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梁、护国寺、九连洞14.5.27

 

冰山梁,史称崆峒山,位于独石口村东南5公里处,赤宝公路东侧,海拔2211米,比独石口地面高出1000米。6月...



冰山梁,史称崆峒山,位于独石口村东南5公里处,赤宝公路东侧,海拔2211米,比独石口地面高出1000米。6月份山上积雪还化不尽,7月份最炎热的时节,山上平均气温只有18.8度,凉气袭人,凉,是冰山的一大特点。
冰山梁是罕见的古冰川遗迹——冰蚀夷平面。为京西冰川活动规律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具有较高的地质科学研究价值。


冰山梁素以凉、怪、阔著称。凉,上文有述。怪,怪在山上之石无根,顶上之石无源,无数奇峰怪石不知从何处飞来。巨石方方正正,好象工匠加工过似的;层层危岩,活象园囿中的人造假山;风动石,蟾蜍岩、龟望海、玉女赏月、狮子滚绣球、母鸡下蛋等等数不胜数。


由冰蚀、风蚀相互作用下产生的石海奇观。千奇百怪,形态各异,岩石上还分布着大小不等的石臼。大者约1米,小者仅十几厘米。


历代文人名士观后纷纷留下题刻:“山魂”、“绝塞奇观”、“崆峒一秀”、“石源”、“擎日撷月”、“石林”等。冰山顶峰还以宽阔无垠而闻名。山顶面积26平方公里,系准平原化地貌,土肥水美,草木葱茏。


冰山峰巅方圆达26平方公里。冰山梁上的夏天非常美丽,那时山顶上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五彩缤纷,好似一座空中花园。坦如绿洲,草木葱茏,使人到此顿生身处世外之感。

护国寺

护国寺位于赤城县城以此15公里的云州水库、舍身崖东麓。有碑记曰:“寺隐馋岩,路通大道,控扼羌胡,屏蔽神京,”故名护国寺。
就护国寺现存遗迹而考,供奉观音菩萨的石洞,当在前代坍落的摩崖石刻造像之上开凿而成。就摩崖石刻造像遗迹而论,其造形风格当属辽宋。与舍身崖舍身大士造像可为同时。今之云州,辽时置望云县。在此崖畔石壁摩崖造像,教化人伦,则理在必然。


考护国寺始建当在明代上半叶,即:宣德至成化间。据碑文只可溯至嘉靖壬辰(1532年),再前则曰:“初建之年,漫不可考”。然而,就《明史》和《赤城县志》中有关塞外赤城的兵备战势;沽水通道上游独石、马莲等口的险关要冲;舍身崖这一天然屏障的重要位置等综合考证。云州护国寺初建应在“土木之变”之后的成化初年。


历史上著名的“土木之变”是与独石、马营、仓上、云州等塞外八城堡失守分不开的。明正统十四年秋(1449年秋),瓦刺人攻入大同境后,英宗帝拒谏亲征。二十余万明军与敌稍战即溃。瓦剌人一路从山西大同向东穷追明军,另一路奇袭独石、马营、云州、赤城......,沿沽水而下直插延庆、永宁。堵截明军溃逃还京的退路,终于将五十多万明军围困在怀来土木。将其全军尽覆,英宗皇帝被俘。


当时,独石、马营、仓上、云州、赤城等诸城在毫无戒备的情况下,遭到了瓦刺人的突然袭击。守城将士奋力血战,但终因寡不敌众,城陷人亡,死伤无数。“仓上堡千总田坤之女,年十九,痛君虏父亡,不胜义愤,遂投龙门峡(舍身崖)死,土人穴石壁瘗之。”《赤城县志》。这场悲壮的血战,就发生在号称“三路咽喉”的云州舍身崖畔。世人经历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之后,更加乞求和平,要借助神的力量来保佑险关要隘不被攻破,兵锐城坚能拒强敌。因此,这就有了在两山相对如门,壁立万仞的天然屏障舍身崖东麓一处古人已有造像的风水宝地,开凿石窑,大兴土木,建起了古刹——护国寺。以保百姓安居,国家太平。



九连洞

因峭壁上裸露的九个天然洞穴相连而得名 
九连洞位于县城南30公里处,这里西傍奔流不息的白河,东依绵延峻拔的四十里长嵯。四周群岭起伏,森林茂密,四季如画。


九连洞的“九”是概数,泛指多。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是由数道长度不等的天然洞穴组成一个古溶洞。洞穴长度为200多米,溶洞虽不算宽阔,但精巧绝妙的石钟乳确实叫人叹为观止。每当冷暖气温交汇之时,洞中热气与洞外冷气相融合,凝结成如云似宵的雾霭盘山绕峰,因此称为白云山九连洞。


溶洞中石笋的生长速度很慢,1000年才长0.16厘米。根据石笋的长度可推算出至今已有1250万年的历史了。



赤城上马山村千年古树

赤城上马山村有两株古榆树,远远望去树大如盖,乡民在树荫下休息纳凉,据悉,这两株古榆树种植于北宋中期,距今已有千年历史。


可以看出这两珠榆树一大一小,相距咫尺,榆树周边用假树干支撑古树用以保护,旁边石碑介绍这两株榆树是在北宋年间种植的,粗壮的榆树树干大约需要八个人才能抱住,小的也得五六人。






    关注 宣化121户外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