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道德经 第三章

 

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



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无為,则无不治。

译文: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才就不会不太平了。

注释:

①上贤:上,同“尚”,即崇尚,尊崇。贤: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②贵:重视,珍贵。货:财物。

③盗:窃取财物。

④见(xian):通“现”,出现,显露。此是显示,炫耀的意思。

⑤虚其心:虚,空虚。心:古人以为心主思维,此指思想,头脑。虚其心,使他们心里空虚,无思无欲。

⑥弱其志:使他们减弱志气。削弱他们竞争的意图。

⑦敢:进取。

⑧弗为:同“无为”。

⑨治:治理,此意是治理得天下太平。



这一章从治国的角度举例说明。因为任何事物都是循环的,也就是“否极泰来”,不可逆转。所以老子说:功成不居,因为你一开始占有,同时就开始失去了,这是不可逆转的。所以,圣人治国,不可以尚贤,一旦尚贤,必然会有人不贤,所谓大奸似忠。不可以"有意而为”,因为那样会破坏原本的“循环”,导致新的“循环”产生,导致混乱。类似于“蝴蝶效应”吧,或者是像《时间简史》说的:一个事件的改变,必然导致连锁反应,牵一发而动全身。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不要干预,让所有事件按照自身的规律去自行发展,因为这样是最合乎“道”的。

实际上,老子说“道法自然”,并不是单纯指“自然界”,而是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整个的自然。他试图告诉我们,“道”这个东西,是从哪里产生出来的?它为什么存在?实际上“道”就是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存在的,它为什么是这样的?因为我们就是这样的。

朱熹说:“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大学》所谓‘明明德’,《书》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 “存天理,灭人欲”由此成为程朱理学的主要观点。——以上引用自百度百科。

这实在是对孔子思想的误解,更是与“道法自然”背道而驰。

《大学》说“格物致知”,导致王阳明“格”竹子“格”到头晕眼花,实际也是对“道法自然”的误解。当然王阳明是很快就纠正了自己的,成为一代大儒。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下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是一本好书。

老子所说的“自然”,是包括“人”在内的自然,而不是把“人”和“物”割裂甚至对立起来。“自然”理所当然地包括“天理”和“人欲”在内,“人欲”是合乎“道”的。孟子讲“赤子之心”,实际上过多地强调了“人欲”中所谓的“善”的一面,刻意回避了所谓的“恶”的一面。赤子之心,未必都是所谓的善,应该是包括所谓的恶在内的浑然一个整体的“心”。在老子看来,是没有什么善恶的,善恶本是一体的,只要你能“正常地”“全然地”活着,就是“几于道”的。

再说一遍,老子这一章,目的不在于谈论如何治国,而是以治国为例子,来说明什么是“道”,他只是举个例子而已,所以不能当真。可惜的是,很多人只看到了“治国”这两个字,却扔掉了“道”。

为什么这样说呢?全是本人的猜测,依据是最基本的逻辑关系。我们来看原文: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他说的是“圣人”。什么是圣人呢?孔子说过君子,君子显然够不到圣人的级别,因为君子无非是“不立危墙之下,和而不同,周而不比,坦荡荡”,距离圣人远着呢。那么老子说圣人,我揣测,应该是“得道者”(不是孟子说的得道者哈,孟子说的是“仁者”)吧。那么谁是得道悟道者呢? 函谷关的关尹肯定不是,老子肯定是。老子之外,还有别人吗?好吧,那就假设是指老子吧,因为“得道者”水准都一样,是谁无所谓。

那么问题来了,老子,会去治理一个国家吗?肯定不会啦。所以,他所说的圣人治国,只是一个假设,假如说让圣人来治国,那么圣人会怎么做?依据“道”的法则,就是 :不推崇有才能的人,不喜欢非必需品,不给“民”传授乱七八糟的“知识”,不引诱他们去争抢,不诱发他们的不正常的欲望。呵呵,这个圣人在干什么呢?他在试图让自己的“子民”能够早日“悟道”。就算不能悟道,起码要遵循“道”的准则而生活。

当然了,圣人是高高在上的,是看不起或者不大看得起普通人的,这也是很正常的,圣人是慈悲的,尊重我们的,但是我们没有资格被他看得起,只能跟着他修行。

多解释几句,为什么要无知无欲。

佛教公案讲:修行的三重境界,一为“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二为“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水水”,三是“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普通人是什么状态呢?按理说,应该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可惜的是,我们在世间浸淫,耳濡目染,各种“知识”各种“欲望”,早已蒙蔽了我们的“本真”,所以我们见山很难是山,见水很难是水。这可麻烦大了,就是说,我们连最初的门槛都无法进入。怎么办呢?圣人说了:无知无欲!扔掉这些屏蔽我们本性的各种知识和欲望,先回到自己的“初心”,“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然后才谈得上修行了。


    关注 瓦尔登湖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