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坪文学】漆国银 我的父亲

 

漆国银,天水市麦积区西山坪漆家坪村人。95年高考落榜生,经历祖国各地打工征程,从事过好多职业,最后选择餐饮行业,从业17余年,现为一名高级厨师,在北京某机关单位从事餐饮管理工作。...

我的父亲
文/漆国银 


一、艰苦的岁月

父亲给我最初的印象,那已是七十年代中后期了。在那个年代,全国农村大多数地方都比较穷,尤其是西部地区,更是吃了上顿愁下顿,那个年代是计划经济时代,经济还没有搞活,没有多少挣钱的门路,主要靠生产队挣工分分的粮食生活,家里老人孩子多的,分的粮食几乎每年都不够吃。为了解决温饱,在春夏秋三季,能动的老人和孩子都去地里挖野菜、拾地软(山坡草地里长的小地耳)。为了在生产队的农闲季节多攒点吃的,老家有多一半的壮劳力在冬天都出去要过饭,有好多人都坐火车(有时候为了省票钱就爬货车)去陕西或其他略好的地方,要饭就是走村串户,东一家西一户的讨要些馍馍和杂面,风餐露宿,为了一家老小的温饱而辛劳奔波。那个时候从其它省来我老家要饭的也很多,到门口时一般先叫声“大哥大嫂,我是哪里人,年景不好,家里不够吃,有能吃的就给一口吧”。当时要饭的一般身上带着3个袋子,一个装杂粮面粉、一个装未磨成面的粮食、一个装干馍。虽然我家里吃的也很拮据,但我母亲也是乐善好施之人,不仅因为父亲每年冬天也要去远地方要饭,将心比心,大家的生活都不易啊,因此对来者都挺同情、挺客气的;来时不到饭点的,一般给他们一把粮食或杂粮面,口渴的给口水喝,赶上家里饭点,家里吃啥就给他们盛一碗吃,没有空手走的,然后再去另一家讨要;等到几个袋子都装满了,也就该回家了。

去年春节回家,邻居家一位八十多岁的大伯给我讲起,他和我父亲在那个年代在宝鸡要饭时,在一个风雪交加寒冷的夜晚,晚上没地方住,他们暂住在野外一个看庄稼的茅草屋里,天很冷,就捡了些柴草生火取暖,屋外面北风呜呜地吹,最可怕的是在屋外一直有一只“狼狗”守了他们一夜,那闪着绿光的眼睛跟两只手电筒一样亮,父亲和大伯一直抽着旱烟锅壮胆,一夜未眠。快到天亮时,只听得远处有人喊叫“狼来了,打狼!打狼!”打狼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他们听到后也惊出一身冷汗,后来才得知门外守了他们一夜的是一只狼,而不是狗。原来那晚山上跑下来两只狼,一只窜进村里咬死了一只羊,快天亮时,村里人才发现了狼,就追了出来,并惊走了这一只。父亲那时和村里的人结伴出远门,一去就是大半个月,回来时一般带回来一袋杂粮、一袋杂面、一袋干馍(饼子、馒头、花卷,没有整个的,那时普遍都困难,要饭的又多,人家给时一般都是掰成小碎块,为了防止长毛发霉,在讨要期间需要抽空晾晒,回家后还得彻底晒干,这样就可以存放很长时间,喝疙瘩汤或面条汤时泡着吃,那时也觉着很香);父亲为了能多要些吃的,有时一个冬季要出去两三趟,这样要回来的吃的加上生产队分的粮食,还有平时挖的野菜,就基本能保证一家老小全年不会太饿着了。

二、从林场工人到看护果园

74年至75年,父亲到陇南林场当过工人,回家时能带回一些毛栗子、炒松果,还有平时舍不得吃攒下来的大白面馒头,然后分给我们大家吃,真的很香,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很多年都没有尝到过那种味道了,在林场工作很辛苦又吃不饱,爷爷奶奶就让父亲回老家了。

76年至77年,父亲看了两年生产队的苹果园,分了好多苹果。父亲又和一起的几个人各自挑着两大袋苹果坐火车去宝鸡、咸阳换粮食,换馍馍。那个时候穷苦人多,外出短程坐火车慢车买票比较便宜,有时为了节省一两块钱的来回路费,经常坐敞蓬货车(材料车)。从父亲出门的那天起,我就盼望着父亲能早点回来,盼望着一家人能在一起吃顿饱饭。

那时,大哥刚上初中,姐姐和二哥正在上小学,我还未上学,挣不了工分。就靠父亲那结实的肩膀支撑着整个家。那时吃饭也要计划着用米、用面;平时馍馍用一个竹篮子挂到房梁上,怕我们饿了一顿吃多了,下顿就更难了。那时家里穷的老鼠都不光顾。我和哥哥、姐姐就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成长,但那时在我得记忆里一点没觉得苦,到现在还经常回忆那时捡榆钱儿吃的快乐情景。三、父亲的艾草绳

夏收的后半夜,夜空的星星静静的守着人们入睡,星星眨巴着眼睛,仿佛进入童话世界。漆家坪村子里是那样宁静,全村都睡了,邻居家的小狗也不叫了,打麦场的机器早都停了。我们全家都睡了,干了一天麦场活的哥哥打着高昂的呼噜……

六岁的我被一股艾香味熏醒,我爬起炕,看见父亲蹲在上房廊上,叭嗒叭嗒抽着他从不离身的老旱烟。父亲见我笑着说:“银儿,咋起来了?"我说要上茅厕。

其实,是父亲的艾绳点着唤醒了我。艾绳就是土话"火绳",清末年间到解放前,买不来洋火(火柴)的穷人,用它来续火,烧饭,点灯等都用它。它是用部分艾草和蒿草组合搓成的。父亲最懂了,他每每上地里干活都要在阴湿的地崖边拔上一大堆回来,晾干后搓成一两米的艾草绳。火镰和火石是相配套的,因此,这三大件:火绳、火镰、火石就构成了续火用的三大件。我那时虽六岁,但对父亲打火的动作很欣赏,调皮的我抢过父亲的三大件使劲打,但怎么也打不出火,偶尔打出了火,但火绳又接不住。父亲笑了,鼓励我小心继续打,他来在火花之间接火绳,一次,二次三四次终于,火绳冒出了青烟,火绳着了,我高兴地跳了起来……

那年,一盒火柴3分钱,市场多得是,但父亲从没丢掉他心爱的火绳。我上初中时,各种打火机已不是稀罕东西,但父亲从未离开过他心爱的艾火绳……

我清楚记得,那年夏天,整个村子闹蚊子,咬伤的人不在少数,而我家没有一人被蚊虫叮咬,就连邻居家在大夏天在院子里铺凉席睡觉都好好的。

四、我的文学启蒙

小时候,记得家里有本线装老版的《西游记》和《三国演义》的小说,里面的文字都是繁体字,父亲的记忆力好,对于两本书的内容都记得很熟,尤其把《西游记》看得是滚瓜烂熟,听村里人说,在生产队干活休息的间隙,父亲经常给一块的讲里面的故事,大家都喜欢听。在家里,一般在下雨天,或者在不太忙的晚上,在昏黄的灯光下,坐在热炕头讲给我们听,那时,家里也没有收音机,父亲的表达能力很强,常常把里面的诗词、故事细节以及各种人物讲的诩栩如生,我们听得也是津津有味,比后来看电视剧还印象深刻。从那时起,我才知道书本里面真有各种各样的知识,也引起了我想上学读书的极大兴趣。

五、打抱不平

父亲也经常讲他在外面抱打不平,见义勇为的趣事。有一次,他们一起在外面用苹果换粮食时,在出门时的火车上,来了几个留着“长毛子”、穿着喇叭裤的混混,晃着刀子,要抢走同伴的一袋苹果,别人都吓得不敢出声,是父亲在对方明晃晃的尖刀下站了出来,拿着扁担大吼一声,“长毛子”混混让父亲的正气吓退了。不惹事,但也不怕事,不怕困难、不畏强势,一身正气的作风是父亲的一贯地本色,也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兄弟姐妹。

六、包产到户

自从改革开放农村土地下放到户后,农民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土地。父亲每天早出晚归,把自家的土地看的跟宝贝疙瘩一般,周末和暑假我们一般都帮着父母干些农活。父亲干活时嘴里经常叼着老旱烟锅,吐出缕缕青烟。不管天阴下雨,父亲总是闲不下来。在雨天和寒冷的冬天里,父亲会忙着给我们纳千层底的布鞋,捻毛线、仸笤帚、做镰筋,做出来的东西个个结实还好看,给自家做,有时也给邻居家做;父亲还能自己盘炕、砌墙,盖简单的房子。靠自己的勤劳、智慧,土地一年比一年肥沃,收成一年比一年好。夏天刚收完小麦,打完的麦堆都堆成了“小山”;秋季的玉米棒子挂满了几个屋檐,洋芋、大白菜和包包菜堆满了地窑,全家人看着丰收的果实都乐开了花。几年下来,粮食满仓,一年打的粮食能吃一年半到两年,有了余粮,冬天再也不用出去要饭了。挨过饿的人,看到丰收的果实是最踏实、最喜人的!父亲经常教育我们,即使条件好了,也要珍惜粮食,懂得惜福,自己碗里的吃的要吃干净,吃不了的,再喂鸡喂猪,不能浪费。

七、百善孝为先包产到户后,爷爷奶奶的田地是和我们分开的,也一直没在一个院住,但父亲把爷爷的庄稼看的比自己的还重要。不管是耕地播种,还是拔草秋收,都是先把爷爷的庄稼地里活干完,再干我们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和二哥在父亲的感染下,也经常给爷爷家挑泉水、担土垫猪圈、掏粪坑、耕种收割,这些活赶上的时候,也经常参与其中,记忆犹为深刻。家里做点好吃的,只要是新做的,父亲第一个先想到的是爷爷奶奶,即使是煮点洋芋,馓个馓饭也要派我们几个端两碗送了去,宁可自己不吃也不会忘了爷爷奶奶。父亲孝敬爷爷奶奶那是数十年如一日地始终如一地践行着。俗话说,“久病无孝子”,父亲用他始终如一的言行教会了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孝敬父母。从未见过他顶撞老人的一句话,也从没有一句怨言。父亲用他行动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人生大课堂,平常也没有什么大道理,但他都做到了。他对亲戚朋友从不吝啬,不图回报,对我们平时也很严格,生怕我们在外面打架、闯祸,教我们诚实做人、宽厚待人;宁可亏了自己,不能负了别人;宁可他自己多干点,生怕影响我们学习。父亲兄弟姊妹七个,他排行老二,大伯身体不太好,大妈平常做些好吃的也经常给我爷爷奶奶端过去,农忙时候也先忙爷爷的那几亩地;三叔在城里生活,放暑假也赶回来帮爷爷一起割小麦,耕地,收完秋后,家里也就闲了,三叔把爷爷奶奶接到城里一住就是好几个月,也跟着享享福;还有四个姑姑也都争先恐后地在不太忙的时候把爷爷奶奶接她们家住个一两个月,做儿女的都尽着自己的孝道,争着都想多出份力。几个姑姑都嫁到了别的村,虽然算是分家另过了,但父亲在爷爷身边是干活最多的一个,挑水、担粪、劈柴、播种、秋收,一年四季从不间断。每次父亲干完活,爷爷总会煮一盅俨俨的浓茶给父亲喝,这个时候,总会看到父亲开心地笑容,一切疲劳都烟消云散了。

父亲对爷爷奶奶地孝敬始终如一,一直到爷爷奶奶终老。这种善行深深地影响着我的人生,我从父亲那里学到了什么是简单平凡的爱,什么是团结宽容,什么是义气大度。如今,父亲年迈,还在种着庄稼,平时和母亲还一起看着几个年幼的孩子,我深深地问自己,我们做儿女的为他老人家做了多少?我亏欠父母的确实太多了。

八、我离家的日子自从我上了高中,由于是住校学习,一星期只能回一趟家。在周日上午还能帮父亲干点攒下的一个人无法完成的活,就在那一刻,我很想多干点,想为父亲多分担点,可我觉得做的还是太少。自从踏入社会,和父亲见面得机会更少,一年甚至好几年回趟家。自从自己成家有了孩子,家里的担子感觉落到了我的肩上,回家的次数就更少了。儿女们在慢慢长大,年过古稀的父亲早已是头发花白,犁般深地皱纹刻在脸上,驮着腰身、蹒跚着步伐还在为儿孙们操劳着。如今,父亲已经是四世同堂了,已经做了太爷了,按理应该是安享晚年,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了,平时和二哥经常劝父母亲多到北京来几趟,来了多呆一段时间享享清福,可他就是在家闲不住,京城的生活虽然繁华,但他就是舍不得放下陪了他一辈子的锄头,舍不得那田地里的麦香味,舍不得那田埂边那红艳艳的花椒串,舍不得与邻居老哥们一起喝着罐罐茶拉家常时自由自在的情景......

去年春节回家,目睹到父亲日渐衰老的身体,心里倍感辛酸。看到这一幕,就想起父亲年轻时候那结实地身体,他那时可是村里身体最棒、最有力气地人之一。可时光如流水一样,逝去的是记忆,留下的是逐渐苍老的容颜。父母亲都年事已高,可做儿女的陪在老人身边少之又少,虽然平时我们也经常打电话或寄些东西,可是跟在父母身边陪伴那是不一样的。想起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父亲能陪在爷爷奶奶身边,不离不弃,这是何等的可贵啊!想起自己五个年头没陪父母一起过年,真是辛酸和愧疚,自己总是能找到不回家的理由搪塞父母亲。可看着老人家一天天弯下的背影,打电话有时听不清而无奈放下电话的神情;母亲由于白内障而看东西模糊,一次次电话劝说让做手术但又一直未做.....可我们只是一直说,而付诸行动地做得确实太少了。

九、传承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父亲就这么一直忙碌着。又是一个秋收后的天气,凉风习习,院子门前的老槐树、老榆树上的叶子漂洒的到处都是。

父母亲为儿女们守护着回家的路;守护着先人们留下的土坯房;守护着门前那棵陪伴了父母亲一辈子的那棵忠实地老榆树。而我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为了自己的事业,也为了这个家,可我为年迈地父母亲还能做多少呢?父母从我小的时候就经常教育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学会感恩、学会吃亏、勤俭节约、做个正直的人、勤快做事、踏实做人,做个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为人处世最基本的品德。世上最不能等的是孝敬父母,行孝是趁早,人去后悔迟啊。我心中默默地想着,一定要把这些优良的品德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并付诸在行动上。

作者介绍


漆国银,天水市麦积区西山坪漆家坪村人。95年高考落榜生,经历祖国各地打工征程,从事过好多职业,最后选择餐饮行业,从业17余年,现为一名高级厨师,在北京某机关单位从事餐饮管理工作。
相关文章阅读
【西坪文学】谢明芳 || 念 家 乡

【西坪文学】李建平 || 村   晓

【西坪文学】文月平 || 春   意

【西坪文学】漆海生 || 颂李弘

【西坪文学】李永志 || 诗三首

【西坪文学】汪小军 || 雨雪踏春

【西坪文学】马凤莲 || 观   雪

【西坪文学】丁亚鹏 || 卜算子·咏松

【西坪文学】杨恒春 || 老家随笔

【西坪文学】王晓恒 || 故乡是什么
    西山坪微传媒平台感谢你的打赏


    关注 西山坪微传媒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