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传说:“金驹泉”奇案

 

金驹泉,原名唐泉,因明永乐年间农民起义领袖唐赛儿曾驻军于此而得名。“唐泉”对统治者来说,听起来特别刺耳,他们...





金驹泉,原名唐泉,因明永乐年间农民起义领袖唐赛儿曾驻军于此而得名。

“唐泉”对统治者来说,听起来特别刺耳,他们为了更改这一泉名,便煞费苦心地编造了一个金马驹的故事。故事说,有个农民在南峪刨地,刨出了一个金马驹,便到唐泉去洗刷,但不慎失手,金马剧掉到泉里就无影无踪了。就这样唐泉,被改名为金驹泉了。全泉名一改,气派也就大了。首先,把它写入志书。清康熙九年的《颜神镇志》就这样写着:“金驹泉在山头中南峪,晶莹可鉴毛发……还有金驹出没。到了清乾隆二十八年,还在泉边修了一座神庙,竖上块碑,碑文是;“山口南峪中树一峰,山名笔管峰。下有泉,号金驹,载在传志。尽管“金驹泉”已“名垂青史”,但老百姓却不喜欢这个名字。

“金驹泉”的名字虽然没叫响,可是南峪有个金马驹的事却留传下来,以致引出了一桩“金马驹”奇案。

一九四一年,有一个叫王升儒的人来山头当伪警察所长。此人是个专找茬子敲竹杠,搜刮民财的家伙。他听人说山头窑户侯某在南峪放牛时,逮住了一个金马驹.当时侯某正卖了两头牛,他认为这又是一个发财的机会,便把侯某叫来,要他交出“金马驹”.侯某再三申诉说“没有此事”,这个王警长哪里肯放过他,便把他架上了老虎凳,侯某受不了这种酷刑,就妄说金马驹藏在他家的地炕洞里.王升儒马上叫他小舅子带人到侯家去拿.谁知不但炕洞里没有,就是屋里屋外掘地三尺,连根马鬃毛也没有见到。这可把王升儒气火了,便又使用了烙铁烙,灌肥皂水的酷刑.侯某实在无法忍受,又妄招金马驹藏在南峪的鹁鸽崖上.这位王警官不知是被金马驹迷住了心窍,还是另有他图,他又按侯某的招供,兴师动众,兵发鹁鸽崖。

鹁鸽崖是南峪东面的一块大悬崖,壁峭如削,有数丈高.除了飞鸟外,从来没听说有人能上得去。去的人,梯子接梯子,绳子结绳子,好不容易才上去了一个人。一看,呵,除了凡把鹁鸽粪外,又是连根马尾巴也没找到。

这桩案子,当时轰动了整个山头庄。侯某的亲戚朋友都出来通融说情。王升儒一看火侯到了,便故弄人情说"看在诸位的面子上,我也就牛马不分了。",说情的人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干脆叫侯某把卖牛的钱全部拿出米赎罪,才算了结了这桩案子。

侯某放出来后,他越想越觉得冤枉。在旧社会,他到哪里去处申诉,恐怕再拿出四头牛的钱来也未必打赢这场官司。己好忍气吞声,并给刚出生的儿子取名“白忍”。自从这个案子发生后,当地再也没有人把唐泉叫“金驹泉”了,就连金马驹的传说也消声匿迹,而为唐赛儿的故事所代替。

搜集整理者;周允浩



有偿征稿启事

《孝妇河畔》有偿向公众征稿,一经采用,即有5至100元的红包送上,关注《孝妇河畔》,回复:征稿,查看详情。


    关注 孝妇河畔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