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博来稿 互联网时代的博物馆产品:『从一物•一珍•一品』聊起

 

编者按2016年3月19日,在魔都上海,一群博物馆网友将线上欢乐的交流延伸到了线下沙龙,他们围绕着博物馆话题...



编者按


2016年3月19日,在魔都上海,一群博物馆网友将线上欢乐的交流延伸到了线下沙龙,他们围绕着博物馆话题打开话匣。活动组织者@小苹果Y将发言进行了收集、整理,希望能够为博物馆实践工作提供相关思路。本文是博物馆网友们针对话题“互联网时代的博物馆产品:『从一物·一珍·一品』聊起”讨论实录。(部分发言网友名称均为“微博”ID)

话题背景


在博物馆界,围绕单体文物的介绍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三个产品

1


微信公众号:源流运动 ID:wellspringchn (简称:源流)之《一物》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一名硕士生创办,以“考古·艺术·设计”为宗旨的交流平台,其中《一物》栏目引起博物馆同行的关注:包括一物·Vol 1金枝玉叶的早殇、一物·Vol 2 枉凝眉、一物·Vol 3戎马未解鞍,公众号的题材选择及邀请专业研究人员撰稿的手法深受欢迎,得到博物馆人业界人士和大量爱好者的转发、回应、好评。

2


上海博物馆官方网站『每月一珍』栏目(简称《一珍》)





2015年上线,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线上传播文物知识。每月通过一个网页以图文搭配的形式解读文物,文字精深、图片清晰、链接围绕文物产生的各种超媒体、动画、视频的方式。目前推出牺尊、大克鼎、唐思惟菩萨像、景德镇窑青花果树纹双管瓶、晋候酥钟五期,以月为单位定期更新。2016年起在微信公众号上也开设了专栏,推出后获得大量的博物馆从业人员讨论、转发、点赞。(☞上博推出“每月一珍”讲述文物背后故事)

3


河南博物馆官方网站『每周一品』栏目(以下简称《一品》)





以周为单位定期更新,虽不如前两者在网络上著名,也未适配网络用户的习惯进行调整,仅出于传统博物馆对新媒体的简单认识,在官网和微信上低调的更新。(☞文物科普栏目应该这么做)

这三个产品虽然名目不同,却在产品定位上不约而同。我们愿意看到这样的产品内容和策划方式,专业人员皓首穷经的研究以期还历史朴实真挚之貌,虽为普及介绍,却也科学严谨。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为这样的产品点赞,同时,也想跟文博的专业老师和从业人员一起探讨,如何完善产品的优缺点,理智客观的从产品角度和工作难度上来分析目前所遇到的问题。

讨论实录
1
@懒鱼不惑:

首先从《一物》说起。发起人是北大文博系硕士,作为学生来说,做这样的事情,确实难得,也是兴趣,目的纯粹简单,不存在利益关系和冲突,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可。但是后续一旦从学生身份转换成其它角色,后续产品的运营方向和思路,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很希望看到有更多的文博学生,有这样的热情和创造能力,去推动文博行业发展。

《一珍》:平时不怎么看博物馆的官方网站,那种事业单位迎来送往的政务交流信息的发布,在网络时代没有吸引力。《一珍》是千呼万唤始出来,我们对这样的产品期待很久了。国内几家大的博物馆做事情非常有意思,新颖事物,先等等,再看看,最后大家都淡了再慢慢走出来。《一珍》的出现,汇集了馆方策划人员的大量心血,从材料的搜集到撰稿,在文风和阅读上,配合网络用户的阅读习惯与体验,没有什么可挑剔的。
2
@Yichliu

简述一下我们(上海博物馆)做这个《一珍》的背景和想法。

过去我们看各博物馆网站上单体文物的介绍,相对来说都显得比较单一薄弱,无非是品名、材质、尺寸、或加一段简短的文字……总觉得不过瘾,并没有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因此,我们很早就有做藏品的深度介绍的想法。2013年,我们看到了纽约时报获普利策奖的专题报道---“雪崩”,很受启发。这一报道采用网页新闻专题的形式,彻底颠覆了传统媒体的报道方式,文它融文字、音频、视频、动画于一体,一开始是雪崩,积雪滚落的视频画面,然后在文字叙述中又插入三维动态的地理模型,在采访的旁边插入每一个采访者的头像和信息,非常生动。我们觉得这种形态就是我们想要的,这种在网页里面嵌入各种多媒体内容的形式,完全适合博物馆用来对藏品做多维度的解读之用。于是,在经过必要的筹备之后,就有了《一珍》这个作品。


《一珍》中插入的动画
实际后来在筹备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不少困难。要把一件文物讲透,不能光是器物本身,上海博物馆具有足够的专业研究深度,但和我们需要表达的内容要求还是有距离,主要是专业研究人员的写作视角不同,写的内容很难符合网络户的阅读习惯。因此,信息部门直接参与到《一珍》的策划和撰稿中,根据网络呈现的要求来整合内容及形式,最终再由专业部门审核后发布。我们这个栏目的原则就是深度和广度的结合,全面地、立体地介绍单体文物。

推出了几期之后,也发现了不少问题,主要是各期的质量有些参差不齐。数字资料充足的,比如第一期牺尊,有各种三维、视频、X光透视检测资料等,策划起来就相对容易,反映效果也不错。再往后几期的文物策划,由于资料和素材限制,就比较困难些,只能尽量针对每一件文物的特点结合多媒体手法表现,在内容上减少同质化和模式化。这个栏目目前还在摸索阶段,将来怎么继续做好,希望在座的诸位提些想法。
3
@蛋黄少爷的妈妈

我们(上海博物馆)在做《一珍》这个项目时遇到最严重的问题在于供稿。文物种类千差万别,而且涉及专业深度,因此对专业部门的依赖度很强,因为作为博物馆,传达知识首先要确保它的准确度。一珍定期推出,对专业供稿的需求是固定的,但实际上研究部门很难定期供稿,这是一个大问题。

其次,每一件文物有它自己的信息边界。文物有很多信息是重叠交叉在一起,有一些是显性的,比如形状、颜色、工艺、性能……有一些是隐性的,比如它的功用、它在所处时代的意义,它流转使用中这些意义的变化,它与其他时代、地区同类或不同产品的关系等等。撰稿时,需要对这种边界进行界定,才能清晰的揭示这些信息的内涵。

传统博物馆研究人员在写专业论文时,只需要一两张图片就可以完成一篇严谨的专业论述,而《一珍》的阅读对象是广大博物馆爱好者,接受信息的通道与专业人士不同,因此《一珍》的撰稿方式需要考虑多文本、多媒体重叠,整合文物多维度信息,把一件文物的信息揉碎之后再进行组合表达。

这是互联网传播的优势,能够把一件文物隐性的信息,在陈列现场看不到的东西,完整的呈现出来。同时文字+多媒体植入能够综合感性和理性的认知手段,将信息的分解表达得更清晰。本来我们考虑每次介绍一件,可以根据这件文物的特点做定制化的解读,但这个工作量和成本是巨大的,服务的技术公司直接表示很难接受,还是搞了一个模板。

另外网站的传播力度不如社交媒体,现在开了微信版的《一珍》,传播效率更提高了。但也存在问题,微信版的直接把网站版的内容复制过来,而其实两个平台受众的阅读习惯并不一样,可能会造成阅读的障碍。如何把这个产品做得更好,希望诸位能给点好的想法建议。
4
@女人茶

『一物·一珍·一品』后面,我认为,还有需要加上《一展》。

博物馆最初的根本,是藏品的信息再现了解、记录、观查、分析、研究之后得出来的信息整合,是基于实物基础之上的。如果博物馆不想把自己建成一个抛却实物的电子时代符合,博物馆不能放弃对实物展示的优势,不能因为有高科技有展示手段,就抛弃实物,最后要落实的,还是一展。

为什么说是一展,自媒体时的一物,体现的是个人角度的信息整理;《一珍》和《一品》,体现的是博物馆研究人员对信息整理再现;而观众能体会到的,是一展;我们什么都做好了,却只能在网上和手机上看文物,文物最重要的直观感受源于『亲历』,博物馆的优势在于藏品,这是区别于图书馆之处。一旦放弃对实物的亲历感受,彻底沦为技术比拼,这样的效果,无法想象。在仿真体验日臻完善的未来,人们是否还会有必须走进博物馆的理由,这是需要思考的。

我在2013年的微博上,曾提出了一物一展的想法,当时的想法到今天还是坚持:围绕关健藏品,做深解读,围绕这一件展品,把展示做得有周期有节奏。令人兴奋的是后来有看到南京博物院有在做类似的,这个暂且不提,但是它的实现意图,是趋同的,这体现的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能力。

说到信息,【一物·一珍·一品·一展】,我的个人感觉,博物馆需要把观众当成消费者,利用不同的信息入口习惯做分类引导。前面大家提到的各种传播方式,不应该是取舍关系,而是协作关系,可以在后台对观众作一个自动自愿的分类,实际上这也是大数据时代一个馆在做公众号时应该去考虑的事情。目前通常是网站上看到的馆信息,在微博微信上同样能看到,哪位领导来了,哪群人开会了,谁过节做活动了,这样的信息对观众而言,有可识别的意义吗?

第三方网络平台是一群可以很好和观众互动的平台,网站、微博、微信、各种附生APPS,在博物馆的信息宣传中是不一样的角色和作用。就像纸媒时代的图录简介宣传页也是各有侧重一样。网络时代,对内容的同质化需要有警觉,同样一种内容,网站用、微博用、微信用、字数太多了,没关系,截一段领导讲话凑上来,这样一拳打到底的方式。从思维方式上来讲,是可怕的。

关于这个,在博物馆陈列室里面做辅助手段,藏品面前的观众是流动的,展览设计过程当中,有限的空间里要接待不确定的动态客流,如果我们的一个展柜设计细节存在让单个观众停滞的可能,那么大量人群聚集扫码和多看几分钟,就必然会影响其他观众的观感体验,这种方式有待考量,现在有提到室内定位,从技术层面可以去期待的事情。
5
@螺旋真理:

归纳一下:《每周一品》是传统时代的博物馆产品互联网化,源流运动是互联网博物馆产品化,《每月一珍》是互联网时代的博物馆产品。

《每周一品》把论文直接贴上来,这其实是前互联网时代的做法。博物馆产品结构是学术支撑档案,每个藏品到博物馆要建立档案,学术版的产品叫论文集,普及版的产品叫图录。

现在互联网时代,造出了一珍、一品、一物,其实我们已经产业升级了,但我们的源头还是档案,这个档案数据所升级的信息,足够吗?信息化带给博物馆的应该是整个博物馆产业的升级,而实际呢,不单是产品升级,还有整个工作流程的升级,组合性的东西需要升级了。

我把@Yilichu比喻成手工作坊主,没有分工,没有合作,又要买面粉,又要琢磨食谱的研发,又要生产糖,还要亲自参与制作,最后才敢拿到市场上去卖,这是困扰每月一珍最大的问题,这和中世纪的手工作坊没有区别。我们都希望有产业链,有源头。

互联网时代的产品形态会越来越复杂,每月一珍只是一种形态的产品,这个产品最大的特点是信息体系化,基本上一件文物的所有信息都包含在内,把研究人员的论文拿到其中比较,除了研究人员自己的思考没有加入其中,每月一珍没有信息损失。但是我们也可以考虑,在这种产品的元素当中抽出一部分来,生产新的碎片化的产品。
6
@上海大学博物馆郭骥

网站、微博、微信,在我们博物馆筹建的过程中,一直都有在做。随着时代的变代,现在社交媒体的发展非常迅速,淘汰也非常快,要经营一个博物馆社交媒体,是一件非常需要用心的事情,怎样去做好不同平台上的融合和分工,这是我们考虑的。

网站是必须要做的,但我认为里面的信息更新不需要非常快,网站最大的作用是形象,大家开始了解一家博物馆,最先做的,还是习惯先在官方网站搜一搜,然后去链接微博和微信。之前我们有做微博,在一个展览从开始到结束过程中会进行连续报道,经过长期的体验,发现微信和微博的检索性功能和整合性非常差。

其实无论是哪个平台,对用户而言,资源的获取和利用都非常重要,词条的写法都是相通的,但我们怎样去面对不同的观众。为什么有的词条在传统时代的互联网适用,到了现在就不适用了,这个是和博物馆编辑人员的思维是有关系的。我们是把传统的内容数字化,面对的观众已经是数字化时代的观众了,如果我们还以过去的方式去写,迟早是会淘汰的。
8
@小苹果Y

听了这么多,从观众的角度来看,【一物·一珍·一品】,都是很不错的产品,那么,观众该怎样去找入口呢?大多数的观众,可能才刚听说博物馆这个名词,或者从电视栏目里看到与文物有关的节目,却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来关注到更多的文物信息,这时候,是需要博物馆给一个信息入口去让观众自主的构建知识库和认知体系。

简单分享一个案例,传统的搜索界面都是LOGO加白板,微软旗下的BING作为搜索引擎后起之秀,如何与已经占领市场份额的搜索品牌去作竞争。旖旎的风光,动人的瞬间,以及图片背后的故事,都为搜索用户提供丰富而快乐的体验。BING的团队认为,搜索引擎的首页就像一本杂志的封面,是用户了解一个搜索引擎的第一入口。必应首页的创意正是起源于这样一个质朴的想法,为每天枯燥的Office生活带来新鲜的视觉体验,开心的一天从必应首页开始。为了更贴近中国用户,微软专门成立了必应首页编辑团队,专门负责实施中国市场的图片。每逢特色节日,首页制作团队都会坐在一起,确定首页的主题、选择角度,照片选择,挖掘搜索热点等。

我要说的是什么呢,通过一个入口的呈现激发观众的兴趣,引领他们去探索那些“应该知道还不知道的事情”,延展精神与生活。

当然,还有需要结合实物的层面,【一物·一珍·一品】都是线上产品,有没有可能线上做《一珍》,线下配合博物馆展厅做《一珍》导赏,在博物馆展厅里面给【一物·一珍·一品】上面贴上专属标签。

【预告】下一期话题:互联网时代的博物馆展览评论

本文由@小苹果Y整理,在此特别感谢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今日资讯


    关注 弘博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