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董卿首谈儿子:爱他,就和他一起成长

 

2017年,43岁的董卿从春晚上的口红色号,到《中国诗词大会》上的妙语连珠,再到她担任制作人和主持人的《朗读...



2017年,43岁的董卿从春晚上的口红色号,到《中国诗词大会》上的妙语连珠,再到她担任制作人和主持人的《朗读者》大火,这一年,是她最幸运也是最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人们为她贴上了才女的标签,被她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温婉气质所深深吸引。

然而,在央视节目的《面对面》里,我们看到了另一个角色的董卿。



一袭浅蓝色衬衫,一抹淡淡的笑容,是那种做了母亲的女人才特有的温柔。

董卿曾在事业巅峰时选择离开舞台,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去美国南加州大学进修。2015年7月,董卿结束访问学者的身份从美国回到央视,复出的她多了另外一个身份——母亲。

王宁问她:“为何在这个时侯做了母亲?”

她说,人到了一定年龄,很多事情不能再拖了,不然就永远失去这个机会了,人对“永远”这个词是有敬畏的。

那个时候的她,拥有了事业和美好的爱情,她渴望成为一名母亲,渴望迎来自己人生中最最重要的角色转变。

刚生下孩子的那一年,她是个极度迷茫的妈妈,生活的重心一下子就全部都变了,做任何事情都要首先考虑孩子,每天都要围着孩子团团转。

她需要平衡,因为她不甘愿做全职妈妈,更不希望孩子的世界只有她,也不希望自已的世界只有孩子。

董卿说,是朋友讲的一句话,让她醍醐灌顶。朋友告诉她,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很简单,你只要自己先成为那样的人就可以了。

在想清楚一切之后,董卿开始规划自己生子之后的事业发展。

一方面,她不想放弃自己继续成长的机会,不想因为孩子而变得止步不前;另一方面,她觉得自己也应该努力变得更好。

孩子也成了她新的动力。她说,我应该很努力把自己变得更好,让他在未来真正懂得的时侯,对我有爱、有尊敬。

董卿说,她在生子后回到央视,开始着手准备《朗读者》。不仅仅是以主持人的身份,而是作为节目的制作人挑起了大梁。

即使是同一个节目,从主持人到制作人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角色。这一次,新的节目新的角色,所有的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她说,就好像“我当了21年主持人,而今仿佛回到了起点。“

她努力又坚韧。

有人问她为什么如此地拼命,她笑着说:“我要继续成长,我不想因为他变得止步不前了。”

董卿在生子后面临的职场挑战,显然比大多数的新手妈妈都更具挑战。但她还是兼顾好了职业女性和新妈妈这两个角色,兼顾的秘诀,是做好平衡。

董卿说,她必须在自己和孩子的世界里拿捏一种平衡的分寸,既不能“我的世界只有我”,也不能“我的世界只有他”。

自己的独立身份和孩子的角色同时融汇在自己的生活之中,是妈妈的同时,也是一个向往美好生活的小女人。这是一种人生的智慧,也是为人父母的必修课。

访谈中讲的那句话:“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很简单,你自己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换句话说,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言传身教有着潜移默化的力量,一位好母亲抵上一百个教师,因为做母亲的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孩子的一生。



你希望孩子热爱阅读,那很简单,你自己得先热爱读书,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书香的生活环境,而不是一边自己回家就躺在沙发上玩手机,一边大声怒吼只知打游戏而不去读书的孩子;

你希望孩子热爱运动交友广泛,那很简单,你可以带孩子去爬山去打球,或者自己保持健身的习惯,而不是一下班就窝在家里越吃越肥;

你希望孩子将来懂得如何爱人、家庭美满,那你就先好好去关爱自己的爱人,让孩子在你身上学会如何爱别人如何照顾别人,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爸爸爱妈妈。



其实,你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与孩子一起慢慢成长的过程。

柴静就说了,什么是幸福?进步就是幸福。接下来几十年要做的,就只是让自己从愚昧中一点一点解脱出来,这样,你既成全了自己的成长,又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孩子。

成长是一件伟大的事情。

它从无到有,从简到繁,这过程中藏着孩子成长的美妙和母亲付出的艰辛。

希望孩子好好成长也很简单,只要家长不要放弃对自己的成长就好了。

就像作家阿瑟,克拉克的墓志铭:“我永远都没有长大,但我永远都没有停止生长。

这样的母亲,才不会丢掉自己原本的生活,才能够做到真正的言传身教。

来源丨网络

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品格周刊
阅读塑造品格 品格决定命运

微信公众号:pgzk84547776

品格成长家长QQ群:260381819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品格周刊


    关注 品格周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