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客问】白岩松谈教育:只要带着趣味走,就还不差

 

我们并不那么孤独,因为,在我们之前,太多人活过了,我们不是第一批出生的人类。每一批人类来到这个世界上都会彷徨、失落、失望、绝望,也都会找到生命的力量继续下去。...








2015年末,白岩松老师和胡晴舫小姐做客诚品生活苏州,从各自的“生命之书”切入,畅谈阅读体验。讲座尾声,现场观众频频向台上嘉宾发问:

关于成长、关于自由、关于理想的生活……

我们将其中部分精采问答摘录在此,与更多读者分享,也愿更多人能够通过阅读,最终抵达自由、幸福的理想生活。

请问白先生,您喜欢喝什么茶?
白岩松:我觉得在茶上没必要特别专一。一年四季,一天也可以分成四季。夏天我会喝一个月左右的绿茶,冬天更多喝红茶和普洱,平常很多时间喝岩茶和单枞茶,所以很杂。其实我觉得一天当中也有这个概念:早晨喝一杯绿茶蛮舒服,到了晚上我怕睡不着觉,所以喝熟普洱会好一点。很多中国人的最后的归宿是相似的,不管你年轻的时候喝什么,最后一步步都会走进茶的世界,大部分是这样。
成长过程中会不会有彷徨的感觉?您是怎么渡过的?
胡晴舫:我最近在读一本书,是一位法兰西学院的学士讲他去天主教的朝圣之旅。就像在座很多人不是苏州人,是从外地来的,在这里受教育、打工。你离开原来的维生系统后,没有人认得你,从银行开户、租房子等琐碎的事情都要自己做,没有人可以担保你的品格或信用。那位学士说,朝圣过程中,一个人最大的自尊其实来自于极大的自贬。天地中,你被贬到最低,被雨淋,被雷劈,走很久的路,看不到任何人,全身邋遢,像流浪汉一样,已经没人认得出他是是来自巴黎最高级学院的知识分子。你们可以拿杨照老师想象一下,整个人就像个流浪汉,身上有味道,贴身衣物两三天没有换,脚上起泡,不要说走进咖啡馆,他只要走进一个新的小镇,穿过街道时,人人都把他当流浪者对待。但是在这个时候,他反而自重自傲起来,因为他知道自己是谁,他在干什么。

回到刚刚谈的独处,一个人真正的认同不是来自于他人,而是自我认同。通过朝圣的过程,把个人的所有光环和荣耀都拿掉了,他就像一条狗一样,反而,他知道该做什么,要怎样活下去。所以,我对“我”的认知,其实就是“一条狗”一样的存在。不知是否回应到您的问题。

在社会框架下,在有这么多束缚的情况下,如何再去追求那个“我”?
胡晴舫:没错,旁边的杂音非常多。大部分时候,至少在你18岁之前,都是父母告诉你该干嘛,学校告诉你该干嘛,同龄人告诉你该干嘛。而且,很多人到了中年后,也没有白岩松老师的境界,他们还是不会喝茶,还是很紧张,只想做他们认为有用的东西。这里“有用”的概念,就是社会认同,社会认为这件事重要,所以你也认为有用。“没有用”的意思是,不要只做别人让你做的事情,有时在他人眼中没有实际效用的东西,是你自己真心想做的,那你就该去做,即使只是发呆两分钟,或者把你家的花园整理得很好,或者坐下来画一幅画、喝一杯茶。如果你内心的声音告诉你:我想做这件事,那就不要管它有用没用,把它做下去。

年轻的时候,很多问题比答案更重要。所以,要珍惜你的问题,不要急着找出答案。

杨照:我想有些年轻朋友需要一些力量支持去追求自我、抵抗噪音。补充两件事:第一,独处和寂寞不是一回事。有时,你独处,但并不寂寞。你怎样知道自己不寂寞?也许周遭没有任何一个人支持你用这种方式生活,但别忘了,为什么要读书?因为读书会让你发现,一屋子人够多人了吧?但从人类历史来说,这也是少数中的少数。你会在书里找到很多跟你一样的人——而且往往是在书中,而不是在现实里。第二,我补充一个对年轻人很重要的提醒:人生不要急着去找答案。当你彷徨,当你有问题的时候,要珍惜你的问题。因为到了我这个年纪,如果问我有没有彷徨?我会告诉你,我多么遗憾现在不彷徨了,我已经没有能力彷徨了。我很怀念,在年轻的时候,人生还有那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年轻的时候,很多问题比答案更重要。所以,要珍惜你的问题,不要急着找出答案。

白老师,我知道您办了东西联大这个学校,您平时给学生提供什么样的书单?给他们布置什么样的任务?
白岩松:我每年会招4所高校新闻系的学生11名,我带两年,现在已经第四届了。一年级的时候,我会教他们新闻与历史,二年级教他们人生与人性。举个例子,教新闻与历史的时候,我要用半年时间去打磨他们的文字。因为我觉得好多年轻人,即便已经到了研究生,也依然还不会写东西,大的词和形容词太多了,道理和意义太多了,却没有让人感动的细节,不够丰富,不敬畏文字。我经常对他们说,如果每次写作都给自己一个小小的使命,你也可以重新发明中文了,中文每天都在被发明着,只不过有的成功,有的不成功。为什么我一定要带着学生,用两个月时间去读诗、抄诗?就是为了让你学会给文字做减法,诗歌是中文中最精简的浓缩,而且在中国的诗词中,你会知道节奏是什么。可是现在很多年轻人写文章根本没有节奏,所以需要去打磨。

我很清楚将来迎接他们的,哪有那么多鲜花和掌声啊,更多是挫折、打击、平淡和理想遥不可及的距离,但只要他带着趣味走就还不差。

我的最后一堂课是在我家上一天,从喝茶讲到古典音乐,聊很多。这一天的课只有两个字叫做“趣味”,因为我要送他们走向社会了。什么是最好的礼物?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很清楚将来迎接他们的,哪有那么多鲜花和掌声啊,更多是挫折、打击、平淡和理想遥不可及的距离,但只要他带着趣味走就还不差。体验生活中细节的美好:白菜中的甜,茶里面的滋味,安静的好。刚才杨照大哥讲的那句话我非常认同,独处的时候我从没有寂寞过,觉得有一群朋友等着你约,反而在人群中却常会有孤独感。

白老师,我想问您是怎么引导孩子学会和“自己”相处的?您说,最好的领导是让下属感觉不到他的存在,如果把父亲比作领导,您是怎样让自己的孩子感觉不到父亲的存在?
白岩松:你问我怎样给儿子当个父亲,我要借鉴一句话:言传身教,身教更重要。我不会跟他直接说,你要爱读书、爱听音乐,当然我更不会说,不要上微信——这一代不可能做到,他的球队俱乐部都是在网上组成的。你无法改变这一切。

但他一回家就会看见我在看书、听音乐、喝茶。他现在几乎就睡在书里,床上摆着各种各样的书。他才18岁,已经有两个大书架了——我从来没跟他说过要读书。而且,他一开始就读武侠,把金庸全部读完之后开始找历史书看,金庸武侠小说里有很多历史背景,所以书是会找书的,他越读书越爱阅读。他是摇滚乐爱好者,我们家有无数摇滚乐CD。但随着我年岁增长,古典乐越听越多。结果,他在考高中前三天突然找我:“老爸,给我找几张你觉得能够让心情平静的古典音乐。”我给了他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听了三天,考上了他想考的高中。最重要的是,以后他只要遇到心乱的时候,就会到我这儿来翻古典音乐——这也是他主动来找的。

我儿子明年选学的大学专业是历史,多有趣啊,最初的缘起居然跟那套武侠小说有关。孩子想读什么就让他读吧,他会自己慢慢走向最好的境界。

我经常出差,但不是说因此就感受到爸爸不存在了。有一种更大的“感受不到”,就是你不必天天直接拎着他的耳朵:你要做这个、要做那个。最后告诉你们,我儿子明年选学的大学专业是历史,多有趣啊,最初的缘起居然跟那套武侠小说有关。孩子想读什么就让他读吧,他会自己慢慢走向最好的境界。

如果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享受独处,并且觉得和身边的人越来越脱节,而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那接下来要怎样继续呢?这是我的困惑。
胡晴舫:我认为所有年轻人都经历过一段时间,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排斥你,跟你对立。我相信,很多人在年轻时,或多或少都有过死亡的念头——那是在寻找自我,“彷徨”其实是一种年轻的特权。因为你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还没想到一种跟自己的相处之道。在这种状况下,你会想接触世界,但发现世界并不一定会按照你所希望的方式对待你。这当中会有一种落差:世界认识到的你和你期待自己达到的境界。这中间确实有一种沮丧、失望,包括对世界、对自己的失望。

那么,为什么阅读会帮助我们?因为,这些书看似是知识,其实不仅是知识,而是人类社会的积累。我们并不那么孤独,因为,在我们之前,太多人活过了,我们不是第一批出生的人类。每一批人类来到这个世界上都会彷徨、失落、失望、绝望,也都会找到生命的力量继续下去。我们读历史上那些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其实就算不知道好像也没事儿,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读历史?就是要知道其他人类犯过什么错误、做对过什么事情,我们就不用再去经历那些惨痛的经验,也可以知道自己要走的人生道路。文学也是一样,透过想象力,我们本来无法经历的生活和世界,也会变成内在的力量和智慧。
杨照老师曾说您向往的生活状态是“充满活力、亲情相伴”。请问,各位现在向往的生活状态是像老子那样的吗?
白岩松:你问我最喜欢的生活方式,就是自由的生活方式。想吃吃、想睡睡,但我也经常做不到。的确,我现在给自己的限制越来越少。比如抽烟,有人问,你抽烟吗?我好像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偶尔会抽一两支,但又十几天不抽。因此,我也不必戒了它,不必那么决绝,这里反而有一种自由。比如,出去开会,我的一位老大哥抽烟,每次到茶歇的时候都说,岩松,跟我出去抽根烟。这个时候,我抽的不是烟,而是陪伴。如果你戒了,他似乎就不好意思叫你出来,也就失去了这种陪伴。

这么小的事情里就有某种自由。如果你给自己的限定太多,就会寸步难行。因此,我最喜欢的方式就是什么都不过分,在这中间找到某种自由。这种生活方式是我喜欢的,但喜欢不意味着能做到。

嘉宾丨白岩松╳胡晴舫

主持 | 杨照

2015.12.12(六)

诚品生活苏州 3F eslite Forum



    关注 诚品eslite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