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样逼疯歪果仁的~

 

先讲个段子。一个仰慕中国文化的老外决心要精通中文,不远千里来中国拜老教授为师。第一课,他向老教授请教“I”和...



先讲个段子。

一个仰慕中国文化的老外决心要精通中文,不远千里来中国拜老教授为师。第一课,他向老教授请教“I”和“me”怎么说,老教授道,“I”和“me”在中文都可以用‘我’。老外一听开心了,觉得中文比英文还简单嘛!然而老教授微微一笑,这只是基础的用法哦。

教授说,在口语里,代表“我”的,还有:咱、俺、人家;古时候有:吾、余、予;在书面用语里还可以用:本人。

老外把十个手指伸出来数,教授又笑了,继续说,你现在是我的学生,学生见到老师,可以自称晚生、末生、后生、晚辈、小生、不才、在下… …

老外不由得吸了一口气。

教授喝了一口水,说,我这个年纪,在你面前可以自称老夫、老朽、老叟、老拙… …

老外:OH… …My God…. …

教授:如果你在古代中国做官,面对上级,你要自称小人、卑职、下官,见了君王要自称微臣… …

老外已经开始觉得有点晕乎乎……

教授:如果你很幸运地当上君王,那就可以自称本王、寡人、孤、朕… …

老外已经张大嘴巴说不出话了。
段子归段子,但中文里的自称确实是变化多端。我们来捋一捋。首先是最基础的“我”。

“我”的甲骨文是这样的
字形像一种有许多利齿的武器,是戌的变形,即超级的戉(钺),无人可敌的威猛战器。造字本义:手持大戉,呐喊示威。

为什么手持钺大声呐喊成了自称呢?

据考证,“我”是“哦”的本字,我们可以想象,在古代军队点名时,士兵应该会高高举起手中的兵器,并大声回答“哦”。

后来古人又加上口字旁,造出了“哦”,“我”就成了专门的自称了。
“我”字在篆体成型后,到今天的写法,基本结构没有很大的变化。
古人不喜欢用“我”称呼自己,应该也跟“我”的造字本意太凶猛有关系。所以我们在古文中常见的的自称是“吾、余、予、仆”等,这些字的发音和本意,相对有杀气的“我”而言,无疑更温和。不过今天这些自称就显得太文绉绉不够接地气了。

“咱”和“俺”现在还在使用。“咱”很好理解,“自”的字形是鼻子,古人说到自己,就要指着鼻子。“俺”右边的“奄”其实是“庵”的省略,指寺庙,寺庙前站着的人是什么人?当然是僧人了,所以有说法指出,“俺”最早是出家人的自称。现在北方很多地区仍使用“俺”。

有趣的是,日语汉字中仍有“仆”和“俺”,不过用法跟中文略有不同,是男性专用的自称。如果女生在日本自称“俺”,会被当成女汉子的哦。
日本动漫作品《俺物语》


虽然中文里的自称虽多,却是有规律可循的,核心就是谦。

谦逊,不仅仅是各种自称的准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里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称人以德,自称以不德或卑贱”。抬高别人,轻贱自己。

我们常用在自称上的前缀,有一类是形容自己是渣渣的,如:愚、鄙、敝、卑、贫、拙等

是不是觉得好凄惨… …

即便自己比对方大,要自称“愚兄”,而管对方叫“贤弟”。

要注意的是,虽然读音一样,但“鄙人”和“敝人”是不一样的。

“鄙’原有边远、郊野义,转义为粗俗、浅陋,所以“鄙人”即指鄙陋的人。

而“敝”的第一义是“坏、破烂、破旧”。(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孟氏,鲁之敝室也。” “敝人”是一种降低自己身份谦逊的自称。鲁迅《华盖集·牺牲谟》:“敝人向来最赞成一切牺牲,也最乐于‘成人之美’。”

当然,这里面也不全是夸张的自贬,比如六根清净的出家人,在“施主”面前自称“贫僧”、“贫道”。出家人本来就不应贪恋钱财,“贫”完全合情合理。

还有一类,是从方位、大小、排序来自谦。

如:下、晚、末、小、微… …

“在下”,很容易理解,“上”自然是尊贵的,君王要叫“皇上”、“君上”。吃酒席要请贵客“上座”。最有趣的是,敬酒的时候,自己要坚持“在下”才能体现尊重。
“晚”就只能用在小辈对长辈。

“小”已经很谦卑了,“微”更是把自己形容得十分渺小。在谦虚这方面,中国人真的不是针对谁… …

仅仅这样就能体现中国人的谦虚了吗,不,中国人还有才地创造出了“不才”、“不肖”、“不佞”… …这样的自称。

不才,就是没有才能;不肖,就是不成才,还不正经;不佞,就是不成才,还嘴笨。

即便作为天选之子当上了万中无一的君王,也得在自称上狠狠糟践自己!

在秦统一中国之前,王侯都自称“寡人”和“孤”,“孤”无父也,幼而无父曰孤,孤则人轻贱之。“寡”,少也,单独皆曰寡。如此,孤、寡两词皆有非常刻薄之色彩。《老子》第三十九章:“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榖。”《老子》四十二章又云:“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为称。”

此外,不榖、不德也是先秦时期王公使用的谦称。不榖即不善,不德即无德。先秦文献中,不榖出现的次数极少。

其实想一下,这么自称也是有道理的,古代王侯是个终身职业,继承者继位的先决条件是父兄亡故,所以上位就意味着已经是没爹的人了。

而“寡德之人”大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味道,为君王者,掌握生杀大权,有些在上位过程中经历了杀伐征讨,历代君王里,几乎没有仅凭仁爱就能坐好龙椅的。“寡德”恐怕也称得上一个贴切的标签吧。

但是,秦始皇看不下去了,作为开天辟地以来的始皇帝,还跟以前一样自称“寡人”和“孤”,太没创意了!于是,饱读诗书的丞相李斯建议,取“天下皆朕,皇权独尊”之意,把以前人人皆可使用的“朕”定为皇帝专用自称。

于是从秦始皇开始,皇帝们都自称朕了,而王、公、侯仍继续沿用“孤”的自称。

如果看到影视作品里,秦始皇之前的古代人自称“朕”,不要诧异。

蔡邕在《独断》中写道:古者尊卑共称朕。
所以《芈月传》里身为太后的芈月自称“朕”是允许的。

然而,影视剧里用错自称的情况还是比较常见的。最典型的就是这两个宫里妃嫔的自称——“臣妾”和“哀家”。

“哀家”的含义是自称可怜之人,无夫之哀,是旧时戏曲中死去丈夫的皇后或皇太后的自称,并不是历史人物所用的称谓。

《说文》:“哀,闵也。”哀有悲痛、悼念之义。“家”做词尾,表示一类人。哀家指自己属于哀痛之人,语用色彩庄重,不具有普适性。但现时有很多女生使用“哀家”自称,觉得很有腔调,其实是让人哭笑不得。
那么,中国人这么讲究谦卑的自称,有没有用呢?

讲一个西汉名士冯唐的故事。

汉文帝乘车遇到须发已白还在持戟守门的冯唐,停车与他聊天,感慨自己没有廉颇、李牧一样的将领去抵御匈奴的进攻。冯唐直言道,即使汉文帝有这样的将领,也不会任用。汉文帝大怒,并起身回宫。之后文帝召见并指责其当众羞辱自己,冯唐道歉说: “鄙人不知忌讳"(我这个鄙陋的人不懂得忌讳回避)。文帝消了气,心想这个老者年纪这么大了还只是个守门的郎署长,但谈吐却不像他自己所说是个鄙陋之人。

当时,匈奴大举进犯,边关告急,战功赫赫的云中太守魏尚却因手下多报杀敌数而被文帝处罚了。文帝向冯唐请教当初言语的原因,冯唐回答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从,如果要支持边防将领,必须赏罚恰当,这才配得上会用廉颇、李牧。冯唐主张应当宽恕魏尚,支持其防事。文帝赞同冯唐劝谏,并派遣其去赦免魏尚,使其复职云中郡郡守,冯唐也被任命车骑都尉,辅佐战事。

可见,说话直来直去,即便说得很有道理,对方也未必会听得进去。

在交谈时就先谦逊地自低一等,让对方感觉受到了尊重,这是中国人智慧总结出来的处世之道。
文章来源:字说字画



    关注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