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父母 你除了年龄之外,其他一无是处

 

亲爱的父母,孩子是你的影子。...







生活中,常会遇见这样的场景:一个父亲或者母亲,坐着那里,或者两手叉腰站在那里,言辞激烈,咄咄逼人,面前是低眉顺眼的孩子,恭顺恭从,稍有辩解和争议,父母便会雷霆大怒,甚至动手动武,拳打脚踢,孩子哭声不断,父母也是心有伤痕,怨恨日深,两情不相悦,两情结成恨。

可以想象许多年之后,当父母逐渐老去,孩子逐渐长大之后,场景的角色会发生变化,咄咄逼人、大发雷霆者不再是父母,而是孩子,低眉顺眼者不再是孩子,而是父母。角色在时间的流逝中发生了互换,为什么会这样?

这就是教育的力量,是根深蒂固的家庭教育的影响。

当父母面对孩子失去了耐心之后,若干年之后孩子也会对父母不耐烦,这不是报复,而是教育潜移默化的深藏于时间中的力量。

电影《飞越老人院》中有一则这样的小故事:

有那么一对父子,父亲老了,和儿子坐在大树下的一条凳子上,儿子看着报,父亲就问他,“那树上是什么?”

儿子说:“那是麻雀”。

过了一会儿,父亲又问他:“树上是什么呀?”

儿子有些不耐烦了,“那是麻雀!”

第三次,父亲又问儿子,“这个树上都是些什么呀?”

这回儿子把报纸一扔,生气了,“你是不是有病啊,我都告诉你了,那是麻雀!”

父亲掏出一本日记,对儿子说,“你三岁的时候我抱着你,也坐在这,你问我那树上是什么呀?我说那是麻雀,你又问我,那树上是什么呀?一连问了我几十遍,每次我都高兴的不得了,我都不厌其烦的回答说,那叫麻雀,会飞的小麻雀。”

儿子听完后哭了。

故事很感人,很动人,父亲很有耐心,父亲的话唤醒了孩子心中隐藏的过往的父亲对他的教育。假如父亲在孩子小时候没有这样教育过,那么孩子可能不会哭,而是针锋相对的说,小时候你就是这样告诉我的,就是这样影响我的。
其实,有时候,为人父母者,应该想想这样的问题,虽然极端,却也深刻:你除了年龄之外,其他一无是处。

即使如此,你还不自知;或者你说你自知,但是却还在孩子身上想看到你想要的未来,你想要实现的愿景。你没有读好书,你希望孩子好好读书,你没有做好人,希望孩子好好做人,你没有孝顺自己的父母,希望孩子做孝顺父母的人,你……其实,你还是不自知。

想到有那么一个笑话:孩子成绩不好, 被父母骂是笨鸟,孩子不服气的说,世上笨鸟有三种,一种是先飞的,一种是嫌累不飞的,父母问:那第三种呢?孩子说:这种最讨厌,自己飞不起来,就在窝里下个蛋,要下一代使劲飞。

虽然是笑话,可是仔细想想,何尝没有道理呢?你一无是处,要求孩子无所不知。你飞不起来,要求孩子飞得更高。你深知世事艰难,可你却不与时俱进。你让孩子树立远大理想,你却颓废萎靡,糊涂度日。
身为父母,你永远是孩子的榜样,父亲是一座山,母亲是一条河。山应该是青山,水应该是绿水,而不应该是穷山恶水,穷山恶水自然出刁民,青山绿水,孩子的素养自然山清水秀。

身为父母,你可以穷物质,但是你不能乏精神;你可以贫生命,但是你不能贱生命;你可以没有知识,但是你不能没有信仰;你可以没有方向,但是不能没有希望。

身为父母,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先要朝那个方向去努力,用你的行动证明你曾努力过,让孩子知道你的努力,知道你是一个成功的失败者。否则,孩子会始终认为你一无是处。会认为:

你除了年龄之外,其他一无是处。



关注教育,关注生活。
 每一天都是崭新的。
 欢迎关注,欢迎分享。
 


    关注 一个人的村庄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