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厕联:飘“香”千年的厕所文化

 

我大中华五千年文明,底蕴深厚,大事小情都可写诗,吃喝拉撒皆能作赋。自古饮食文学经典众多,而厕所文学甚少。其实...



我大中华五千年文明,底蕴深厚,大事小情都可写诗,吃喝拉撒皆能作赋。自古饮食文学经典众多,而厕所文学甚少。其实中国的“厕所文化”颇为有趣,尤其是“题厕联”和“题厕诗”,自带段子气质。

今天我们去公厕,经常在墙壁上看到这样的提示:
来也匆匆,去请冲冲!
此联言简意赅,意在提醒出恭者发扬文明精神。除了提示类,还有一下感叹类的,比如:

来前百步紧,出后一身松

这些对联都没有什么水准,古人上厕所更会玩。
清代学者魏善伯曾在自家厕所题上一联:
文成自古称三上,作赋而今过十年
这副对联妙用典故,化而成联。魏善伯成功运用了两个与厕所有关的典故,虽都指向厕所,而句中却未出现不雅的字样来。

上联化用北宋欧阳修之语,欧阳修在其《归田录》中曾说:“余生平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其中“第三上”就是“厕上”;下联则借用晋代左思写《三都赋》之典,左思曾花费十年时间创作千古名文《三都赋》,家中处处放有纸笔,连厕所也不例外,偶有所得,立即记下。双典同指,使人一看便知与厕所有关,既不失其主题,而且含蓄清新,典雅大方,令人叹服。
古时还有一隐字联:
七条严妇戒,四品受夫封。
古代妇女地位低下,有“七出”戒律,触犯任何一条都可能被丈夫休弃,上联据此暗藏一“出”字;古时四品官之妻封号为“恭人”,下联暗藏一“恭”字,“出恭”即入厕,巧用隐语,构思精妙。

还有一些雅致的:
静坐觅诗句,放松听清泉
俨然一幅唯美的风景画,其实是说一位手中读着诗书,耳边听着音乐的出恭者。类似的还有“小坐片刻,便会放松意念;清闲一会,即成造化神仙”。

题厕联中虽不乏典雅之作,然而更多的却是诙谐幽默之作。
旧时成都大神庙公厕曾悬有一联:
任他盖世英雄,入此门还得低声下气;
凭你齐天大圣,闯本所只宜屈膝躬腰。


与此意思相近的还有:
世间贞烈女子,进来宽衣解带;
天下英雄豪杰,到此俯首称臣。
还有一则题写在野外露天厕所的对联:
在坑满坑,在谷满谷;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虽不够温柔敦厚,却也贴切独到。
关于厕所,古代还有个经典段子,先后被刘宝瑞和郭德纲改成了相声,名叫《天王庙》。

说是在清代的时侯,通州附近有一座庙,庙里住着个教书的先生姓白,外号叫白吃先生,教着几个小学生。有一天,白先生临时外出,学生们就偷跑出课堂买凉粉吃。

四个孩子一人出了一文钱,买了一碗凉粉,还没吃就被回来的先生抓了现形。白先生骂了四个孩子一顿,还自己把凉粉吃了。没想到吃多了,就跑拉肚子。
孩子们不忿于先生的作为,凉粉又没吃上,就趁先生如厕时在厕所墙上一人写一句话骂老师:
兄弟四人。
共凑四文。
买碗凉粉。
先生独吞。
四个小学生刚走,可巧又来了四位赶考的举子到庙里参观四大天王。看完了,诗性大发,也在厕所外墙上一人题诗一句:
天王庙神大法身
身穿铠甲似龙鳞
脑袋倒有麦斗大
一泡大粪十五斤
这四个人刚走,教书的先生打厕所出来了,突然看到厕所墙上有人题“十一言诗”——可巧两首诗上下挨得近,先生眼神又不太好。于是先生念来:
天王庙神大法身兄弟四人
身穿铠甲似龙鳞共凑四文
脑袋倒有麦斗大买碗凉粉
一泡大粪十五斤先生独吞


    关注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