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弃儿啊,你们还好么

 

挡不住的时代巨轮下,碾碎的,何止是唢呐...



写在前面

在可能写出一篇满是宿命论的感慨之前,我要说的是,大家有心的去给电影《百鸟朝凤》捧个场吧,这年头,良心之作、不打着情怀的噱头、爆笑的段子和炫酷的科技拼命赚票房的严肃电影不多了。主要是,看到影院里人那么少,而看完后又都几乎迟迟舍不得动身走的这种反差,真的,这部电影,想多让人去看看。

虽然不知道我最后想表达的,和这个电影有多少交集,但很想写点东西的一部分起因是它没错。今天,咱们不是想提情怀,它太重了,只想说说个人对所见所闻的这个时代的一些想法。

听过一种说法,每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迷茫和不安甚至挣扎。

可能我确实是太多愁善感了,总想把我们所经历的放大,但不得不承认,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再也不羞于提钱,我们要买房,我们要生活,我们要给下一代更好的,这都没错。不信你看,眼见着一代比一代的营养条件要好,孩子们越发白白嫩嫩的同时教育水平也越来越高,环顾如今大都市里的00后,或许随处可见营养过剩智商超群而又早熟的孩子们而几乎很难见到面容清瘦甚至营养不良同时还保有一张天真烂漫脸的娃儿了——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相对的,也需要更好的经济条件才能享受得到,越大的城市,越是如此!现如今,仿佛谁轻轻提一句陶渊明那句“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都是虚伪甚至消极避世不可与之为伍之辈!

拼命提钱、拼命赚钱没错,想过好日子、想给下一代更好的,也没错。

可当我看到了一种危险,那就是一切都只用钱来衡量的时候,我的直觉告诉我,或许哪里出错了!

有些东西,就像电影里的“唢呐艺术”或者说代表其最高艺术水平的《百鸟朝凤》这种曲子,就不可以用钱来衡量,而是讲究一个“德”——学它的人必须先考察他的德行,而配在自己葬礼上享用这首曲子的“死者”也必须生前德行过硬,只有钱,在这里没有任何地位。但矛盾就在这里,艺术可以不用钱来衡量,但人还是那个要吃饭穿衣、娶妻生子过日子的普通人啊,即便他德行再高,再有操守,架不住周围的人慢慢涣散,直到最后那位老师傅临死之前听说县里要把他们的唢呐搞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于是命令其接班人,也是本片主人公,去西安,这个在电影里出现的“大城市”,找他曾经的师兄师弟回来给县文化局表演最后一次,然而当他找到他们的时候,因为在工厂打工,一个断了手指,一个可能得了尘肺,剩下的,几乎都在畅想未来:赚大钱,过好日子——其实看到这些的时候我倒还没什么触动,确实,如今不就是这样吗,老弱病残走不动的才留守那个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仿佛永无出头之日的地方,只能脸朝黄土背朝天!稍微年轻力壮点的,谁不想过好日子,再说了,人家凭自己劳动挣钱奔小康,碍着谁了么?

谁都没有碍着,大家都在拼命靠自己的努力奔小康的过程中,还有一类人,就这样被当成另类“靠边站”了,或者说,是某种传承就这样被忽略了,以至于这类人连带着被时代抛弃了!

我想起小时候还能见到的舞龙舞狮队,如今几乎消失于民间了,那些身手敏捷的年轻人纷纷出去打工,谁还会在过年时举着这种又重又不赚钱的家伙走街串巷呢?如今偶尔的出现,也就像电影里对阵“洋乐队”那个场景一样,只能是显示出这些装备,与那些穿豹纹的、玩长号的站在一起,是多么的落伍以至于格格不入!

那么,就影片来说,“唢呐”这门艺术如何与时俱进呢?电影没有丝毫明示或暗示,结局只留下一个老得不能再老的“傅正局长”的梗,一个孤独的吹着唢呐的人,以及一座坟。

这样的故事,或许,不需要答案,他能做的也仅仅是一种如实呈现,而非尝试表达很浓烈很亢奋的东西(所以我说这部电影很压抑,从始至终,如果对农村生活完全没有经历或者兴趣的人,大概反而不应该推荐他去看吧,至少是不会有代入感,而只会对拍摄技术指指点点,这,不是我愿意看到的)——关于唢呐,就这样吧,它渐渐消亡,就像城镇化过程中,同时渐渐消亡的其他许多东西一样

写到这里就好了吧,就像这部电影一样,不做过多的价值评价,点到为止就够了,只作为一种纪念,一个提醒。纪念在中国飞速发展过程中的巨大变化,提醒我们这些还有“农村”属性的人,该放下包袱投身现代化大潮还是继续做点挣扎,即使这看起来毫无意义,终究该给这些时代的弃儿一个选择吧,可能,这是他们最后能做的了。

挡不住的时代巨轮下,

碾碎的,何止是唢呐!

你'out'了——有谁从这句话里看出不屑么

不能说这就是对传统的忘本

真正造成断层的,或许还是这无意为之的世道啊

那么,把记忆都灌进碟片吧,

哦?它也要被淘汰了?

或许,别拧巴了,

跟着这时代,走下去吧

也别觉得你是将就,毕竟,

赚够了钱才能再出发,

出发,寻找精神可以寄托的家!


    关注 奔三之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