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懂了吗?21世纪9种最流行的视觉艺术语言 龙邃洋

 

艺术很多时候也只是给我们一个启示,告诉我们狂想也是一种权利,是激发每一个人的表达潜能的有效途径。...





关注目刻时光公众号:优质文章每日推送,搜索mookmeart即可

星期天,又是龙哥时间,感谢龙哥带来目刻专稿精彩文章!本文以第一人称所写,“我”即龙哥本人,如有想说的话,可以在评论区给龙哥留言哦,欢迎参与,谢谢!纯干货!信息量巨大,欢迎讨论!

艺术很多时候也只是给我们一个启示,告诉我们狂想也是一种权利,是激发每一个人的表达潜能的有效途径。——杨小彦

昨天,我看了并转发了一则杨小彦老师(中山大学新闻与视觉传播设计学院教授)关于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的评论。他是这样说的:“巴塞尔艺术展结束了,可围绕着艺术展的民间议论却余音不断,欲罢不能。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样一种说法,认为西方艺术整个就是阴谋,通过巴塞尔艺术展,用‘他们’的‘看不懂’干掉‘我们’的‘看得懂’,从而达到颠覆的目的。这言论我听着,背后直冒冷汗,以为一场风暴又要来临了。当然,言下之意是‘看不懂’意味着乱七八糟兼乌烟瘴气,‘看得懂’意味着伟大的‘审美’。……难道我们希望去巴塞尔艺术展看的是范冰冰或李冰冰或什么冰冰的漂亮玉照吗?艺术很多时候也只是给我们一个启示,告诉我们狂想也是一种权利,是激发每一个人的表达潜能的有效途径。”

——摘自杨小彦《艺术的“阴谋”》4月3日《羊城晚报》

作为一个“专业人士”读着杨教授此番言论,内心还是挺“爽”的,没想到杨教授言辞犀利,还是一副“老愤青”气焰。但回头想来,就算杨老师批评得很对很到位,但绝大部分的中国观众确实“看不懂”呀。无论是记者、爱好者还是屌丝群众,甚至是专业院校里也有一大半的老教授们也总是抱着双腿,闭着双眼,对“这些”艺术不予置评的态度,那能怪谁呢?都怪中小学的美术老师们太好欺负了吗?把每周唯一一节美术课都让给语、数、英了,是吗?还是怪父母只懂在古玩市场花几百块淘回来的“大花”或“仕女”往家里墙上一挂就是得多“高大上”吗?还是该怪自己明明市里都有个美术馆,还免费参观的,一年都不去瞧几回呢?

最近火得一塌糊涂的什么吐槽啊,什么艺术战争啊,不就是所谓专业人士抓住了大众“不懂”和“心里憋得慌”的心理,各种打压、贬低别人、抬高自己,各种阴谋论。跟100年前人们看到照片时觉得照片会把人的灵魂摄走一样,这有意义吗?

所以呢,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做做艺术的普及工作,让更多的人能了解认识现在流行的艺术到底是怎么回事,就别再用那套“大花”或“仕女”的“审美标准”去套了。也不要把那套玄乎乎的“看不懂就是艺术”来瞎扯和上纲上线。

首先,我们需要“update”一下艺术的概念。如果你对艺术的概念还是停留在绘画、雕塑、工艺美术、音乐、文学、戏剧、电影、摄影的话,那当然,当你走进像巴塞尔这样的博览会上难免会蒙掉,大部分的作品你都没法根据以上的类型进行归类,那(神经)跳线是必然的。如果你想弄懂的话,就非得把20世纪世界艺术近乎“神奇”的发展史活生生的给吃下去不可。但硬吞了下去还是有可能看不太懂。因为21世纪的艺术又在20世纪的各种“主义”、各种“流派”、各种“观念”之上进行了各种叠加和学科的交叉。那怎么办呢?因此,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和记住一些新的创作手法和观念,于是便列出以下9种我认为是21世纪最流行的视觉艺术语言。

——NO.1——
视错觉
Optical Illusion
视错觉艺术可以说是近年非常流行的创作语言之一,大量运用在壁画和街头卖艺作品之中,比如我们经常看到的3D画,其实就是利用视觉透视的消失点在现实空间里画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去出乎人们的意料,比如路上突然有个大坑,车经过会“掉下去”,又或者是好好的围墙有个大窟窿,一只恐龙从里面“探”出头来,这些都可以被看作是视错觉。其实视错觉的概念是源于20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的超现实主义绘画,代表艺术家有马格利特达利以及版画家埃舍尔。(见下图)
∧ 马格利特 作品
∧ 马格利特 作品
∧ 达利 作品
∧ 达利 作品
∧ 埃舍尔 作品
∧ 埃舍尔 作品


而进入21世纪,这种概念还是不断地被艺术家所采用和更新,比如奥地利著名摄影师BelaBorsodi 就把日常随手粘来的物品经过精心的摆设来制造出错觉的画面。(见下图)
∧ Bela Borsodi 作品
∧ Bela Borsodi 作品


当然,这种视错觉只能局限在某一点上观看才会有这样的效果,因而艺术家干脆把装置以摄影的方法来呈现。而英国艺术家Patrick Hughes 则在特制的“立体”画布上绘画,当你在现场观看就会发现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都会有所不同,而当你一边走一边看时会发现作品是在“动”的,是随着你的视线角度而变化的。这样就完全打破了普通3D画必须站在某一点上观看的局限性了。
∧ 
Patrick Hughes 作品
∧ 
Patrick Hughes 作品


在中国,也有很多艺术家运用视错觉这种艺术语言来创作,比如杨振中,他的概念更加接近马格利特对于视错觉的原始观点,如他在2011年和2013年的装置作品《团结万岁》和《闯入》都运用了这样的视觉语言。(下图)
∧ 
杨振中作品《团结万岁》
∧ 杨振中作品
《团结万岁》
∧ 杨振中作品
《闯入》
∧ 杨振中作品
《闯入》
——NO.2——
材料转换
Transition


材料转换顾名思义就是把原有物品的材质属性改变了,本来这个并不属于艺术的讨论范畴,但二战后博伊斯的一系列创作打破人们对“物质”的看法,艺术家也钻研起材料学来。因此也有艺术家利用其它材料转换日常常见得物品,比如一个纸箱,一大袋垃圾,当你一摸它却发现原来是金属铸造的,就会惊讶于艺术家是如何做到的,当然这种“制造惊喜”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艺术家现在追求的更是深层次的表达。美国犹太裔艺术家Jeff koons 把气球扎成的狗放大成金属铸造的大型公共雕塑,就是对消费主义文明的冷嘲热讽。
∧ 
Jeff koons 作品
∧ 
Jeff koons 作品


英国艺术家Damien HiRst 用钻石镶砌成骷髅头则是对生命与物质之间关系反思的结果。


∧ 
Damien HiRst 作品
∧ 
Damien HiRst作品
香港艺术家谢淑婷看似是日常布料衣物的作品,其实是陶瓷制成的,通过“烧”这种陶瓷的特有制作方式去传达她对“记忆”的情感。
∧ 
谢淑婷作品《小白三世》
∧ 
谢淑婷作品《小红与小白》


——NO.3——
变体
Variety


变体就是变形的升级版,变形通常理解为把一个正常体态的人变成很胖或很瘦的造型(比如费尔南多·波特罗贾科梅第),或是某个局部放大。而变体就是对物体进行不可能的折叠、弯曲、变形,甚至超出常规物理现象的变形。
∧ 
费尔南多·波特罗
作品
∧ 
费尔南多·波特罗
作品
∧ 
贾科梅第作品《行走的人》
作品
∧ 
贾科梅第
作品


比如印尼艺术家Ichiwan noor 就把甲壳虫汽车弯曲成一个圆球,加拿大艺术家Evan Penny 喜欢做超写实的人像雕塑,但他的雕塑不一样的地方是让人觉得好像是在“哈哈镜”里看到的各种扭曲的形象那样,甚至还有像是脱了红蓝3D眼镜时看到的形象那样,却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
∧ 
Ichiwan noor
作品
∧ 
Ichiwan noor
作品


∧ 
Evan Penny
作品
∧ 
Evan Penny
作品
∧ 
Evan Penny
作品
又如中国艺术家李洪波,他的作品看起来跟普通的石膏像雕塑没有分别,其实他是用叠起来的纸进行雕刻的(石膏→纸的材料转换)。其实他里面的纸都是用特别方法粘在一起的,可以像风琴一样拉开变形,因此他是在材料转换的形式上又叠加了变体的趣味,让死翘翘的雕塑“活”了起来。
∧ 
李洪波作品
∧ 
李洪波作品


——NO.4——
小创意
Creativity


小创意对于大家来说就比较好理解了,通常一说到“创意”就会联想到“艺术”这词。我们总说艺术离不开创造,其实“创意”只是“艺术”范畴里的一个区域。不过在诸如巴塞尔这样的艺术展里,其实运用小创意这样的艺术语言还是居多的,来自英格兰的艺术家Charles Avery 的头像系列把“帽子”和传统雕塑头像结合,看上去有点像是无厘头的硬接让人会心一笑,却让我想起在巴黎街头总有些“好事者”喜欢向广场上各种人像雕塑“扣”上各种奇奇怪怪的“帽子”,如雪糕筒、救生圈、足球之类的,再仔细想想,艺术家似乎在表达和“思想”或“思绪”所产生的物质价值有关的东西。
∧ 
Charles Avery 
作品
∧ 
Charles Avery 
作品


美国黑人艺术家Nick Cave 则利用各种物件套在人的身上进行表演或制作成雕塑,除了具有很浓烈的非洲原始艺术色彩造型感外,加入了极其丰富想象力,每个作品的细节都会传达出他对全球化消费心理的思考和乐观的态度。
∧ 
Nick cave 
作品
∧ 
Nick cave 
作品


而中国艺术家陈流则采用游戏化卡通的造型结合游戏或传统故事典故中的人物场景,用嬉笑怒骂的心态去绘出一组组卡通一代式的画面。属于东方元素和卡通造型结合的一种小创意。
∧ 
陈流
作品
∧ 
陈流
作品


——NO.5——
沉浸氛围
Immersive


沉浸式艺术是20世纪80年代来随着声、光、电等新媒体艺术出现的一种表现手法,艺术家从关注物体的体积体量转移到对内空间的关注上,沉浸式氛围渲染艺术最出名莫过于美国的艺术家Jame Turell 和丹麦艺术家Olafur Eliasson。他们的作品都渗透着艺术家对“人和自然”这一大艺术主题的思考。
∧ 
Jame Turell 
作品
∧ 
Jame Turell 
作品
∧ 
Olafur Eliasson 
作品
∧ 
Olafur Eliasson 
作品


当然,“梦境”也是沉浸氛围艺术的一大主题,韩国有很多艺术家都很专注和擅长于这种“造景”艺术,可能与他们对东方艺术语言的理解有关吧,其中Jee younng lee 的造景技艺就非常夺人眼球,她的作品能迷倒不少90后。
∧ 
Jee younng lee 
作品
∧ 
Jee younng lee 
作品
——NO.6——
涂鸦
Graffiti


涂鸦艺术我认为其实是一个老话题了,它是出现在20世纪50-60年代的纽约,并迅速蔓延到全球的一种艺术效应,在这里面匿名、放任不羁与闯禁是这种艺术的宗旨,没有人愿意争当涂鸦的英雄,可是在地下成名的涂鸦英雄往往载入艺术史册。到了21世纪,涂鸦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这正是艺术演化的巧妙之处。21世纪的涂鸦是否合法化其实已经不再重要了,更重要的是,是否有必要不断重复,不断继续让美式涂鸦“传染”到世界每一个角落,所以我们看到很多艺术家其实已经在寻找新的语言和涂鸦结合,如 Akash Nihalani 的创作就与“视错觉”“小创意”和后面将会降到的“调侃”相结合,Julien De Casabianca 发起的出逃博物馆计划“Outings Project” 则是把精致艺术与街头艺术融合在一起来“调侃”一下精致艺术,强化“大艺术”的精神。
∧ 
akash nihalani 
作品
∧ 
akash nihalani 
作品
∧ 
Julien de casabianca 
作品
∧ 
Julien de casabianca 
作品


中国艺术家欧飞鸿也是使用“调侃”的方式进行涂鸦,不过他更具东方色彩和“东方文化内涵”。
∧ 
欧飞鸿 
作品
∧ 
欧飞鸿 
作品


——
NO.7
——
调侃
Ridicule
调侃似乎是街头独有的“低俗”手段,其实并非这样。说到调侃我们很容易会想起昆订·塔伦蒂诺、冯小刚或者是周星驰的电影,这种大众语言实在是不难理解,但转换到不用文字语言,而是纯视觉语言就会完全不是一回事了。但当然,这离不开从讽刺式漫画的幽默中演化过来的视觉语言技巧。德国艺术家Erwin Wrum 不但是一个做变体艺术的天才雕塑家,近年他创作的“一分钟雕塑”更是把他对艺术和生活的“幽默感”发挥得淋漓尽致。摄影师Machael Wolf 的调侃方式有点像“出逃博物馆”计划,他的大芬村系列,把行画手艺人和他们抄袭的“杰作”与她们所在的创作环境并置在照片里,产生“魔幻现实主义”的化学反应。中国女艺术家段建宇的绘画作品用她独特的媚俗审美画风也把现实生活情景“调侃”得“赤裸裸”的。
∧ 
Erwin wrum 
作品
∧ 
Erwin wrum 
作品
∧ 
machael wOlf 
作品
∧ 
machael wOlf 
作品
∧ 
段建宇 
作品
∧ 
段建宇 
作品


——NO.8——
文本
Textuality


最后这两种视觉语言相对来说可能会比较难理解,因为前7者都相对地有形,而第8种“文本”和第9种“肢体语言”就显得有点摸不着头脑了。先说文本吧,文本是从语言文学延伸出来的分科,最初和艺术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可是艺术家聪明地发现,艺术的表达其实大多数是希望观众能理解艺术家的初衷,但往往过于复杂的艺术语言和隐含的信息往往令观者不明甚解,倒不如用文字表达来得直接,于是艺术家便“借用”了文本这个概念。不过我觉得有时艺术家想说的东西即使变成纯文字还是很难理解的,不是吗?这里我举出三个相对好理解的艺术家给大家参考:Robert Indiana,与其说他的作品是文本,倒不如说是“艺术字”,不过他用波普艺术的方式把文本通俗化和符号化,我认为这是比“艺术字”要高明的地方。Tracy emin, 我觉得她的表达更加直接,是什么就是什么,但这样就是艺术吗?很多人都会表示怀疑。这让我想起了最早在艺术作品上运用“文本”的艺术家马格利特杜尚,马格利特在他画了个烟斗的作品上写了一句话“Ceci n’est pas une pipe”(这不是一个烟斗),结果观众就蒙了,画家究竟在搞什么飞机,这明明就是个烟斗呀!而杜尚在“调侃”蒙娜丽莎的海报里写上“L、H、O、O、Q”意思是“Elle a chaud au cul”(她的屁股很热辣)似乎嘲笑达芬奇的性趣,同样让观众摸不清头脑。最直接的方式,反而是最摸不着头脑的!
∧ 
Robert Indiana 
作品
∧ 
Robert Indiana 
作品
∧ 
Tracy emin 
作品
∧ 
Tracy emin 
作品
∧ 
马格利特(这不是一个烟斗)
∧ 
杜尚 
作品
∧ 
杜尚 
作品


还有徐冰的“天书”借用中国(或东方)的四方字形结构来书写西方语言,更是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了,只不过他运用了一些有趣的形式感让他的“创造“似乎变得更艺术一些,然而核心的”文本“依然是无论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难以读取的,这可能就是徐冰本人对于东西语言隔阂的理解和表达。
∧ 
徐冰 作品
∧ 
徐冰 作品


——NO.9——
肢体语言
Body Language


最后一种,就是肢体语言,这是近三十年来最难被人们接受的一种艺术种类“行为艺术“的表达方式。

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这么难理解,尤其对于中国人,为什么大家都很明白武侠小说里的“无招胜有招”“手中无剑,心中有剑,无剑胜有剑”的境界,却理解不了行为艺术的造诣?艺术就非得用画笔画画,或者一种固定呈现的载体吗?阿布拉莫维奇就不用我多说了,我建议大家可以像看小说一样看看她的行为艺术的故事,我就不摊开说了。另外,Bill Viola 也是我很推崇的艺术家,虽然他把行为转化成影像艺术,但他对于肢体语言带给观众的心里感受是非常直接和震撼的。还有中国女艺术家曹斐的录像和现场表演把中国人身份就肢体表达与全球化社会背景结合起来所形成的反差也很能体现肢体语言作为一种人类共同语言的共通性。当然,艺术真正也是起到这样的作用。
∧ 
bill viola作品(片段)
∧ 
Bill Viola作品(片段)
∧ 
曹斐(片段)
∧ 
曹斐(片段)


总括这9种我认为最流行的视觉艺术语言,即使我不做任何解释,它们都会慢慢被人们接受的,只是时间的问题。因为这些艺术语言其实都是从生活中提取出来的,它们之间的相互交错,交融也是现实生活的体现。艺术语言从单一走向复杂,正如回归前的香港人已经习惯了把熟练的英语与母语的广东话混在一起讲一样,到了回归后大家必须学普通话时,又把普通话混进来,虽然有点“三不象”,但是大家都能听得懂,并形成一种新的语言。无独有偶,加拿大的魁北克也是英语和法语混合出来的结果。这个世界,有人坚持血统纯洁性,有人喜欢混合多元性又有什么好出奇和难以接受的呢?
这就是艺术的态度! 
本文作者:龙邃洋

今日福利:


9种视觉语言,目刻特精选其中三种,分别是达明·赫斯特、罗伯特·印第安纳、比尔·维奥拉,封面如下:
∧ 达明·赫斯特(DAMIEN HIRST)
∧ 罗伯特·印第安纳(Robert Indiana)


∧ 比尔·维奥拉(Bill Viola)
画册简介:分别是58页、101页、36页的三本PDF画册,高清大图,非常值得珍藏。

获取方式:熟知索要方式的朋友请按照以前的既定方式,新朋友请发邮箱和书目名称至公众号后台,不明白的,我们会逐个解释清楚,感谢朋友们的大力支持!(PS: 收到文件后请尽快下载,以免过期)

声明:此画册原始资料来自网络,仅做交流学习用,阅读后请尽快删除!

(更多精彩内容请查看公众号下拉菜单“往期精选”,“目刻福利”)

倘若人生匆匆   不妨放慢脚步
刻录美的时光   世界有我精彩
主编微信:mookme_mo
QQ:3180606279  Q群:209703766 


    关注 目刻时光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