影片中,领袖只是起到象征的作用,对下面并没有绝对的政治支配权,不是这个领袖说了算的。所以不符合独裁的定义,而更符合极权主义(totalitarianism),最基本特征的就是国家权力无处不在。第二个是威权主义(authoritarianism),这也是二十世纪的产物。它要求绝对服从,个人没有思想、行动的自由,政府权力集中于一个团体,可以决定随意,不依法律,同时意味着缺乏反对派。



威权主义是如何产生的呢?

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希•弗洛姆有一部书叫《逃避自由》,区别了两种自由,一种是“免于……的自由”,另一种是“做……的自由”。前者消极,后者积极。而他对威权的解释,更多把一种集体心理和现代人的心理状况结合在一起,我觉得非常独特,精准到位。

他认为,人作为文化的人,会有共同感和归属感的需求,这种需求不亚于吃饱、穿暖。当人与众不同,就会产生压力感,会让他没有归属和认同感。人长大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社会化进程。他越成为一个“个人”,就越别无选择。要么在爱与劳动中与世界相连,要么放弃自由,消弭个人与社会之间的鸿沟。这是两种选择,前者积极自由,后者消极逃避,而且更容易走得通。

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当代人生活的困境与矛盾。一方面,人寻求自主性;另一方面,我们的生活方式并没有自主可言。作为劳动者,我们嵌入社会化大生产当中,只不过是一个复杂社会生产的环节。这两种自由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很多人在衣食无忧后,出现了意义的匮乏,不知道为什么活。



回到电影当中,最不愿意终止这个实验的反而是一个富家子弟,在运动开始之前,所有的孩子都不带他玩,因为他太有钱了。但是,一旦他也穿上了白衬衫后,街头小混混找他麻烦,所有人都会帮他的忙,就会形成集体的归属和认同——“我们”。“浪潮让我们觉得人人平等。出生、信仰、家庭、环境都不重要,我们都是运动的一份子。浪潮让我们的生活有了意义,给了我们为之奋斗的理想。”

最后,当课堂实验要结束的时候,那个富家子弟不能接受运动的结束,他拿出枪,饮弹自尽。他说了最后一句话:“浪潮还未结束,浪潮还将继续!”

播出时间
3 月 9 日 FM93.4 晚上八点
3 月 10 日 FM90.9 中午十二点
本期合作方 | 上海图书馆
海 上 畅 谈
博 采 众 长 开 听  
FM 93.4 上海新闻广播 Mon. ~ Fri. 20:00
FM 90.9 东广新闻台 Mon. ~ Fri. 12:00


    关注 海上畅谈工作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