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太原城坊街与城隍庙的姻缘原来如此

 

导语:城隍是道教所传守护城池的神。史籍载:“崇墉为城,环水为隍。”据史书载,唐代以来郡县皆祭城隍。后唐清泰元...

导语:城隍是道教所传守护城池的神。史籍载:“崇墉为城,环水为隍。”据史书载,唐代以来郡县皆祭城隍。后唐清泰元年(934年)封城隍为王。宋以后奉祀城隍的习俗更为普遍。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敕封灵右侯,洪武三年(1370年),正式规定了各府、州、县城隍神的等级。太原府的城隍神列属为“公”,名曰“威灵公”。这年太原兴建了城隍庙。





嘉靖十八年(1539年)年秋九月二十日毁之于香火,嘉靖十九(1540年)年六月在其废墟上新建城隍庙。新建的城隍庙,殿宇飞甍,檐椽高喙,斗拱飞昂,规模恢宏。高大的庙门两边,各有牌楼一座,左楼坊额曰“灵通元造”,右楼坊额曰“泽庇苍生”。庙门正南面隔街建有富丽堂皇的“乐楼”,供城隍神娱乐看戏。步入庙内则为四进院落,前院建有享亭,是供奉祭祀的场所。再次为正殿,是城隍神办公的地方。再次为寝殿,是城隍神及家眷休息的地方。至于两底配殿,均塑有阴司地狱各处,神象狰狞,面目可怖,同常人一般大小。庙宇的后院,是一个开阔的花园。


法国汉学家沙畹1907年拍摄
依据当时的规定,凡新任太原府的知府及其它地方官,上任之始必先要祭拜城隍,当晚住庙院致斋馆,夜间还须斋食沐浴举行对城隍起誓的仪式。凡誓有既定程式、内容,大约为“毋敢倾僚陷吏,暴虐小民,期神之祥而佐其不逮”。至次日天明方可正式入衙上任。按祭祀规矩,每年的三月十五为大祭城隍之日。是时,由太原知府或由知府责成其他官员,亲临庙中祭以“羊一、帛一、爵三”。
法国汉学家沙畹1907年拍摄
《阳曲县志·志余》所载,在城隍庙山门之东墙壁,原嵌有“晋溪隐君家训石刻”一通。时人称之为“家训碑”,碑文 280余字,通篇都是教育后人晚辈,如何作人,如何处事。字里行间流溢着我国古人作人做事的标准,散发着那个时代的浓郁气息。从这短短的文字中,可以看出华夏仁人淳朴、诚厚、笃实和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
法国汉学家沙畹1907年拍摄


民国二年(公元1912年),太原军政府除旧布新,革除传统封建祭祀,城隍庙被废弃,庙院被利用开办了太原第一座生产棉毛织品的轻纺工业企业——平民工厂。据当时的有关资产记载,及至民国35年时,平民工厂“年产各种布呢二千余匹,提花毯一万块,线袜五千打,时鞋八千对,毛巾三百打”。资本达大洋五万。再后来平民工厂又变成了阎锡山统辖下的印刷厂。
城隍庙前的街叫城隍庙街。城隍庙街有两座牌坊,《阳曲县志》卷三《建置图·街巷图》载……出镇朔坊曰城隍庙街,坊二,左“灵通元造”,右“泽庇苍生”。
城隍庙街没有了城隍庙,于是失去其做为街名的意义,去掉庙字,以城隍两字的谐音“成方”为新名,更名为“成方街”。后来,又以成方的谐音“城坊”为名,改作“城坊街”,一直沿用至今。



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城隍庙要赶庙会唱戏。城里人的和近郊的农民都要来看戏逛庙会,戏台前面的三座木牌楼上都要搭临时看台,买了票可以上去看戏,多数人看戏还是在戏场上站着或搬把凳子坐着看。庙会除了唱戏,还有跑马卖艺的、变戏法的、耍把戏的、拉洋片的,都集中到庙院西半边地大场子里。大街上搭满了各种各样卖货的布棚,有卖小吃的、卖绸缎的,有估衣的、裁缝的、补锅的、钉碗的,就连卖针头线脑的都有,真是应有尽有。整条老街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喧闹声此起彼伏,这样的热闹场面要延续10天半个月。


新中国成立后,城隍庙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仅存钟楼、鼓楼及东配殿。后来,因年久失修,钟楼、鼓楼破败不堪,东配殿屋顶杂草丛生。







2012年,经过半年的保护性修缮,有着600余年历史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太原城隍庙修缮完毕,现存的鼓楼、钟楼和东配殿经修缮后,焕发出明清时期的历史风貌。现在太原城隍庙不仅是一座保留了古风古貌的古建筑,同时也成为省城市民一处休闲游览的场所。



官方订阅号·山西文博会
官方服务号·掌上文博





    关注 山西文博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