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人的纯饮,记忆里的“八王寺”

 

沈阳攻略,带你看看沈阳的后脑勺。...

「回复"不要装逼"送你一个特别推送」


 Editor编 辑:沈阳攻略编辑部

 from  来 源:整理自"在沈阳"



“没喝过八王寺,不是地道沈阳人…”

老攻对八王寺最爱的就是果子蜜口味,干干净净没有颜色,简简单单单纯的甜味带着气泡。在外面疯了一天,最开心的就是到小铺儿要一瓶冰镇八王寺,咕咚咕咚喝下去…







"八王寺"到底是什么?
“八王寺”,辽宁老字号碳酸饮料。

而土生土长的沈阳人知道,八王寺其实是位于沈阳城的一座寺庙。

明永乐十三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施舍银两重修庙宇,其中就有大法寺。

大法寺住持为了感谢阿济格的施舍之恩,特意在寺院的左侧修了八王祠。从此,大法寺便成了阿济格的家庙,被人们称作“八王寺”。



▲如今的八王寺

原名大法寺,位于大东区边墙路112号

创建于1415年,1638年重修
“八王”是指哪八王?
坊间传说,八王寺是为了纪念清朝“八大铁帽子王”

“铁帽子王”就是世袭罔替的王爵,它源于清朝的封爵制度,比一般的亲王享有更优厚的待遇和特权。

而“八王”正是指清初的“八大铁帽子王”,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郑亲王济尔哈朗、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以及顺承郡王萨哈廉,这八位是在清朝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皇亲宗室。

他们的作用就像现在的开国元勋。



然而,事实上八王寺可不是“铁帽子八王”

在2011年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盛京老地名》一书中写着:此“八王”非“铁帽子八王”。

清代崇德三年,“大法寺”修葺一新。

当时,阿济格和世袭罔替的“八大铁帽子王”,都居住在盛京方城内各自王府中。而寺庙主持僧却将阿济格误认为是“八王”之一,因此,才将为阿济格修建的祠堂取名“八王祠”。

正是这个小误会,也使得“八王寺”一名得以流传。



日俄战争期间,沙俄军队霸占了“八王寺”,作为军营、马厩、收容所。随后,其在离开前放火焚烧了“八王寺”,将近500年的佛家圣地、庄严古刹,顷刻间毁于一旦。

1928年,奉系军阀张作霖拨专款,第四次重修“八王寺”,致使古刹恢复原貌。后来,“八王寺”再次遭到洗劫,后被沈阳建起的工厂占用。
沈阳有井,市井有人
八王寺经历了战火硝烟,战后重建,终于成就了如今的楼宇辉煌。如今,除了地名建筑“八王寺”被人们称颂之外,寺中的“八王井”依然是话题。



▲ 八王寺厂

《沈阳县志》有载:“井泉清冽甘芳,为沈阳诸泉之冠”。而它“东北第一甘泉”之名,要由康熙皇帝说起。

在清代古寺兴盛时期,僧侣云集。寺院东南50米处有清泉一眼,俗名八王寺井,清冽甘芳,为邑泉冠。

据《沈阳县志》载:“康熙东巡,率以明驼载运京师玉泉水,日久沉淀,必以此井水洗之,合注两井之水人瓮刻痕以记,用竹竿搅之如捞水法,少时则玉泉水浮于上,澄清如故。以钓勺平挹取之,至刻痕而止,瓮半以下则为寺前井泉,不复进御矣”。

此后清帝东巡时皆饮用八王寺清泉水,故称之为御用之水。

从那以后,八王寺井声名大震,盛京城的百姓纷纷来此汲水。有人用井水做豆腐,豆腐白嫩香醇;有人用井水做大酱,大酱色泽纯正鲜美;有人用井水煎熬中药,药力倍增;有人用井水烹茶,茶水甘香爽口。



据说,当时位于北市场的德泰轩茶馆,每天都要用一辆马车装上八个大木桶运送八王寺井水,以致茶客盈门、生意兴隆。一时间,方城内所有茶馆,统统在各自的店铺前悬挂上“八王寺好甜水”的招牌。

无论是高大宏伟的八王寺,还是甜酸可口的八王寺饮品,方城内外,这里都是沈阳人乃至全国人共同的记忆。天堂的建成,只因一念善意。
▏沈阳人心目中的“八王寺”
一座寺庙,为什么会对咱们的影响如此之大呢?其中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那么存在多年的汽水厂。

那些年,沈阳的孩子每次游园都会乐于用八王寺汽水把水壶装满,然后斜挎在身上,无比神气,也无比期待。



当年,八王寺地区,一直向北到北运河边,还是一大片棚户区,沈阳人习惯称之为“大北关”。

可今天的八王寺地区,取而代之的称呼是“大东广场”。

无论是高大宏伟的八王寺,还是甜酸可口的八王寺饮品,方城内外,这里都是沈阳人乃至全国人共同的记忆。



沈阳人的记忆里,老口味的八王寺汽水就像是一首多年未听的老歌,在带给无数消费者清凉的同时,又勾起了很多的回忆。

你的记忆中是否还有它的味道,跟老攻说说..
· IN  THE  END ·




点击阅读原文即查看《沈阳牛b速成秘籍》


    关注 沈阳攻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