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战国之魏武大帝》:正文 第104章 大军入楚

 

------正文 第104章 大军入楚------



魏国三万大军日夜兼程直扑魏韩边境,不到一日,行军八百里。

这时,一匹快马卷起一地尘土,奔魏郝大军而来。

“报王上,前线急报。”一名锦衣卫冲至魏郝大军前递上急报后边昏了过去,手中还紧紧拽着密报。

“来人,将这名士卒带下去好生安顿。”

魏郝说完便亲身下马掰开那名锦衣卫紧握的手指,拿起书简,越看脸色越是铁青。

“王上,可是有紧急军情。”魏辉问道。

“前线战事不妙,庞涓领军在韩魏边境与楚国作战,楚国谨守不出,我六万魏武卒损失惨重,楚军还在魏国边境设置层层防卫。”

“这昭阳竟如此老辣,短短几日,便设置了这般紧密的防卫,我弓骑营适宜野战,如果要冲击楚国的铜墙铁壁,大军损失惨重不说,是否救得出庞涓大军还是两说。”

“既然昭阳这么喜欢断人粮道,那本王也学学他,传令下去,转道淮泗。”

“王上妙计,当真是了得啊。”魏辉竖起拇指大赞,兴奋道:“这昭阳不是建立这铜墙铁壁般的防御,想我截断我魏军的补给嘛,那我们也断他粮道,看谁耗得过谁,如今的淮泗只余下两千不到的兵马,魏辉这就下令,一举杀至淮泗,断了楚军的粮道。”

魏郝亦是兴奋不已,不过,他很快就平伏下了心情,冷静的分析现状。

现在的魏郝已经不是刚刚穿越过来的宅男,经历过血雨腥风,战场搏杀,本身又带着前世的记忆,早已不是个毛头小子了。

攻取淮泗确实可以断了楚军粮道,但魏郝却深知,昭阳可不是容易对付的,再说楚军储存的粮食也不是庞涓所能比的,一旦昭阳铁了心要灭了这支征韩的魏武卒,魏郝也没有办法。

再说齐魏战场不明,赵国虎视眈眈,燕国也有加入合纵之意。

如果不能速战速决,那他的一切算计就等于泡汤,魏国就会陷入险地。

“破了淮泗虽然简单,却也不可盲目乐观,需得想一道让昭阳不得不回军的计策才行。”

魏郝站在马下,手握剑柄,思绪翻滚如潮。

沉吟许久,魏郝停下了脚步,英俊而又成熟的脸上,带着几分诡秘。

魏郝一直进入了一个误区,他一直以为他是在和昭阳作战,其实不然,他是在和楚王作战,和昭阳作战的一直都是庞涓。

昭阳与庞涓一战,以有心算无心,他确实处于上风,但他魏郝,一个经历过战场磨练,又有着后世记忆的穿越者,难道还不如一个生长于**,只知关关雉鸠,在河之舟的楚王吗。

“传令下去,大军不做停留,快马加鞭攻打淮泗。”

在魏郝的号令下,三万大军尽管已经很疲惫,但却不做丝毫停留,在天黑之前便赶到淮泗。

淮泗的楚国守将宋明听说魏军三万大军来攻,大为胆怯,便想不战而逃。

副将劝谏,靳明不听,反而怒斥,“昭阳十万大军建立起铜墙铁壁般的阵势,损失大军五万才斩杀魏军三万,如今淮泗仅两千士卒,如何挡得住魏国三万虎狼之师?”

副将只能威胁道,“令尹若知将军不战而逃,必定问罪。”

靳明大笑,“本将乃上官大夫靳尚之弟,我兄靳尚深得王上信任,怎会怕昭阳那老匹夫。”

说完不听劝谏,领两千大军撤退,尽弃淮泗之地,魏郝不费一兵一卒占领淮泗,截断征魏楚军的粮道。

淮泗的变化很快报到昭阳那,昭阳虽然知道靳明是个草包,将他留守在那就是不想他到军中误事,同时想到魏国如果想截他粮道,也可以让魏国帮他除去一个于国无益之辈,但他万万没有想到靳明居然如此胆大,敢不战而逃,暗暗发誓回国后一定要斩杀靳明这种贪生怕死之辈。

尽管粮道被断,昭阳却毫不担心,这点他早就已经算到,大军存量足可支撑十日,而庞涓却只有三日口粮,只要庞涓一败,楚国既可北攻魏都大梁,又可从韩境撤退,他又何须惧怕魏国断他粮道。

当下昭阳也不急于进攻,依旧用铜墙铁壁般的阵势阻挡庞涓大军的回返。

魏郝攻破淮泗后在淮泗休整一夜,第二天清晨,魏郝和魏辉已经得到消息,韩魏边境的楚军依旧固守,没有退兵的打算。

魏辉惊疑道,“我军已经截断楚军粮草,楚军为何还不撤退,难道楚军存有的粮草足以拖垮我魏军,可楚军没有加入合纵,出兵是昭阳个人的主意,怎会凑集这么多的粮草?”

魏郝冷笑,“既然这昭阳能在匆忙间在韩魏边境设置这么多道防御,多带点粮草有什么奇怪的,昭阳这是预谋已久,出兵我魏国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魏郝说完,下令集队,大军继续南下,攻打楚国。

但凡君主出征,颇为慎重,要么就是确信能够战胜敌国,一举定乾坤,要么就是国家已是存亡之时,君主不得不亲自出征。

魏郝亲率大军出征,魏辉未曾反对,就是因为他自信能够凭借弓骑营的精锐能在野战中消灭征魏楚军,但要出征楚国,他就没什么把握了。

尽管昭阳出征带走了楚国北境的全部精锐,但大军深入楚境,必定遭到各地勤王之师的合力围剿,又没有粮草补给,一旦战败,魏郝战死或被俘,魏辉不能想象,这对魏国是何等灾难,对于魏郝南下攻打楚国的计划,昭阳自然是竭力反对。

对于昭阳的反对,魏郝自然是早有准备,楚国北境十万大军被昭阳带走,现在无兵把守,现在攻进楚国可以说是毫无阻力,再说楚王刚刚继位,毫无声望,只有一个昭阳对楚王忠心,楚国诸侯国林立,只要不是都城有危,楚国那些诸侯谁又会自损实力支援楚国王室。

对于这一仗,魏郝有必胜的把握。

在魏郝的坚持下,三万大军终于开拔,弓骑营众将士忍隐多年,早就蓄满了战意,魏辉反对,本以为会失去立功机会,不想魏郝却这般坚持,无不热血沸腾,战意狂燃。

魏郝率领三万大军进入楚境,因楚国北境大军已被昭阳抽调一空,魏郝的三万大军在楚境纵横驰骋,连破十数城,连在王宫享乐,不问朝政的楚王也得到消息,急忙下令让昭阳回国。

此时,昭阳正在布置防务,经过连番征战,征韩魏军只剩下两万魏武卒,且是强弩之末,昭阳已经可以看到胜利在向他招手,楚国经此一战,可以威震列国,成为列国攻魏的第一场胜利,而且还是大胜。

“报,令尹大人,魏军三万大军攻楚,连破十数城,楚王下令,让令尹大人回国。”

“什么?”昭阳一脸不可置信,三万大军就敢攻打楚国,还连破十数城,“王上难道没有下令各君侯围剿。”

“王上已经下令,但君侯个个托故不出兵,魏国大军一到,不少守城将领不战而逃。”

“该死,是我失了算计。”楚国是战国领土最为广袤的国家,但也是战国诸侯国最多的国家,因为大肆扩张,楚国不知道封了多少君侯,让出了多少封地,只要有战功的贵族,基本上都有封地。

楚国也不是没有明智之士变法,取缔封地,但还没开始就夭折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后世的屈原,屈原想在楚国变法,稳定王权,但遭到贵族反对而流放,投入泊罗江成为一缕孤魂。

楚国的君侯不仅有封地,还有私兵,后世项羽领导的反秦义军主力就是项家的私军,这些君侯在楚国权利打得惊人,而且大都自私自利,为了获得更多的封地,看到邻邦实力弱小,趁机吞并也是常有的事,楚国王室也知道这一点,但也毫无办法,面对君侯间互相吞并封地,只要不过格,就由着他们。

对外作战或国家遭到进攻,这些君侯也是必须征集部队随王师出征的,但也要看君王是否强势,如果是楚威王在,这些君侯自然是义无反顾,但现在的楚王刚刚继位,君威未立,这些君侯接到王命后自然是表面应承,暗地里还是保存实力,这个时候的楚国,只要不是面临灭国之危,这些君侯绝不会齐心。

这才有了魏郝率领的三万士卒一日之内连破楚国十数城的奇迹。

“令尹大人,现在该怎么办。”副将问道。

昭阳冷哼一声道,“魏军才三万,如何能破得了我郢都,消息秘而不发,继续围困魏军,我就不信,魏军真敢用三万士卒攻打坚固的郢都王城。”

见昭阳不肯回师,赶来的传王命的使者也没有办法,只能回郢都复命。

*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26493 在手机上阅读完整章节!

------正文 第105章 楚宫风云------

楚王宫内,楚怀王芈槐大发雷霆,刚即位时的兴奋一扫而空。

楚威王在位的时候,芈槐被管得紧,终于,楚威王死了,又有长袖善舞的郑袖在怀,芈槐可谓春风得意,可还没高兴几天,就听到昭阳出兵魏国。

得到消息的芈槐也不在意,你昭阳想打魏国就打吧,反正跟他无关,及时行乐才实在,魏国现在面对六国攻打,他楚国搀和一下也没什么,说不定还能赚点便宜,从魏国割上一块肥地。

可这仗还没打几天,魏国国君亲自领着三万大军杀到楚国来了,楚怀王芈槐就后悔了,对昭阳破口大骂。

这魏国国君是谁,十多岁就领兵出征,从一代兵法家手中救出庞涓,随后多次打败虎狼秦国,征讨秦国更打败了孙膑,你说你惹谁不好,偏要惹魏国,惹魏郝那疯子,于是他派使臣日夜兼程赶到昭阳行营,命昭阳回楚。

芈槐认为,这昭阳虽然擅自出兵,但对他还是忠臣的,芈槐虽然不怎么过问国事,但对楚国情况还是有一定了解的,楚国那些君侯不想出兵,无非是怕损了实力,被邻邦的君侯所称,昭阳跟随楚威王多年,绝不会见死不救,可现在偏偏就是这昭阳违抗他的王命,其他君侯没有出兵,可也是找借口推脱,但这昭阳连一个借口的懒得找,就是不退兵,他这是要逼死我吗?

这时的楚怀王芈槐对那些君侯谁都不恨,偏偏恨死这昭阳了。

将王宫珍贵的器皿砸翻在地,指着使者道,“你再去昭阳那传本王诏命,命他立即回国。”

写上一封诏书,丢在地上,芈槐便转身离开,这般受气,他急需一个人倾诉,而他宠爱的姬妾郑袖是最好的倾诉对象。

郑袖善妒、狡黠、阴险恶毒、极有心计。

历史记载,魏王送给楚怀王一名美女魏美人,楚怀王视魏美人为宠妃,郑袖因此而失宠,这立即引起了郑袖的嫉妒,于是她便想了一个毒计,来陷害魏美人。

有天郑袖告诉魏美人楚王不喜欢她的鼻子,于是魏美人见到楚王都要掩著鼻子。

后楚王问郑袖道:“美人见本王辄掩鼻,何也?”

郑袖答道:“嫌大王体臭,故恶闻之。”

楚王大怒,命割除魏美人之鼻,袖遂专宠。

可这些楚怀王并不知晓,在他眼中郑袖姿色艳美、性格聪慧,是个知心的女子。

芈槐来到郑袖宫中,早有内侍告知郑袖,楚王今天心情不好,郑袖心里有数,于是准备了楚王喜爱的甜点、美酒,楚怀王到宫中后,郑袖热情相迎,哄的楚怀王一扫胸中郁闷,极为开心。

见楚怀王高兴后,郑袖才问楚怀王为何愁眉不展,楚怀王自然是言无不尽,郑袖笑问,“王上之前下诏让昭阳回国,昭阳不听,这次使者定然也是无功而返。”

芈槐大惊,“这如何是好,魏国都快打到郢都了,昭阳若不回国,本王该怎么办?”

郑袖早就等芈槐问她,“王上,郑袖听说上官大夫靳尚颇有良谋,不如找他过来问问,他或许有办法。”

芈槐听后点头,“这样也好,来人,去把上官大夫靳尚找来。”

内侍应诺离开后,郑袖将脸埋在芈槐胸口,眼中闪过一道狡黠。

郑袖十分聪慧,她也很清楚,虽然现在得芈槐宠爱,但**佳丽无数,谁也不知道她何时会失宠,他需要有人帮他在朝中说话,三人成虎的道理她也十分明白,而他看重的就是上官大夫靳尚。

她还是太子妃的时候,就得到上官大夫靳尚的多次帮忙,在她不开心的时候,靳尚随时进献珍宝哄她开心,她一直想找个机会报答靳尚。

现在就有这么个机会,靳尚今天找到他,说昭阳要对付他,征讨魏国,昭阳留他弟弟靳明在淮泗,就是想利用魏军杀了靳明。

对于国事,郑袖不是很清楚,但靳尚是她的人,还给过她不少帮助,既然昭阳要对付靳尚,就是要对付他郑袖,而且她对昭阳这个人也很是反感,她差点做不成太子妃,楚威王自然是最重要的因素,但这老昭阳也少不了挑拨离间。

不久,靳尚来到郑袖宫。

“靳尚,本王下令让昭阳领兵回国,可这昭阳抗命不尊,你有什么办法。”

“回王上,昭阳追随先王多年,抗命不尊,定是有他打算。”靳尚也是个聪明人,他表面上说昭阳不回国有昭阳的想法,但一句抗命不尊却犯了芈槐的忌讳。

刚刚登上王位的芈槐,最害怕的就是臣下有不臣之心,何况还是一个领兵十万的大将,这就让楚怀王更为慎重了。

“靳尚,本王叫你过来,不是想听你说废话,本王是要你想办法让昭阳回国。”

“王上,办法靳尚倒是有一个,但是这办法有些过激,王上只有恕靳尚之罪,靳尚才敢说。”

“叫你说你就说,本王恕你无罪就是。”

“好,那靳尚就说了,王上可听说,昭阳对他孙儿极为宠爱,前段时间,靳尚听说靳尚接他孙儿到郢都,王上何不在他孙儿身上做做文章。”

芈槐一怔,想了半会才道,“这手段确实有些毒辣,但为了楚国,也是没有办法,这事你替本王去办,办好了有赏,如果办砸了,那可不关本王的事。”

“那是自然,只是王上还得下一份诏令,没有诏令,昭阳不会听靳尚的。”

“这诏令嘛,算是密诏,你亲自去一趟昭阳那,不过下完诏令,你记得一定要焚毁,如果诏令传出去了,本王绝不轻饶。”

“诺。”

得到楚怀王诏令后,靳尚离开王宫,直奔自己府邸,进入密室。

“上官大夫,你终于回来了,张仪可是等候多时了。”谁也没有想到,在楚国深受楚王信任的上官大夫,府邸密室居然住着魏国的丞相。

张仪本在国内辅佐魏嗣管理政务,征调粮草,不想前方传来急报,魏郝领兵去了楚国,楚国虽然被昭阳带走了十万大军,不算各君侯手中的私军,国内还有重兵十万,虽然在秦楚和齐楚边境,但只要楚王一纸调令,随时都可能领兵围剿进入楚国的魏国军队。

为魏郝安全计,张仪放下朝中所有事务,带齐珍宝,悄悄进入上官大夫靳尚府邸,还好郢都没有几个认识张仪,又有潜伏在郢都的锦衣卫帮忙,才安全进入靳尚府邸。

靳尚此人十分贪财,张仪给靳尚带去众多珍宝,靳尚十分高兴,又有靳尚之弟靳明害怕昭阳回来追究他不战而逃的罪名,一切顺理成章。

“丞相真是妙计,用昭阳孙儿威胁昭阳,他还不就范。”

张仪笑道,“张仪在昭阳门下的时候,就发现昭阳最为疼爱他的幼孙,用此计必然成功。”

“那靳尚就先恭贺丞相立下大功。”

“张仪也在先恭贺上官大夫能够铲除政敌,从此以后,楚国就是上官大夫说了算,张仪以后还有很多事要劳烦上官大夫呢。”

“有什么帮得到丞相,靳尚义不容辞。”

“那就多谢了,张仪还要回国,让昭阳退兵的事情,还请上官大夫多担待。”

“放心,有丞相大人的良策,我量昭阳那老匹夫不敢不退兵。”

“告辞。”张仪说完,带上草帽从后面悄声离开上官大夫府邸。

在锦衣卫的接引下,张仪低着头一路走到昭阳府邸前,猛然停住,锦衣卫小声道,“丞相,这是昭阳府邸,恐遇到认识丞相之人,还请丞相速速离开。”

张仪点了点头,草帽下双眼斜视,望了一眼高大的昭阳府邸,心中暗道,“昭阳,你当年诬我窃玉,来日,我必窃你之国。”

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26493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历史小说 《重生战国之魏武大帝》

作者:战国之武
最后更新于:2016年09月02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重生战国之魏武大帝”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e26493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