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自然的有机建筑

 

自从美国著名的建筑师Frank Lloyd Wright(1869-1959)在20世纪初,从自然中吸取灵感、创造性的提出有机建筑(Organic Architecture)一词后,“有机建筑”一直以来以一种模糊的不确定的概念存在着。...



欢迎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德圃”关注我们



一谈到“有机建筑”,人们通常会在脑海中构建出这样的画面:一个由曲线、曲面组成的,具有自由形体的,以自然材料为主的建筑。其实这只是有机建筑的一部分特征,有机建筑并非是简单地对自然界生物造型进行模仿,也不是只有使用天然材料的建筑才是有机的,有机建筑的内涵要比这个更加深刻。



自从美国著名的建筑师Frank Lloyd Wright(1869-1959)在20世纪初,从自然中吸取灵感、创造性的提出有机建筑(Organic Architecture)一词后,“有机建筑”一直以来以一种模糊的不确定的概念存在着,没有客观上清晰确切的定义。每一位思考着、实践着有机建筑的建筑师和学者们都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有机建筑”。究竟什么叫做有机建筑,我们不妨来看看那些经典的有机建筑们。

美国建筑师Frank Lloyd Wright和他的Falling water别墅


你可能没有听说过建筑师Frank Lloyd Wright(赖特)的名字,但是你肯定有见过流水别墅的照片。


流水别墅建立在一个瀑布的顶部,这座于1939年完工的别墅,被誉为无与伦比的杰作,每年吸引包括建筑师和工程师在内的15万人前来参观。



在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别墅里,赖特憎恨被铁框割裂的自然,所以别出心裁地把那个直角相交的两翼窗户都设计成可以打开的--刹那间窗外葱郁的绿就好像从空气里漫溢进屋子,还能感受从低矮狭窄的走廊通向小考夫曼卧室那岩洞般的神秘、然后突然豁然开朗的欣喜、还有书房的那玻璃角窗面对着瀑布对面的绿林;最怡人的是那瀑布本身。



所谓瀑布,其实只是一块大石头上留下来的水。可是人在房子里,时时都能清晰地听见脚下潺潺之声。听见那声音,人便好像自身亦融于天籁之中。赖特的设计不是让你去看自然,而是让你根本就活在自然里面的。所谓耳得目遇之声色都不再成其为声色,因为那个观听之人已经化于其中了。



赖特通过“有机建筑”这个概念,打破了建筑历史性风格和传统轴对称等格律的束缚,使建筑从特殊任务、场地、功能等要素出发来进行规划和设计。这是一个先进的建筑设计思想,它不涉及风格的指导,直接指向的是建筑的本质。特别是赖特在描述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时说,“任何有机建筑的本质都是从他的场地中破土而成长起来的,大地本身就是建筑的基本组成构建,地面是最简洁的建筑形式,建筑则是大地与太阳的产物”。简而言之:建筑应该是“山”,而不是“在山上”。
西班牙天才建筑师Antoni Gaudí和超艺术有机建筑


没有哪一座城市会与一个建筑师的名字如此密不可分,而西班牙的天才建筑设计师Antoni Gaudí(高迪)却做到了。去过巴塞罗那的人都知道,在巴塞罗那的旅游宣传手册上有这么一句话:整个巴塞罗那即是高迪。

很多人去巴塞罗那就是冲着格尔公园、米拉之家、圣家族教堂去的,而这些建筑都出自一个人之手,那就是高迪——西班牙最伟大的天才建筑师。



高迪为巴塞罗那留下了18件不朽的建筑杰作,这其中,有17项被西班牙列为国家级文物,而格尔宫、格尔公园和米拉之家更是在198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高迪成长于塔拉戈纳的乡野,童年时代的经历给了他独特的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高迪通过观察自然和自然中的形态,获得了许多建造房子需要掌握的结构和结构法则。我们只要看到高迪的建筑作品就能深深地感受到他对自然美学深切的赞美。



他的那些弯曲的表面、阳台和墙体仿佛在向城市中的人们描绘波浪起伏的海面和微风拂过的草地。房屋顶部架设的拱券就像是动物的骨架,圣家族大教堂的柱子仿佛是一片枝条纵横的树丛。高迪从不想挖空心思地去“发明”什么,他只想仿效大自然,像大自然那样去设计点什么。



高迪创造的充满生命力的、相互渗透的建筑,它的形态、色彩、结构、材质都和自然有着很“执着”的关系,都是他对有机自然的一种理解,具有自然界中潜在的生长和不断演化的特征。
沙漠之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美国有机建筑


Kendrick Bangs Kellogg出生于1934年,是美国有机建筑的先驱之一,他设计的沙漠之家,坐落在加利福尼亚州洛基山沙漠栖息地的一堆巨石顶上。



沙漠之家无可挑剔的嵌入到自然环境中,与周遭贫瘠寥落的沙漠环境融为一体且毫无违和感。

由于该地区受地震威胁较大,设计于是由一系列结构上独立的单体构成:墙体由朝上清水混凝土材料的向上张开的元素构成,地面材料是沙漠岩石。

墙体内有温度缓冲材料,从而能在酷夏和严冬间形成一种平衡,以达到一个稳定的内部气候。建筑充分考虑了自然界本身的各种不同原则,由各种灵活可变而又相互支持和稳固的元素综合而终成。
室内设计同样极具想象力,不管桌子还是架子,都像是生长而不是摆设出来的——它们沿天花板蜿蜒而过然后再绕回来,家具的形态与整个建筑协调一致。



与外形不同的是,沙漠之家拥有一个温馨、私密性强的室内设计,并且室内设计多采用流动的有机形状,使沙漠之家内部设计私密而不封闭,温馨而不失时尚。
人智学影响下的有机建筑:斯坦纳的有机建筑理念


每个致力于有机思想的建筑师或学者在不同的背景和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着“有机建筑”的内涵,使之越来越广泛和深入。鲁道夫Ÿ斯坦纳对建筑的思考涉及到了人类健康的精神和心理的需求,这是对有机建筑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斯坦纳的有机建筑理念很独特,它不仅是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也是人的精神和艺术的体现。



他认为建筑是人身体的扩展部分,身体是一个有机体,而人在建筑里,人就是建筑的精神。建筑就如人的身体影响到人的精神那样,影响着人的身体、心灵和精神。因此,建筑如何影响到人的身体、心灵和精神等是斯坦纳的有机建筑要考虑的任务。



全球所有受人智学影响到的领域,都希望在建筑风格上采用斯坦纳的有机建筑理念来建设自己的活动场所。目前涉及的领域有学校、医院、公司、农场、教堂、敬老院、特殊儿童机构、疗养院和银行等。



最具代表性的有机建筑是瑞士多纳赫的人智学总部――歌德馆,最美的学校被认为是挪威的挪威西海岸的斯塔万格(Stavanger)华德福学校,最大的有机建筑是荷兰的ING银行总部。

1
最早的斯坦纳有机建筑:人智学总部――歌德堂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斯坦纳在瑞士巴塞尔附近的多纳赫建立起人智学学会的总部,由他自己特别设计、主持并亲手做雕刻,建造了一座庞大的全木建筑,命名为歌德堂。建筑的思路从两个相互交和的穹顶发展而来,它们代表物质与精神现实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在精神与物质间的冲突里人类与世界得以发展,它们在柱头和柱础的变形中、在穹顶画和彩窗中找到自己的艺术表达。

第一个歌德堂是一个整体的艺术品,其中建筑与音乐和绘画艺术在人类与世界的精神图景的基础上得以融汇统一。

这座花了整整十年才完工的建筑物,融合了有机建筑的设计、雕刻、绘画和彩色玻璃等艺术。可惜,在1922年被人纵火,化为平地。一年以后斯坦纳设计了一个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更巨大的歌德堂。

他为钢筋混凝土这种当时尚新的材料找到一个合适的形式:歌德堂背面是静态并且锁住的,而前面却是动态的变化的,侧立面则通过有韵律的形状而将前后面相反的形式连接起来。



另外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也是新的,自然景观的形态在建筑中能找到对应的形态。这座纪念馆直到斯坦纳去世后,1928年才建好。这里是全世界与人智学有关的活动中心以及精神科学自由大学。

2[b]最大的斯坦纳有机建筑群:荷兰ING银行总部

坐落在阿姆斯特丹的ING银行总部由十栋六七层高的建筑群构成,建筑群以S形状有机地连接起来,其中包括了半封闭式的园林和小院,该建筑物里有两千多人在同时工作,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办公室。最值得骄傲的是曾经在荷兰消失的两种鸟类,神奇地出现在他们的园林里,原因是设计师已经把建筑的内部和外部的光、声和空气流通做了完美的结合。坐落在市区里的大型建筑群却出奇的安静,因为该建筑没有任何的空调,全靠设计合理的空气流通来营造适舒的工作环境。



大概在七十年代初,ING银行正在计划建一座能体现人性化的银行总部,该银行的一名CEO听了一个题目为《钱以及钱的意义》的讲座。演讲者是一名叫Peter的人智学学者和管理着他的家族银行的银行家,也是华德福学校的毕业生。两年之后Peter被邀请到ING银行当董事,并负责ING银行总部的设计和建造工作。建筑的思路是从银行里的工作人员的想法开始,他认为建筑是为人的使用而建立,并非仅仅是以商业活动的功能而建立。咨询的结果中有很多工作人员都希望在下班的时候可以欣赏到落日的霞辉,因此设计师保证了每个出口都有晚霞照射到,结果很多人自愿多工作一个小时以便看到太阳下山。

这座建筑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看不到一般大楼里的走廊现象,每栋楼都有独立的楼梯和电梯,而且都有自己的颜色,楼梯都是采光非常好的地方,并在楼梯的两旁用植物和名画装饰,很多工作人员希望走楼梯而不乘电梯,银行因此也节约了大笔电费。
在银行里挂的画都是价值不菲的名画,银行投资名画目的:一是支持艺术家的工作,二是银行通过他们的收藏来体现该银行的品味和价值观,该银行就是一座精湛的艺术宫殿和举世无双的宝藏。很多国家首脑和世界名流都希望目睹ING总部的风采。

3[b]最美的斯坦纳有机建筑:挪威斯塔万格华德福学校

挪威只有四百多万人口,却有三十六所华德福学校,而其中的斯塔万格华德福学校建筑全部按鲁道夫Ÿ斯坦纳提出的有机建筑的理念而建,所有的建筑物都被有机建筑的书籍列为经典之作。



关于该学校的设计,设计师Espen Tharaldsen 说:“该学校是按逐步升级的想法设计的,续建的顺序和面积都应在未来扩建的过程中决定。因此设计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每个小单位能自己达到完善。



房顶为双向流形的双曲鞍面,因为这是可以想象的能同时向两个方向进行变化的最好形态,这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生态思想的图像;学校的外部形象与地区环境相称。

当我们倾听挪威瀑布般倾泻的声音,留神着猛烈强劲的风,望着起伏的山峦沉思时,我们也应该有一个与之和谐的建筑。”
意大利有机建筑设计师Mario Serantoni和他设计案列


意大利有机建筑设计师Mario Serantoni(马里奥)1980年毕业于佛罗伦萨大学的建筑学专业,主要研究1700年的博洛尼亚建筑史和乡村景观,曾多次担任各种设计类比赛的项目负责人。

参与并负责多种类型的建筑研究及设计: 包括托儿所、小学(其中包括华德福学校)、健身中心、旅游景点、ENEA办公楼总部和实验室、公交和火车站、博洛尼亚大型医院、帕达尼亚大学里科技部和实验室、博洛尼亚城市博物馆、工业建筑、休闲建筑、商业楼、居民楼、城镇等。

1[b]博洛尼亚华德福学校

2000年,马里奥为博洛尼亚的玛利亚·格拉雅妮华德福学校重新设计和建设新的学校。



校园的设计,考虑以下三个原则:

1. 校园的美感:美丽的校园能给孩子美的感受,滋养孩子的心灵;

2. 校园能够给孩子、老师、家长带来精神和健康,校园能给实现有机循环;校园是一座有生命的整体。

3. 校园能给展示出教学价值(比如灌木、花草等品种的选择与植物课的需求相挂钩)。



有机建筑的核心就是把学校看作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而不是没有生命的房子。为了体现这个理念,建筑外形就选择了象征变化与生命活力的螺旋形,把校舍设计成一个旋转且可以延展的活体,幼儿园朝东,小学随着曲线走向而朝南,而中学则顺而向西,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校舍空间的扩大,原有建筑可以顺着旋转曲线的轨迹,再进一步向外抛射式拓展。



不仅校舍整体外形是曲线的,有机建筑的特点就是尽量避免使用90度夹角,即使同一个房间或空间最好使用不同的角度,不同长度的墙,提高人与空间互动的可能性,而不是每个房间都设计得一模一样。



学校门口的水池,用来调节孩子们的感受,孩子们顺着水池旁的道路走进校园,这是一个逐步清醒的过程。草坪中间有块丘陵。

在丘陵上,孩子们可以体会到成人的感觉,丘陵设计得像一个舞台,可以做演出用,孩子们坐或站在丘陵上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学校里的植物也是按照活力农耕的要求,实现循环生长,雨水收集系统可以浇灌,不需要任何化肥。校的教室门、窗,没有一个重样的,而且全部都不是规矩的长方形,希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可以经历各种形状。



孩子天性喜欢呆在屋檐下、小角落等有安全感的地方,所以学校很多地方的设计充分考虑到这点。

2[b]献血中心

这个建筑坐落在马乔雷医院内部,用于采血和探视,同时也可以开展各种文化社交活动。
它总体上是按照“有机建筑”的标准来设计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节约能源。太阳能电池板的运用,使得在冬季为总面积为3200平米的建筑提供供暖所需的燃气量,仅相当于一间150平米的普通公寓;而在夏季,则完全不需要额外的降温设备。



建筑的“有机性”还表现在它的弧线型结构,这使得太阳在不同位置的时候都可以有充足的光线照射进建筑内部,可以节约照明用电。



另外,作为国家安全“战略性”工程,它的抗震指标,比普通建筑高20%。

3[b]Meridiana中心

整个建筑群呈“C”型,很开阔,也有很多精细的拐角,最终的设计把所有建筑都很好地囊括在一条弧线里。

尽管在项目设计师中只有马里奥是坚持“有机建筑”理念的,但马里奥还是把很多基本的“有机建筑”元素加入到设计当中,比如让阳台所形成的阴影总是各种各样,各不相同。事实上,当时所采用的单元建筑基本结构只有两种,但就是这样,通过改变组合方式和朝向,仍然可以形成非常有趣的视觉效果。



后来,建设方把内部的车道和停车场也按照“有机建筑”的结构进行建设,尽管增加了一些成本,但是他们意识到像停车场这样乏味的地方,也可以变得更美、更方便。另外建筑的五角形结构也来自有机自然建筑的形态,虽然后来实现的形式有点外扩,不是标准的几何形状,但是还是受到大量的称赞。

4[b]南宁户森学校幼儿花园大门

2016年,广西维童教育投资有限公司邀请意大利有机建筑设计师马里奥为其户森学校幼儿园进行设计。针对基地的办公室主楼外观设计、六个活动室花园绿化还有洋房间隙花园设计,马里奥都提出了他的见解:每一个花园、农园、校园,它们都是充满个性和能量的地方。我们在改造花园的时候,要尽量保留花园原有的个性,努力去打造一个能让孩子们感受植物景观的差异,让不同的生命体在一起组成一个有特点的环境。



5[b]马里奥其他设计案例
▼ 
意大利博洛尼亚帕尼加莱城堡区某小学
▼ 
Meridiana中心的广场


* 此文有一部分内容参考了黄晓星老师的博文“人智学影响下的建筑艺术”,在此对黄晓星老师表示感谢!

好!消!息!

Tips:意大利有机建筑设计师马里奥今年6月底会来中国。如果您考虑委托他们来负责某一个设计项目,希望邀请他到您的场地咨询,顺便请他喝一杯酒或一杯茶,您可以在4月20日以内跟我们联系。

联系人:刘女士18610219489(电话&微信)



往期精彩考察活动
【招募中】德圃|工作坊—生物动力培训(一级&二级)
【招募中】美式道法自然—加州自然教育专业考察
纽伦堡有机展会及欧洲慢生活体验之旅
英国有机农业专项考察
有机设计与智慧社区国际工作坊
2016意大利自然教育亲子游学营
2016意大利自然教育亲子游学营
北欧华德福&森林教育考察
西西里慢生活之旅
工作坊 I 生物动力农业(活力农耕)-郑州
工作坊 I 有机设计与智慧社区国际工作坊



    关注 德圃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