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新疆地区奶业发展报告

 

余雄,邹阿玲,葛建军,邵伟,黄锡霞(新疆农业大学,乌鲁木齐,中国,830052)一、基本情况(奶业政策...

 余 雄,邹阿玲,葛建军,邵 伟,黄锡霞
(新疆农业大学,乌鲁木齐,中国,830052)


一、基本情况(奶业政策、存栏量、生产水平、养殖模式、生鲜乳监管情况、乳产品加工情况等)

1.概况

2015年新疆政府在资金、用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推动了我区奶牛养殖业的发展。

截止到2015年末,全区良种及改良奶牛存栏达263万头,年牛奶产量达208万吨,500头以上奶牛场和养殖小区近200多个。以天山北坡、伊犁河谷、焉耆盆地为主要的奶牛产业带已基本形成。奶牛养殖业已成为我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到2015年末,全区奶牛养殖业产值约占到畜牧业产值的36.73%左右;全区农牧民奶牛养殖人均收入达627元。

2.奶业政策

2015年3月,新疆畜牧厅发布了《自治区2015年畜牧业工作要点及任务分工》,文件主要内容如下:

引导扶持奶业稳定健康发展。全面落实奶牛良种补贴、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和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等扶持政策,引导发展奶牛适度规模养殖。继续做好“学生饮用奶计划”推广工作,强化学生饮用奶生产企业和奶源基地监管。认真组织实施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项目和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实验室改扩建项目,加快基层奶业协会建设,积极开展奶业技术服务。建立完善生鲜乳第三方检测制度。协调出台《自治区散装生鲜乳销售管理办法》。

加强畜牧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按照《畜牧厅畜牧业信息化应用推进年实施方案》,以提高信息化应用能力建设为核心,以畜牧业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地州推广和应用技术培训为重点,以畜牧业综合信息平台和畜牧厅内网OA办公系统建设为保障,以探索建立信息化应用长效机制为目标,认真组织实施“畜牧厅畜牧业信息化应用推进年”活动,进一步提升畜牧系统信息化应用水平。

2015年6月,为了规范奶业生产经营秩序,保证乳品质量安全,维护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自治区奶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务院《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自治区出台“自治区散装生鲜乳销售管理办法”,对散装生鲜乳销售行为进行了规范,保障了乳品安全。

二、奶业发展重要进展

1.逐步建立环境友好型牧场

通过体系和新疆地区畜牧厅的技术推广和示范,已经在喀什地区、伊犁河谷地区和乌昌地区建立起3个大型粪污处理中心,同时按照环境友好型牧场的要求,在牧场周边进行绿化屏蔽工作。

目前已经完成了6个牛场的改造工作,这些改造后的牛场,粪污用于发酵发电,沼渣用于还田,正在开发配套的有机肥生产基地。

2.依托体系饲草料资源数据库,合理布局饲草料生产基地

2015年新疆依托体系建立的饲草料资源数据库指导作用,以天山北坡、伊犁河谷、塔额盆地、焉耆盆地以及额尔齐斯河流域为重点的奶牛产业带和以天山北坡、伊犁河谷、塔额盆地、焉耆盆地、阿勒泰山南坡、吐鲁番盆地为重点优质牧草产业带,重点扶持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生产基础好、设施条件完备、在增加苜蓿产量和提高苜蓿质量方面具有示范、带动和推广作用的生产基地,逐步建立健全牧草产业带区域内新型的苜蓿饲草产业体系,示范片区苜蓿年亩产达到800公斤以上(新开发地、中低产改造田项目实施第一年苜蓿单产达500公斤以上),苜蓿草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2级以上,粗蛋白含量达到18%以上,相对饲用价值达到125%以上。初步满足新疆地区优质饲草料资源供给。

3.良种水平不断提高

通过实施奶牛优质冻精全额补助、良种后备母牛补助等优惠政策,加速品种改良,改善结构,优化品种,奶牛单产和整体效益得到提高。

目前,全区已建成区、地、县、乡四级畜禽改良推广机构954个,奶牛良种繁育场11个,开设人工配种站3 000余座;年生产种公牛1 000头、供种冻精218.2万剂;奶牛良种率达65.3%。

4.安全监管逐步加强

新疆从构建奶站运营管理新秩序,提高奶站机械化水平,建立质量安全监督长效机制,规范奶农生产行为等方面入手,推动各地实现生鲜乳生产收购规范化管理。已初步建立区、地、县、乡四级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检测网络。

5.奶业合作社蓬勃发展

新疆奶业奶农合作社发展较为迅速,新疆地区累计建成奶农专业合作社 812 个,托牛所 449 家,奶农专业合作联社89 家。同时新疆地区奶业合作社出现以企业领头,聚集奶农建立和发展奶业合作社。经过技术培训及引进良种,合作社养殖户的奶牛产奶量平均单产提高到5.6 t。使用优质奶牛冻精冷配后,新生的犊牛都是良种奶牛,奶牛品种质量得到改良和提升。同时企业得到了优质稳定的奶源。“五统一”的管理方式使得以往掺假造假现象消除了,实现了“人不触奶、奶不露天、封闭储运”的生鲜乳收购运输方式,达到优质鲜奶标准,优质的奶源生产也确保了优质的奶产品,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得以提高;银行向农户贷款有所增加;通过公司的担保与合作社的反担保机制,银行向农户放贷的风险下降,增加了对合作社成员的放贷量,实现了银行和农户的双赢。

三、奶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1.奶源基地建设相对落后

没有保质保量的奶源供应, 乳品加工企业就没有可持续生产的能力。良好的奶源基地能够向乳品企业提供优质牛奶, 在奶源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能首先解决乳品企业生产原料, 使企业乳产品加工链不因奶源回收困难而断裂。在新疆, 蒙牛、 西域春、 盖瑞等大型乳品企业建有自己的奶源基地, 有较为规范化、 规模化的奶源生产体系。但还有很多小型乳品生产企业在奶源供给上遇到困难, 牛奶数量供应没有保障, 牛奶质量难以把控, 造成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降低受奶源紧缺和有关政策的影响, 乳品加工企业在全国, 特别是大型乳品加工企业, 都加大自有奶源基地建设投入。

2.乳牛品质较差,单产低

虽然新疆地区乳牛年单产较以前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同全国相比,新疆乳牛平均年单产仅相当于全国乳牛平均年单产的 60%左右。 造成这一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新疆乳牛品质整体较差,新疆荷斯坦、西门塔尔等良种奶牛所占的比重远低于内地其他奶业发达地区,新疆80% 以上的奶牛是新疆褐牛及其改良牛,新疆褐牛是新疆自行培育的乳肉兼用型牛,抗逆性强,适于在山区牧区半农半牧区饲养,泌乳期短,平均年产奶量只有 1t 左右, 且其产奶量受自然条件,特别是天然草场水草丰欠程度的影响很大,泌乳期主要在 5-9 月,泌乳天数 150 天左右,远远低于荷斯坦奶牛等优质奶牛平均 300 天的泌乳期。

此外,饲养管理的水平低,奶农科技知识匮乏, 缺乏草料的合理搭配知识,防疫意识落后,缺少专业的畜牧技术服务人员, 从事奶牛养殖人员素质低,小规模饲养为主也是造成新疆奶牛单产低的重要原因。

3.奶产业人才短缺

牛场发展的速度取决于员工队伍的素质与稳定。目前由于奶牛养殖利润微薄,无法吸引和留住人才。在本身利薄的奶牛养殖企业中,缺乏畜牧兽医这些技术人员是每一个牛场都要面对的突出难题。

而随着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技术的不断推进,现有工人的水平已经不能满足牛场发展的需求。如何建立奖励机制、增加技术人员收入,吸引高层次人才进入畜牧业一直是奶牛养殖水平不高的制约因素之一。

四、目前采取的解决办法

1.加强奶源基地建设

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相关规定,加强和规范奶源基地建设。乳品加工企业应该按照规定建立自有奶源基地,并达到规定的比例,提高奶源供应的稳定性和乳品质量的安全性。对乳品加工企业自建奶源基地,应该在金融政策及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不同养殖模式共同发展, 加快奶源基地建设破解奶业发展突出矛盾, 首先加强奶源基地建设。发展规模化、 现代化的大中型奶牛场是解决牛奶供求矛盾的主要办法, 把建设大规模、 高水平的奶牛生产基地作为提高奶业市场竞争力的基础, 推进基地规模化、 专业化和标准化建设发展。在新疆, 鼓励发展大中型奶牛场建设的同时, 加大对家庭农场的扶持力度, 以家庭经营为单位, 配套饲草料地建设, 加快家庭农场奶牛养殖业的发展。规模化、 现代化奶牛养殖场与家庭农场养殖模式相结合, 促进新疆奶源基地建设的多样化, 保障乳品加工企业的奶源供应

2.加强养殖人才的培养工作

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进一步完善区内大专院校畜牧业相关学科建设。从课程设计、专业设计及教学手段等方面实施畜牧兽医教育改革。适应现代农业科技与相关学科日益交融的特点,扩大课程设置范围,根据市场经济对人才的多方面要求,改造传统专业,拓宽专业口径。

五、下一步工作思路

1.开展乳产品深加工, 实现产品多样化

目前全区有乳制品加工企业55家, 年加工能力约243万t。主要产品以生产大包装奶粉为主, 约占69%。2013 年全区审核发证的生鲜乳收购站 301个, 其中机械化挤奶站216个, 占奶站总数的72%。

随着近年来奶牛养殖业快速发展, 我区乳品加工得到长足发展。伴随着奶牛良种化的提高, 在奶牛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养殖管理水平逐年提高的情况下,鲜奶供应量随着市场的发展逐渐增加。在鲜奶供大于求的情况下, 开发乳粉加工以消耗更多的生鲜乳,生产婴幼儿奶粉、 乳清类产品、 干酪类产品等丰富乳品市场供应, 增加乳品企业和家庭农场养殖奶牛的经济收入

2.加快培育发展行业合作组织,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合作组织应相对独立,金融机构应当加大对合作组织在资金方面的支持力度,使合作组织在维护奶农利益、协调利益分配、加强产销对接、提供技术服务等方面应充分发挥作用,促进乳品加工企业与养殖场结成稳定的产销关系和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3.创新规模化养殖生产机制,全面完善养殖产业链条

应鼓励、引导奶牛养殖大户通过合伙、股份合作、股份制等形式进行集中化、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生产;引导帮助有条件的奶牛规模养殖户向饲料生产、配种、销售和加工(屠宰)等业务延伸,或与相关的上下游企业签订长期供应合同或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产销中的作用,实现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使广大养殖户快速得到养殖的高效益,推动养殖产业不断循环发展;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帮助申报区级或国家级龙头企业,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从而更好地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通过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周边小规模养殖发展,形成规模养殖示范效应,推动养殖产业化建设进程。

4.加快科技引导作用,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

应采取舆论宣传、技术培训等多种方式,大力推广良种和新的养殖技术,重点加强对规模场(户)主的养殖技术和疫病防控技术的培训工作,实施科学选址、规划、设计、建设,大力发展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配合治理养殖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新疆生态环境极为脆弱,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恶劣。因此,应立足长远,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大面积植树种草、退耕还草、种草养畜、牛羊圈养,有效解决农牧、林牧矛盾,发展生态畜牧业,实现草畜平衡,加快畜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环境与生产发展相协调。


    关注 冠鹏饲料科技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