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公益遇上柔软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图片自免费午餐官网



Sayings

这里没有你想看到的鸡汤励志,带不给你所谓灵魂碰撞

这里更多是橘络自己的所经所感,用一种慢节奏舒服的状态向你道出

鲜衣怒马扬鞭而来与世界另一个自己相遇

转发分享即支持,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见了鬼呢?

☀☀‍ ☀


在公众号创立之初便想写有关公益的一些内容,上大学后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与多元化的价值观,一部分人把公益当做朋友圈或者简历中灿烂的一笔,他们沉浸于最初美好的框架中但在实施的时候却漏洞百出,最后公益就成了一个外表光鲜内核腐烂的华美的袍子。

这让我恐惧于是凡提及公益我会抱着怀疑的态度来审视这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感动与救赎,但很幸运在这不断怀疑的期间中我遇到很多真诚而温暖的人,他们单纯且执着的把公益作为自己一生所求,公益在他们心中已不仅仅是一个行为,更是植根于内心深处,植根于社会底层,他们如树的根茎一样,是社会这片土壤之下流动着的生生不息的血液。

曾经怀疑微弱虚浮的个人力量与并不正式的组织如何能改变一个国家长期以来残缺,但就如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到的那样:“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社会在把残酷无情赤裸裸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同时也把他柔软温情之面呈现,我想这就值得让我们去把它变得更好。
 有关免费午餐的宣传歌曲


今天下午我听了一场公益分享讲座,有关免费午餐,有关柔软改变中国。

突然明白做公益并不需要像苦行僧一样,公益更是一个媒介,联合各方力量如滚雪球一样去推动制度,最后让公益真正的改变社会。

何道峰说:“公益对中国最大的贡献,不只解决一个个具体的社会问题,更是在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接受公共教育和公共训练,尝试民间自立和社会自治,用这种方法让中国变得更好。“

关于免费午餐
2011年4月2日, 由邓飞联合500名记者、国内数十家主流媒体、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发起免费午餐基金公募计划,倡议为贫困学童提供免费午餐。自2011年4月正式启动至2016年2月底,募款已超过18829万元,累计开餐学校达到517所,帮助孩子们免于饥饿,享有热腾腾的免费午餐,更直接影响国务院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大规模改变中国乡村儿童营养状况。

截止到2013年10月,累计募捐7000万元,开餐学校328所,覆盖全国18个地区,累计受益人数78,721人,滚起了一个巨大的民意雪球,并推动国家累计投入400亿元资金,并每年投入160亿元改善乡村孩子营养,深刻改变中国乡村教育格局,被业界评价为“中国慈善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

关于邓飞
在分享会中他身穿简单的白衬衫袖子简单挽起,那样的神态丝毫没有四十岁的人那种圆滑世故反而在沧桑中透出了一丝纯真的味道。

2000年从湖南大学毕业后邓飞一直在做调查记者,一直以来都用愤怒的方式去表达,去曝光社会背后的阴暗面,他说:“做了免费午餐后我更愿去做一个柔软的融合者,用同理心去做一个包容者。这是一个复杂的中国,又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抱怨本身解决不了问题,不是所有问题都是政府造成的,更重要的是政府也很难解决,那么为什么不自己行动呢?”

做公益的瓶颈在于与外界的输血不持续、六千一百万留守儿童的数量依旧会不停增加,免费午餐、支教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无论是谁父母与孩子之间这份亲情的纽带是不可替代,若不是因为生计没有一对父母是愿意离开家乡外出打工的,他们游离于大城市的繁华之外,忙碌在清晨与黑夜或者轰轰作响的巨大工厂里,社会分层下他们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传统之下的对于家庭的依恋与羁绊这会随着时间而发酵,每年的春运就是这场发酵过程中最后的催化剂。

他们,也很想家。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让人与人之间距离拉近,免费午餐借助移动互联网把政府,商业,社会组织联合起来。

在《农村支教指南》中提到:“帮城市人很容易,帮农民却很难,比如说钱:大家都知道钱会引起依赖性,如果我们希望送来的钱不仅带来物质,还带来文化和精神涵养,我们就会避免起到反作用。”简单的金钱物质援助是远远不够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应该把农业技术,经济发展思维带给他们,也要把外面的世界带给他们。

《柔软改变中国》
“我们正在开创一场伟大的微公益,继续探寻如何提供条件把普通的人,聚合在一起,发生巨大变革,我称为“合聚变”。这些条件中,有爱、使命和价值观,有集群式的社会动员,还要有一整套的专业组织治理,发现、激活和科学发掘每一个人的内心力量,我们就获得一个澎湃的能量场。”

“在活动过程中有讨论,那就会有争吵,直言不讳甚至或有激烈,这让一些新加入的伙伴感觉惊恐——在他们看来,公益组织应该是温情脉脉,人人都应该谦和礼让,个个都是文质彬彬,怎么经常吵架呢?我对他们说,志愿者来自不同区域,各有视角和知识,平等自由,在讨论和决定一个事情时,有不同意见发生争吵,这是很正常的,我们还要设置规则鼓励辩论——公开而充分的讨论,会帮助一个事情的事实部分变得清晰精准,也将让我们看见更多方面和可能性,谋求更稳妥的解决方案。”

讲座结束后有人问邓飞老师,如何一直保持热情去做公益,他回答说:“这会给你带来巨大的成就感,每天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看着面前这位没有被时间打败的人,我在想:“不知自己与这个世界交手多年后,遇到了许多自己未曾想过的人与事,是否还能光彩依旧,兴致盎然。”
关于周洪宇
周洪宇被人亲切成为周免费,2003年第一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时作为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的他就提出了关于实行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完全免费制的建议。此后,他又陆续提出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免费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建议。

这些建议逐一变成现实:2008年,全国城乡中小学全部免除学杂费;2007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免费,2017年,全国将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免费;2012年,中职教育免学费范围扩大到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今年他又带来了3条关于“免费”的建议:在“十三五”期间,逐步实行高中阶段教育免费,实行义务教育“免费午餐计划”,实施“0~6岁启明星免费阅读行动”。他戏称这3项免费建议是“新三免”。

我看到了社会各界都在努力推动公益的发展并让公益项目变成制度,即使它会有不足与缺陷,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一样,但看着他稚嫩的脸庞和未伸展开的四肢我会热泪盈眶的抱着他,陪伴他之后未知的人生。

我们会知道,没有任何东西比一个信念更加珍贵,也从没有任何一个时代有如此多的困难,如此多的希望。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这高速发展的几十年中出现了许多我们不愿看到的事情,但同时也会欣喜发现这个社会好像一点点也正在变好。

任何一个活动开展的背后那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网交错在一起,世上事物也并非非黑即白,他有灰色地带无好坏之分。

无论是高调做公益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影响力或政治地位,还是低调前行扎根农村,当公益遇上柔软,当公益的力量把社会上的人,政府,社会组织联合在一起时,我知道这个雪球会越来越大,时代美好的一面正在慢慢呈现给我们。

@阿威学长
公益,在一个热衷于志愿服务的自己来说是神圣的,自认为做过很多志愿服务,但我从不说自己在做公益。因为就我的理解,公益是某一群体(组织)而非个人为某一个群体或者社会,所做的公共福利事业,具有社会性而非个别性的小范围的服务。
一直将“公益”和“志愿服务”联系在一起,简单而言,小范围小群体的志愿服务形成大范围大规模状态,就成为公益,也契合“公共的”“利益”的意思。
@艳艳学姐
我觉得公益就如一个做加法的过程,它并不是大部分人理解的那样,同情,怜悯,募捐,砸钱……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可能会经历痛苦,挣扎,质疑和无能为力,但是从这个过程中感知不同人的生命+收获受助者反馈的快乐+因为公益而结识的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才是一个完美的志愿服务。




『小剧场


用公益的方式带来免费午餐』

文章写完后我在想这是不是一篇鸡汤文,给大家灌输一种一切都会变好的观念,现在的中国是几千年来的农业工业所缔造的产物,对于在这个社会中的人来说,细微的人情面子关系运作会影响制度的变革,对于国家机构来说牵一发动全身,每天都会有无力感涌来。

但我一贯秉持的价值观就是:“客观多角度去看待事情。”

世界如此逼仄,少一些戾气,许多事情我们我们可以宽容但不放纵,这就是我的价值观,与君共勉。
-END-
与世界另一个自己相遇


长按扫描二维码关注我
世界这么大我想和你谈谈
微博:橘络feel


    关注 橘络的独白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