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道口人 悠悠五载,携手共进(2):彭锡光、陈彩云

 

值此校庆之际,我们邀请已陪伴清华五道口成长五年的老师们,一起回顾重新出发时难忘的点滴岁月,并共同期待,未来路上,一起同行。...





悠悠五载,携手共进

2012年3月29日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享誉30年、素有“金融黄埔”之称的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并入百年学府清华大学。从此,位于五道口的红楼小院有了新的名字——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悠悠五载,弹指而过。

清华大学与中国人民银行携手,为五道口注入了新的力量,使她焕发了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这五年中,理事会、战略咨询委员会、学术顾问委员会相继成立,搭建起学界与业界的沟通桥梁,为学院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指明了方向;

这五年中,学院成功引进国际一流全职师资21名,17名业内资深兼职教授和142名兼职硕导共同构成的立体化的导师团队使学院在打造顶尖学术队伍的同时,保持并发扬了五道口紧贴金融实践的传统;

这五年中,学院教育教学水平取得长足的进步,金融专业硕士、金融学博士项目质量进一步提高,“互联网金融与创业”、“金融学”两个辅修项目旨在培养复合型人才,双学位金融MBA项目融汇中外金融理论与最新实践,金融EMBA成为行业内翘楚,全球金融GFD项目探索金融专业博士培养模式,高管教育项目备受瞩目;

这五年中,学院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总体实力跃升到了新的高度,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成功创办,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各类报告近400篇,金融智库功能初步显现;

这五年中,学院践行使命,履行责任,开设各类公益课程,为行业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五年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与师生们的辛勤努力。

值此校庆之际,我们邀请已陪伴清华五道口成长五年的老师们,一起回顾重新出发时难忘的点滴岁月,并共同期待,未来路上,一起同行。

彭锡光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高管教育中心课程开发总监
道口记忆


2006年9月十分有幸成为五道口大家庭中的一员,十一年的青春挥洒在五道口这片热土上,对五道口有着极深的感情,“不怕苦,敢为先,讲团结,重贡献”的道口精神深深地刻在骨子里。

道口学子寒窗苦读三年,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挚友一起学习奋斗的一幕一幕仍然历历在目;2009年毕业留校工作,并担任2010级硕士研究生班主任,他们毕业时我兑现了当初的承诺:与每一位学生吃一顿饭、聊一次天。2012年并入清华大学成立五道口金融学院,一起见证了清华五道口的新发展、新辉煌。

合并后我在高管教育中心负责培训师资的开发工作,记得在清华大学校内5号楼办公时艰苦的条件,所有同事一起奋斗创业的精神头着实让人感动。由于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只有学位教育,非学位教育几乎为零基础,没有客户,没有课程设计经验,没有授课老师,一切重新开始。记得秦宝波老师带着我们几个新兵几乎天天跑动在金融街,拜访各金融机构与监管部门,调研客户需求,挖掘市场机会,开发授课老师。随着业务的发展,清华五道口高管教育的口碑逐渐被市场认可,受到业界前来授课老师的赞扬。目前已经形成金融细分行业全覆盖的产品体系,具备前瞻性和创新性的课程体系。

在五道口并入清华五周年之际,祝福五道口再创辉煌!
陈彩云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行政办费用会计
勿忘初心,保持精进


学院刚成立的时候进行了为期半年多的整体大装修,作为行政办的一员,我参与了装修的全部过程。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每天坚守工地,起早贪黑。但幸运的是,无论是学院,还是行政办公室,都是温暖而团结的集体,从学院领导,到部门同事,大家同甘共苦,齐头并进。虽已时隔多年,我仍记得数不清的深夜,忙碌了一天的院领导还来工地检查工作;以及无数个节假日,部门同事一起在临时搭建的办公室加班加点的情形。

当时的五道口正如所有创业之初的组织,集合了许多人的心血,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然而我认为,正是这样一个胸怀理想、披荆斩棘的开始,奠定了五道口团结友爱的工作氛围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在那样的岁月里,我收获了个人能力的迅速成长,收获了集体革命同志般的友谊。当装修工作完成,看到大家面带笑容搬入全新的工作环境,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认可的时候,觉得所有的苦和累都是值得的。那段经历令我印象深刻,并且影响深远。如今我看着发展日益成熟的学院,感到欣慰的同时,也会不时回想起那段时光,从而告诉自己勿忘初心,保持精进,不断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与学院一起打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关注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