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巴日记 在这个小村,有种比静还静的诱惑

 

“叶巴”,在当地的藏话里有鲜花怒放的意思,的确,远远地看上去,叶巴在怒江边上,就像一朵盛开的鲜花。...



叶巴日记



“叶巴”,在当地的藏话里有鲜花怒放的意思,的确,远远地看上去,叶巴在怒江边上,就像一朵盛开的鲜花。

叶巴是西藏东部怒江中游的一个江边小山村,属昌都地区八宿县林卡乡,我们初到这里的时候,公路尚未通到村子里,在五六公里远的山坡上望去,叶巴环绕在郁郁葱葱的绿色之中,静静地安卧在蜿蜒的怒江边上,说不出的安详、静谧。
初到叶巴
我们一行是前往叶巴驻村的。

在等待拉行李、生活物资的车辆到达时,天已擦黑了。收拢大伙相跟着送行的乡书记、乡长进了村,摸到一家叫群培的村医家里,他家房子很大,还开着一个小卖部和一家录像厅,是村里人们聚集的地方,在他们家的二楼,老式的、不高级的手机在某个特定的位置还有信号,可以说是全村的“经济中心”了。在中间有四根柱子、七八十平米的屋子里安顿下来,才算嘘了一口气,至于村庄是什么样子,全然没有印象。
从林卡乡到村子的山路难行。

次日早晨,告别了送行的乡书记、乡长,由几个村干部引领着,沿山道上行几百米,到了村“政治中心”——村委会。说是村委会,其实没有使用,土坯夯成的大门被几根木头封着,搬开木头,见五间曲尺型的平房,便是村委会了,是近年全县给各村统一安排修建的,大概是空无一物,所以村干部们也无法在此处理公务。

这就是我们将要生活工作的“家”了。

夜里,躺在空旷的屋子的一角,听着隐隐传来的怒江流水声,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城市的喧嚣呀、五味杂陈呀、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呀,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偶尔,隔壁村民夏多家里的小犏牛吃草时脖子下的铃铎传来一两下响声,在流水的节奏里点缀一些音符,真静啊,比静还静,没有想这样的一年对我们将意味什么,只是,很享受。
夏多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妇女,看上去更老,身体也不好。她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儿子叫桑珠,是村里最年轻的党员,在我们没来的时候,他们母子俩负责照看村委会,兼使用,桑珠住着一间,另外的几间,铺满了红红的“斯宾”,是当地特产的颜色红艳味道暴躁的辣椒,远近闻名。我们入住后,给桑珠留了一间睡觉,夏多也把她的“斯宾”们请到了那里,此后,我们不时便会领教到夏多用它做成的辣椒面,的确名不虚传。在入村最初的日子里,我们的烧柴都是桑珠劈好的,整齐地码在墙角。

最初的日子,除了夏多一家和几位村干部面熟,所有的人我们都叫不出名字,语言的巨大差异也使我们难以交流,因此,当川流不息的群众送来他们黄黄的、汁多味甜的苹果,黑不溜秋、长相不佳酸甜可口据说还有减肥功效的藏梨干、油性很大的核桃以及花椒、辣椒等等礼物的时候,我们只能挂一脸傻笑,拿出那些被无法降解的塑料包装得花里胡哨华而不实的糖果点心给他们还礼,因为,他们不要钱,这只能是不十分妥帖但唯一的方式了,渐渐地,我们这里就成了土特产的展览馆,干杂果品的杂货铺,有好吃的队员,整天嘴里就不闲着,到了最后腮帮子痛。

从拉萨确定人员、动员、准备,忙忙叨叨,到一路下来的陌生、新鲜、不安,到相对安顿下来,便已经经历了一个时间空间的巨大反差,有惶惑的、有安之若素的、也有想卷铺盖卷回家的,于我而言,这样的一种生活,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且不说要为村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实事,就是在这未知的一年自己会经历些什么,也是一种巨大的诱惑啊。
最高的“酒吧”


进入农历五月底,到了采挖虫草的季节,我们工作队和乡政府共同组成的工作组驻守在色巴山上的夏季牧场。

这片夏季牧场主要是属于普龙村的,采挖虫草在周边的山顶草甸上,因为紧邻公路,这里成了虫草的交易中心,有几个村民搭起的帐篷商店在这里卖各类杂物,饮料酒水。

今年天旱,刚上山的时候,已经持续没有下雨,早上山的老乡有的一天挖一两根虫草,有的干脆颗粒无收,纷纷打点下山去了。据说几个村的老百姓合起来请附近色巴寺的喇嘛求雨,作法的喇嘛说了,让山上那些花花绿绿的人都下去,不然法术不灵。于是,在刚刚热闹几天之后,山里又清静了下来,到了最后,只剩下山上开商店的几个人和我们。
早上六点来钟,天刚刚放亮,森林里的各种鸟就开始放歌,其中有一种叫声奇特,我们叫它“慢慢鸟”,它的叫声极像藏语的“等一会呀”。“滴子咕呀—,”它这样长声夭夭的每天叫我们起床,这时,对面林子里的一群猴子就会到我们住地下面的农田偷青稞种子吃,那是老乡刚刚种下预备收割后做饲料的。看猴子们的嬉戏打闹,是每天的第一个节目。然后趁着牲畜们还没有饮水之前先去水塘打来清水,用柏枝生火烧茶,柏树枝烧出的茶饭,散发着一种特殊的香味,就着山顶初起的晨曦,喝着带有柏枝香味的酥油茶,还真是难得的宁静。看东边怒江山脉中云起云飞,但始终不成气候,成不了降雨,我们就打趣:那喇嘛人工降雨的法力还是有限,如果换上土火箭,效果肯定更明显。

如果要打电话,从住处沿尚未完工的通往帕东村的公路南行五公里左右,有一处有移动信号的山坡,闲来无事的时候,散步前往,连接与外界的联系,有一种奇特的感觉,那就是别人找不着我们,而我们想抓住任何人,十分容易。
山上无所事事,就把一起上来的乡长他们轮换下去,临行前夜,商店主人和一些没有下山的老乡点起篝火给乡长他们送行,喝酒、唱歌、跳弦子,山上到处散落的枯枝在空地架上熊熊的点起来,在山下可没有这样的奢侈。老乡拿出自家酿的荞麦酒,醇厚而后劲十足,那天晚上,大家都喝多了。

有一天,县领导来看望慰问,带来了极品的昌都雪花啤酒,晚饭过后,几个人收拾折叠桌子,拿出瓜子花生,在朦胧的新月下,在住地二层的平台上,俯瞰对面的森林和远方的群山,突然冒出一个念头,这真是世界上最高最美的酒吧,和着mp3的音乐声,呷着啤酒,听松涛阵阵,看鸟过无影,是人生不可多得的享受。在喝酒漫谈时就遐想,如果有一天,旅游的线路延伸到了这里,一定在这个地方开一家酒吧,不要灯光,不安音响,只要这清风明月和阵阵松涛,和看饮者从容平和的心境……
怒江奇石


大江多奇石。

开头,我们没什么见识,见着什么都好,七七八八捡回不少,都堆在村委会的院子里,犹如施工工地,后来慢慢有了些心得,能分出些好赖了。有一次队员德庆捡到一块,大若鸡蛋,看上去很平常,但在晚上打着手电照,是半透明的,很有些奇特。这事不知怎么就传到了村民的耳朵里,越传越神,说是颗夜明珠,是村里的保护神阿乌萨瑟的宝贝,被工作队捡走了,沸沸扬扬。阿乌萨瑟是村里很受人敬仰的神山,阿乌是老奶奶的意思,把老奶奶的宝贝捡走,那还得了。我们赶紧告诉德庆千万送回去,要不麻烦大了。德庆半开玩笑地说:这是神山奶奶送给我的礼物哩。再一次,丹巴在路边发现一个,状如男性生殖器,体量巨大,他请村里力气最大的群增背回来,后来用棉被包裹了带回拉萨,声称要卖给某个生殖崇拜的教派,先雄赳赳地在他家院子里立着,后来被他夫人数落一顿,才找了块背静之地安置,不知后来下落如何。
久而久之,发现日多,有酷似海豚的,有状若桃花的,有像一条飞龙盘踞的,至于纹路奇特、质地细密、模样古怪的,五花八门,村委会成了奇石展览馆。队员达瓦年轻,身强力壮,喜欢那些个头大的,有一次捡到一个纹路丰富石质细腻的,爱不释手,专门泡在水里,一天看好几遍,一日,不小心把洗碗剩下的水倒了进去,第二天看那石头,油迹斑斑,毁了容了,达瓦又是用开水烫,又是洗洁精洗,折腾三五日没有效果,经常蹲在那里看着那块石头痛惜。
捡石头的风气流传到了临近村子的工作队,但他们都不靠江边,优势不大,一次,叶巴普龙尼巴三个工作队聚会,我们在路边捡到一个,带到聚会地点的小溪边,聚会到半,尼巴的一位队员到小溪边洗手,满脸喜色地回来,神秘地说:有缘呀有缘,你们猜我找到了什么?我们当即明白了几分,讥笑他:有个屁缘,那是我们捡的。不过,既然有缘的话都说了,还是送给了他。
叶巴的怒江石还有一个特点,彩石居多,大概是不同的矿物质含量很高的缘故。这里的彩石五色斑斓、图案丰富,极像那些抽象派大师的作品,现代派气味十足。工作队设想,有朝一日,在林卡乡临近318国道的路口搭一个简易的棚子,上书大大的“怒江奇石”几个字,号召村里的年轻人没事别到村口晒太阳,而是到江边去找石头,找到后就拿到这家“怒江奇石”商店寄卖,让那些躺在江边千百年的石头走出来,去碰那些有缘人,说不定也是一条增加现金收入的路子呢。

(本文摘自《西藏人文地理》,原文有删减,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二维码)

相关阅读

珊瑚,给西藏赋予了这么多的色彩和寓意

古老而神秘的雍仲符号“卍”或 “卐”

摄影师故事 | 吕宇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逐的闪电

360°VR西藏美景成群来袭,你还能hold住?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西藏人文地理》5月刊,带您触摸西藏的心跳和温度。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以在微店订购2017年的杂志啦!


    关注 西藏人文地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