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皮,石雕作品中的点睛之笔

 

皮大致可以分为水坑、山坑石皮与掘性石皮。就水坑、山坑石皮而言,石皮可以分为三种。...

我们在福州

我们了解寿山石


皮,《说文解字》为“剥取兽革者谓之皮”,又可引申为事物表面薄而像皮的东西,如书皮、地皮等等。寿山石不但有皮,而且还是那么有趣,那么有质感,皮色有那么多种。从广义上来讲,不论是田坑、水坑,还是山坑都是有皮的。
石皮本不可贵,也少有美感。可贵的是工艺美术师、藏家的智慧与巧思,让它成为了石雕作品中的点睛之笔。今天,我们就来谈谈石皮吧。

皮大致可以分为水坑、山坑石皮与掘性石皮。就水坑、山坑石皮而言,石皮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裸露在外表层矿脉石体因受到阳光照射,冷热变化,风霜雨露的侵蚀,长年累月就会慢慢形成一层皮的现象。此种皮,寿山石农称为磹皮。(磹,福州方言石头别名)。

第二种在水坑、山坑矿脉中有部分石头经过风化等因素,往往会产生一些大大小小的裂缝或空隙,会被带着酸性或碱性的雨水,或地下水掺入浸润腐蚀产生化学反应,而产生一种与原石头性质不同的石皮来。这一部分的石皮大多呈咖啡色、褐黑色或酱红色等色相。这种所形成的皮石农又称为赤格。(福州方言,即在石格中所形成的皮)。

第三种是矿脉自然形成的,绝不是受阳光雨水等浸润,经过化学反应所形成的皮。这种山坑矿脉中自然所形成的皮以旗降石、都成坑石、荔枝洞石最为典型。这些洞石矿块往往分为内外层,内层是肉,外层有皮,外层较薄。内外层颜色不一样,色彩界线分明,这种外层也是一种皮的现象,如银包金旗降(即旗降石外裹着一层白色薄皮)、有瓦灰色皮裹着的都成坑,偶尔也会被皮裹着荔枝洞石等等。这一类皮多微透明或不甚透明,以灰白色调为主,有米白、灰白、蛋青白等,也有黄色或赭黄色等色相。
掘性石皮,指块状独石长期落在泥土或溪水中,受到酸性或碱性的液体浸渍、腐蚀、沉淀,表皮发生了化学变化,产生了跟内芯不同颜色的各种色皮来。这种掘性石皮与山坑,水坑皮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田坑中所代表的田黄石皮。(也包括牛蛋石皮)。典型有黄皮(黄皮田,金包银田),白皮(银包金田),黑皮(黑皮田,鸟鸦皮田),绿皮(绿皮田),以及黄中带灰、黄中带黑、白中带灰等等五颜六色的皮。

这其间有厚达1毫米以上厚的皮,也有薄到只能依稀可见的皮。既有单层皮,也有多层皮。这些各色掘性皮石农又称为皮裳(裳是福州方言,皮裳即石皮的意思)。
带皮掘性石,含腊质较高,大部分相当温润。稍为打磨亮光可鉴,入手欲滴,温润可亲。掘性皮有的则绵密细润,有的则显粗厚、松软、干涩。这些多样性,色泽丰富有趣的寿山石“皮”不但是福建寿山石一大亮点,同时有这些“皮”出现又给予广大工艺美术师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创意空间。
除了以上几种类型,寿山石还有一些另类的石皮。

寿山石有一种叫内结晶体的石头,呈卵状。寿山石农称之“盪卵”石(“盪(dàng)卵”福州方言指外面被粗石头包裹着,成卵形状,内呈结晶体的石头)。这种“盪卵”石多产在善伯洞、大山洞、二号矿(黄巢洞)等山坑洞石里面。“盪卵”石皮是一层较厚的不甚透明,无规则粗糙较为坚硬的石。我们不妨称之为另类的石“皮”。但这种另类的“皮”包裹着的却往往是意想不到的非常细润、纯净、莹洁的结晶体石。

另一种则是在芙蓉、善伯、旗降等山坑石矿脉表面有一层厚厚的松软、不透明、较细的,被称为寿山“白土”的所覆盖着。这些覆盖在矿脉表层的“白土”。我看也算是一种另类的石“皮”吧!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注 寿山石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