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论语》和儒家精神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绵延千年而生生不息。在我们的文明体系中,甚至是在东亚文化圈中,儒家毫无疑问是最为显要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早已写入了我们的民族基因中,深远地塑造着我们的民族性格。...

试谈《论语》和儒家精神
日月千百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绵延千年而生生不息。在我们的文明体系中,甚至是在东亚文化圈中,儒家毫无疑问是最为显要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早已写入了我们的民族基因中,深远地塑造着我们的民族性格。纵观古今,遍览中外,恐怕没有任何一家学说能及儒学影响之巨大。毫不夸张的说,是儒学思想规范了中国文化的根本和发展走向,如果没有儒家,中国的精神文明可能会是另一番景象。
关于《论语》,论修身之道,“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论治国之法,则“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经世之方,“君子不忧不惧”。儒家所强调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俯仰之间,进退之间,古今之间,不同的人处在不同的位置,上至庙堂士人,下到市井走卒,在《论语》中,总能有一句话提点世人。



说起《论语》和儒家文化,首先一个不得不提的就是“仁”。仁是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之首,是中国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概念。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如果一个人孝顺父母又尊重兄长,却喜欢犯上,这是很少见的。不会犯上的人却喜欢作乱,这是没有的事。君子致力于根本,树立了根本也就确立了为人处世的原则。孝悌,是仁的根本和基础。

这段话简单通俗,却有着深刻的意义。如果一个人从小受到孝悌的教育,那么他一定是一个仁人,是一个对内能妥善处理家庭关系,对外有责任担当的人。这便从个人和家庭的层面确立了仁的基础。再往大说,这样的一个人在社会中,又怎么会不尊重他人呢?每个人在家里讲孝悌,在社会讲忠恕,人们追求的充满仁爱的世界不就实现了吗?

反观现实,诸多人际矛盾的产生,追根溯源其实是传统孝悌教育的缺失。我们常说教育为本,却忽视了最根本的家庭教育,只去看孩子在学校的成绩,对于教育孩子如何孝顺父母,尊重长辈这样最基本的人伦却不予重视。如果能“申之以孝悌之义”,则“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在塑造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刻,父母不应该娇惯孩子的任性,首先该教他的是如何做人,孝顺父母正是为人的根本。一个懂得孝悌之义的人,且不论有多大的事业成就,他的家庭关系一定和谐美满。家庭关系的和谐,不正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吗?古人以孝悌为本,塑造仁者的教育方式还是有很大的可取之处。这也值得我们在建设现代教育,和稳定社会秩序的方面去更深入的思考和反省。

回到《论语》中的这段话来,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儒家从基本的父母之情,兄弟之情的角度,用最自然的法则阐释了何为孝悌,何为仁。做父母的生养了孩子,做孩子的孝顺父母,做兄长的照顾弟弟,做弟弟的尊敬兄长。这样的和谐自然,长幼有序。合乎天理,遵乎人心,又岂能不令我们信服?



不只是基本社会秩序和观念的塑造,《论语》还教导了我们很多为人品格修养的东西。“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足见人的志向是多么重要。在儒家的观念中,志是人的意义。人的一生应该为了追求自己的志向而奋斗,这样的出世观念深刻影响着无数的中国人。

又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作为士人,作为君子,必须有宽广和坚韧的品格,他的追求关乎仁的实现,他的路途至死方休。这样的责任意识和求道精神是多么可贵! 正是这样的名句所传递的价值观念,塑造着我们伟大民族的魂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千年以后的宋朝,依旧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直至近代,仍有林觉民,孙中山等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救国而在各自的领悟奋斗终生。即使世事艰难,也要在角落里尽一份自己的社会担当!这样的出世观点与道家绝然相反,但儒家最可贵的一点就在于此。纵使敌众我寡,纵使千难万险,可我们追求的是不成功便成仁!是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献身和执着!是我们中华文脉绵延不绝,屹立不倒的精神所在!



我深信,在这样坚韧的品格背后,正是“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的熏陶,是 《论语》的教导,是儒家给我们留下的深厚烙印。

如今,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伴随着社会价值观念的紊乱,诸如诚信缺失等新闻不断映入人们的眼睛,困惑着人们的心灵。有人说这是信仰缺失,我并不是很理解,在一个拥有如此厚重的文化积累的古老国度,它的人民居然没有一个好的价值观念。如果真是这样的原因,那么,我们不妨回头看看千年以来一直承载着中国人前行的儒家精神,读读凝藏着人类永恒智慧的《论语》。拾起我们曾经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


    关注 未央汉服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