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黄河泥,黄河澄泥砚

 

千年黄河泥,黄河澄泥砚...

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工作中,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工作中,认定的非遗的标准是由父子(家庭)、或师徒、或学堂等形式传承三代以上,传承时间超过100年,且要求谱系清楚、明确。




澄泥砚产于豫西黄河岸边诸地,以制作工艺独特称着于世,为中国历史四大名砚之一。与端、歙、洮砚齐名,史称“三石一陶”。






澄泥砚以沉淀千年黄河渍泥为原料,经特殊炉火烧炼而成,因此澄泥砚质地细腻,犹如婴儿皮肤一般,而且具有贮水不涸,历寒不冰,发墨而不损毫,滋润胜水可与石质佳砚相媲美的特点,因此前人多有赞誉。澄泥砚由于原料来源不同、烧制时间不同,具有鳝鱼黄、蟹壳青、绿豆砂、玫瑰紫等不同颜色。澄泥砚一般注重图案,讲究造型,器物线条凝练。




澄泥砚质坚耐磨,观若碧玉,抚若童肌,储墨不涸,积墨不腐,厉寒不冰,呵气可研,不伤笔,不损毫,倍受历代帝王、文人雅士所推崇,唐宋皆为贡品。




黄河澄泥砚

唐宋

澄泥砚质坚耐磨,观若碧玉,抚若童肌,储墨不涸,积墨不腐,厉寒不冰,呵气可研,不伤笔,不损毫,倍受历代帝王、文人雅士所推崇,唐宋皆为贡品。

魏晋南北朝




黄河澄泥砚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发展很快,对砚的需求量大增,这就使澄泥砚有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空间。所以,魏晋以后,澄泥砚的制作科技和工艺装饰有了很大的发展。三国时曹操建造铜雀台的瓦是用澄泥做的。

唐代




澄泥砚始于汉,盛于唐宋,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最早产地却莫衷一是,澄泥砚质地细腻,坚实厚古,形制多样,窑变奇幻,为历代文人学士所珍爱。唐代经济高度发展,书法大行,促进了澄泥砚工艺的进一步发展,是澄泥砚的成熟期。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在《瘗砚史》文中说:“土乎成质,陶乎成器,砚乎研乎,与瓦砾异。”宋代欧阳修在其《砚谱》中记载:“虢州澄泥,唐人品砚以为第一,今人罕用”。

宋代




宋代澄泥砚,修泥简约大气,自内而外蕴含儒雅之韵,柔美但不失刚劲,故有“宋形”之称。因此鉴别宋代澄泥砚的关键在于“观其形”,细细体会便可感受到宋人运刀所流露出的文人气息。

元代




元代澄泥砚由于受蒙古族草原文化影响,一改宋形之雅,外形古拙厚重,展现出游牧民族粗犷的风格。如元蝉形澄泥砚,体积硕大,造型浑圆粗犷,好似蒙古力士一般,与宋代蝉砚比较,显得有些“野蛮”,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明代




明代澄泥砚泥质最优,最为坚密,各类金沙药粉的配比运用已是炉火纯青。其修泥风格也逐渐由元代的“野蛮”转变为“雄健”,既得雅致,又见肃穆。

清代




清代《砚小史》云:“澄泥之最上者为鳝鱼黄、黄质黑章名鳝鱼,黄者色若鳝鱼之背,又称鳝肚黄,较细腻发墨,用一匙之水,经旬不涸,一窿之墨,盛暑不干。”其次是绿砂,又叫茶叶末,蟹壳青较硬。又次为玫瑰紫。





古人制作澄泥砚的工序,每一步都极其规范,繁复得让现代人都难免吃惊。首先是黄河原泥的取得。将缝好的绢袋放置于水中,袋口迎浪张开,过袋之浪,吞吞吐吐,水流走,泥留下,如此二三年后,绢袋中的泥越来越细,方可取泥制砚。随后,还要经过再沉淀、摔泥制坯、修整雕刻、抛光打磨、墨蜡熏蒸,最后才进窑烧制。整个生产过程多达几十道工序。



上乘的澄泥砚之所以一砚难求,关键在于它的品质。一是质地坚硬,耐磨持久 。二是发墨快,且不渗水。三是色彩奇。澄泥砚的颜色纯正、大方,它的“五光十色”是其他名砚所没有的。四是雕刻绝美。澄泥砚造型生动,雕工讲究,飞禽走兽,花鸟鱼虫无一不是澄泥砚的创作对象。圆雕、浮雕、透雕、线刻技法融汇于一方澄泥砚中,“其形小则柔美玲珑,大则敦厚气派,摹人则清秀俊雅,状物则灵动华丽。”



澄泥砚出于陶,而胜于瓷,华于玉,扣之若镏金声,视之光彩照人。此砚硬度高,研墨快,研出的墨汁细腻均匀。若用嘴哈上一口气,砚面上留下一层水蒸气始终渗不进砚台,直至蒸发全无,堪称砚中一绝。故其不仅备受文人墨客的钟爱,而堪称华夏文化的瑰宝。





月是故乡明,
饼是老月饼。
你还记得有多久没回家了吗?

停下匆忙的脚步,

中秋节,带上老月饼回家看看吧!

非遗城中秋老月饼定制,欢迎联系我们……





记得分享给你的小伙伴们喔↓↓↓


---------------------------------------------





    关注 非遗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