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 子 的 童 话 | 齐 物 论 —— 辩 者 之 词

 

小恐惴惴,大恐缦缦。。。不过是镜花人生。...



小提醒:前文为芃澜的庄子,下文为我的自言自语和学习笔记
齐  物  论
(二)辩者之词
原著  庄子           述者  芃澜
芃澜是谁?
中医药人
主张以传统经学治学态度和方法研读《内经》
崇尚古圣人述而不作传统作经典述者


庄子说到了这里,就住口了。

他仰着头,深深地呼吸,似乎忘记了自己。

过了许久,他才睁开眼睛,嘴角透出一些苦笑。

他说:“你知道吗,子游根本没有弄明白子綦的意思,他说人籁是吹竹笙的声音,他错了。”

这时候,你不用去问庄子,他都会说下去,他从不在乎思想以外的其他任何东西。

生活中,有些人懂的多一些,我们叫他“大知”。有些人懂的少一些,我们叫他“小知”。大知说起话来,旁征博引,气势炎炎,小知说起话来,精明琐碎,强言善辩。

但是无论大知、小知,当他们睡着时,魂灵却都得不到休息,而当他们醒来时,连肉体也一并陷入烦扰。

每日里与外物相接,就如同一场又一场的心斗。心思象编织没有花纹的缦布一样,枯燥乏味,而又生怕有丝毫错乱;象构筑深窖一样,不断埋藏收纳,却不敢轻易示人;象隐藏什么似的,生怕不周密不周详。

惴惴不安,惶惶不休,恐惧啊!

小的恐惧,象山路起伏,时好时坏。

大的恐惧,却象帷缦,时时刻刻,包裹心灵!

这就是人心的状态啊!

那些辩者教导之词,比如所谓的“发如机括”,不过是让人们紧紧盯住是非而已;

再比如“留如诅盟”,不过是让人们学会忍耐,以伺机战胜他人而已。

真正的实情则是,人们因为心斗而争辩,而日渐消耗,这正应了辩者教导之词,“其杀若秋冬”,真的就如同始终生活在肃杀的秋天一样,越是沉溺其中,就越是难以自拔,到死他们也不会悔悟。“其厌也如缄”,说的好呀,只是如缄绑缚的不是他人,不是对手,而是自己的心,终于将自己的心一点一点,压制得走向死亡,再也没有机会恢复阳气罢了!

人哪,各种情绪,喜、怒、哀、乐,各种思虑,虑(多思)、叹(多悲)、变(多变)、慹(zhé多忧),各种状态,姚(轻佻)、佚(懒散)、启(狂放)、态(卖弄),就如同音乐出自虚空,朝菌出自蒸腾的地气,每日每夜,前者刚去,后者又来,可是身处其中的人们却不知这一切烦恼究竟来自何处!

停下吧!停下吧!看清楚每日每夜烦扰着我们的这些情态,究竟起自何处,那么我们也许就知道了停下它的方法了

镜 花 人 生
你 创 造 你 的 实 相
文字:瓜
信息越繁复,人的独立性越差。大家在碎片信息中吸收了很多没用的东西,然后把不满意的后果归结为“成长环境”、“父母教育”、“命运”。。。这是我不再写星座运程的原因,有的人拿到石头可以建造宫殿,有的人是建造监牢。如果不承认生命最终就是自我探寻的一场独立完成的旅程,所有的学识和所知都会成为人生累赘和枷锁。

除了心里的信念,我想没什么会一直陪伴到生命的尽头吧。所以,这大概是我学习的主要动力。

我并不是单纯的悲观主义或者积极乐观主义。这个认识,好像也是刚刚来临。原来人生既不是苦的,也不是只有快乐。酸甜苦辣咸,在过去我只愿意接受某个味道。但接受不意味着沉沦在所谓的命运之中,而是清醒观看到它们存在,然后锻炼自己去创造某个味道比重更大的人生。

许多人说一辈子也搞不清楚自己是什么人。生命的终极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总会出现在人生迷茫时拷问你。。。我的办法是换种问法: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喜欢做什么事,我喜欢什么样的人。然后你可以列出一堆清单,在清单中去认识自己的心意。而这个清单,是需要保持清醒随着年岁去慢慢更新的。

在谈到个人的“喜欢”的事情时,稍微有接触过一点点宗教的人,会跳出来说“自我”是“我执”,许多人都恨不得把它干掉。“自我”是什么?自我既不是今天的自我,也不是过去的自我,它是会变化的。将现在的自我想象成全部的我,以为它永恒不变了,这才是危险的事情。

“自我”是从我们内在“无意识”中慢慢滋长出来的。执着于去除自我,还不如看看“内我”究竟是什么信念结构。如果“内我”足够的清晰,你再回看长出来的“自我”,你会觉得这是上天给你的礼物,五彩斑斓,但又不会迷惑你的心。

说到这里是想说,前面两篇文章说信念结构的,就是在寻找“内我”的方法。寻找、整理、再创造。就像春天要给你心里那一亩地重新松土一样。

“自我”是无罪的,它结什么果,只是看你有没有主动耕耘。


    关注 瓜爷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