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版画之“门神”的演进

 

尊奉门神的风俗始于商代,当时的门神并没有具体的人物形象和名讳,只是泛言门之神...



尊奉门神的风俗始于商代,当时的门神并没有具体的人物形象和名讳,只是泛言门之神,到春秋战国才开始有具体的人物形象,一般多用先秦的侠客勇士充作门神,至汉代,都城长安首次以国家祭祀的形式,正式尊奉神荼(音伸舒)和郁垒(音郁律)二位神人为门神。

神荼和郁垒是《山海经》中能制伏恶鬼的两位神人兄弟,他俩面相丑怪凶狠,表情严厉恐怖,都擅长驱凶捉鬼,遇有恶鬼出来骚扰百姓,神荼和郁垒便将其擒伏,并用芦苇编制的苇索捆绑扔到山后喂食老虎。后来人们为避凶逐吉常在门上画神荼和郁垒的形象,期盼可以驱鬼避邪,流传至今的神荼和郁垒应该算是中国第一代的捉鬼门神。



汉代过年,人们喜用桃木雕刻神荼和郁垒像挂于大门,或在桃木上绘画神荼和郁垒门神像挂于大门,再简单点的,就直接刻上或用朱砂笔在桃木板上写神荼和郁垒尊名挂在门上,不管用哪一种方法,门神的职责都是守卫门户、护佑平安、驱邪辟凶、迎祥纳福。因为门神是用桃木板制作的,故当时人们称之为桃符。

到了唐代,神荼和郁垒的艺术形象渐渐演变为宫廷武士,其中的神荼细目白面,五绺美髯,而郁垒则圆眼红面,猬鬓浓髯,二人头顶倒璎帅盔,身披锁子铠甲,足登战靴,双足分开踏地直立,帔帛绕身,双手紧握金锤仪仗,相对而立,身形魁梧,一派雄姿威武气势。

第一代门神荼和郁垒的敬奉从汉代一直延续到唐代初年,后来逐渐被新兴的门神人物秦琼和尉迟恭取代。秦琼是隋末唐初山东济南人,人称他锏打三州六府,马踏黄河两岸;尉迟恭是隋末唐初山西朔州人,人称他日占三城,夜夺八寨,他俩作为第二代门神延续至今。



秦琼和尉迟恭的形象在千百年的传承中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征:秦琼白面,留五绺须,手执四棱熟铜锏;敬德赤面,蓄连鬓须,手握竹节镔铁鞭。二人均全副披挂,头戴倒樱金盔,脖系红色护肩,身披连环锁子甲,背插帅字令旗,当胸护心铜镜外衬锦绣甲袍,腰悬宝剑旁带挂箭囊,鱼鳎尾的护裆,战裙飘举,帔帛绕身,囊围腰带,护腿战靴,扬鞭举锏,跨步相对,身姿造型彰显着威武气魄,民间俗称鞭锏门神。

秦琼和尉迟恭这对门神,今天业已成为中国流传最长、普及最广、影响最大、威望最高、贫富皆爱的门神,秦琼和尉迟恭自然也成为中国门神的代名词。

在唐代中期中国门神家族出现了第三代全能门神钟馗,传说钟馗是长安终南山人,才华横溢但相貌丑陋,为人刚直不阿且不惧邪祟。

年画里钟馗眼前通常离不开一只红色蝙蝠或一只红色蜘蛛,传统文化中,红色蝙蝠谐音为洪福,寓意福自天来或福在眼前。红色蜘蛛是一种长腿的小蜘蛛,俗名喜蛛或蛛喜子,故传统文化中红蜘蛛寓意喜事临门或喜在眼前。



作为中国第三代全能门神的钟馗,自然要比前两代的门神具有更大的法力和更强的功能,更大的法力体现在镇宅驱邪,更强的功能体现在招财引福,这些功能的实现,离不开始终伴随在钟馗左右的宝剑和蝙蝠,传说宝剑和蝙蝠分别是由第一代门神神荼和郁垒幻化而成。



关公后世被尊奉为武圣,成为与文圣孔子齐名的神。关公平生对主以忠、视诺以信、处世以仁、待人以义、遇敌以勇,以他的忠、信、仁、义、勇,赢得了生前身后人们的敬爱。

关公信仰以儒家文化为核心,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民俗信仰典范。兵家因关公武艺高强英勇顽强敬奉为武圣;商家因关公信义为本以义制义敬奉为财神;民间因关公忠勇神武义气千秋敬奉为门神。

本资料由瑞丰堂木版年画工作室提供;

下期木版年画介绍“瑞丰堂堂主-汪锐”;

木版年画制作马上登陆Babygaga,敬请期待。


    关注 babygaga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