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小满

 

忆小满之农事,示心中之情真...



文丨明居



昆明的春天不曾温暖过,但见草长,不见莺飞。雨也下得很没规矩。哗啦啦地就下一场,转眼又收得干干净净,云开霁散。

雨后,云大的粉樱落了一地,翠湖的荷萌出新叶,红嘴鸥早就飞回了传说中的西伯利亚。行人支着游伞,从朱德故居前漫不经心地走。院子里的桑葚倒红了几个,怪馋人的。



老灯对普乐教唱着他的家乡调:“一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

春天走了,火热的夏天迈着轻盈的步伐来了。

关于小满,我的印象主要是金黄的麦田和绿油油的水稻,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家还生活在一个叫马龙沟的小村庄里。

按农谚,小满时节,麦子要成熟了。

我说,“……妈,小满小满,麦粒渐满,你们也讲吗?”

“不晓得喽,这不是我们马龙沟。”普乐的外婆说,“马龙沟的麦子熟得早呢,二三月就吃得啦。小满么,就得忙着栽包谷栽秧了。”

外婆家在乌蒙山深处,是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山村,有几十户人家吧,几百年来浑沌地过日子,不知魏晋。远祖是沈万山,来自江苏太湖。可我们谁也没有见过太湖的莲花和雨雾。很明显,咱是财神的后裔。那个聚宝盆很有可能就是埋在我们村的某一地方。虽然村子穷了好几代了,但是心里不慌。慌啥呢。

大概八十年代,我记得很清楚。那时候,春天就是在的!阳光温暖,溪水潺潺。似乎总有暖风吹过麦田,吹得麦浪起伏,然后,风儿还会打着转,反复的吹拂我的脸,吹起我旧旧的花衣裳。那时,我七八岁,光着脚,坐在田埂边、地头上,看着风的翅膀,一直看着。



远了,就虚幻了。那些人,那些草,那每颗饱满的麦粒都似乎披着虚幻的光,如镜花水月,如梦幻泡影。

二三月的麦子叫青麦,青麦可以收割回来,做成“辗珍”作主食。工序并不复杂:用手把麦壳揉掉,绿色的麦粒放蒸笼里蒸熟,再用石磨推成一小条一小条的,盛在陶碗里,再炒几个菜,一家人就开饭了。

那时,村里没有电灯,更没有电视,冰箱,厨房里用的还是柴火和灶台、大铁锅、木甑子,碗是陶的,瓢和饭勺是木的,铁器和瓷器很稀有珍贵。

有时,我会把麦穗直接扯下一把,直接放到嘴里嚼。又软又嫩,满嘴清香。有时放一把在火堆上烧烤,听着滋滋的声音,闻着满世界的麦香,焦了后,把灰和壳搓掉,吃得脸上都黑乎乎的。

麦杆也是有用的,它和玉米杆一样甜蜜。放进嘴里咂呀咂呀,直到成为渣渣。这就我的零食,随手可拾的美味。

四月,麦子黄了,似乎整个世界都是金色的。整个村庄都忙碌着收割。麦子收后,一捆一捆背到村头的场荫上,用连杆去壳,再送到外村磨坊去碾成面,就可以吃到香香的麦块、面条、面疙瘩,终于可以换个口味,不用天天吃陈年的玉米面了。

还记得傍晚时分,打麦子的场荫就是孩子们的天堂!大人们用力甩着连杆打击着麦子,有节奏的响声夹杂着说笑声,歌声,响彻村庄。我们奔跑,躲藏,玩疯。当月亮躲进云层,大人们早已收工,只剩下蟋蟀的叫声,孩子们才依依不舍地散去。

那个世界,走得很远了。

是啊,好远啊。但是总是在的。

我的奶奶,一定还在暖风中,远远的看着我走过人生的小满,日夜不停的走向秋和冬。



老灯家是浙江永嘉的。他用土话念儿时的童谣,词是这样的:

正月灯,二月鹞,三月麦丁儿作鬼叫,四月冷清清,五月五,过重午……

二月鹞,就是放风筝,真是令我羡慕。我儿时的玩场就是爬树刨泥巴。牛在我面前一直都很傲慢,羊也不理我。至于风筝,一放就肯定挂树上了。我们村找不出一块广阔的地,还处处是梨桃,桃树,苹果树,核桃树,柿子树,桑树,柳树,松树……,还有各种酸甜的野果子,粉红色的格桑花,白色的蒲公英,黄色的打碗花,深红的豆军粮,黑色的鬼针草。

“三月麦丁儿作鬼叫”,这也太吓人了!什么是作鬼叫啊?老灯说,就是把麦杆儿折下,截一小段嫩的,放嘴里咬咬扁,就能吹出声音来。满村的孩子都在吹,无调无律,戏为鬼叫。我们只吹柳笛,窑笛。至于麦杆儿,嫩时拿来咂水吃,也是一乐。

四月冷清清,说啥呢?四月下雨虽然也冷,但绝不冷清。你那边都立夏的天了,怎么可能冷清清呢!老灯说,冷清清是没有什么玩场的意思。

哈哈,高原就是无法理解大海的。

“做天难做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采桑娘子喜天晴,种田哥哥要雨天。”四月,记得村头的桑叶长得正绿,一会儿就摘得一大把。我喂的蚕宝宝日夜沙沙地吃,越长越胖。

小满一过,就该栽秧了。做农民一点点都懒不得,要勤俭。秋天已犁过一道田,田里堆了农家肥,还有山上背来的白梨树叶,那都是上好的肥料啊。

秧苗也撒好了,一块块秧地绿油油的,老祖说,看着真喜人呢。

这一看下雨了,大河里涨起大浪,小沟里水漫到路上。大人说,你要赶紧把水理到田里,放满,就算冒着雨,也要再把田细细地犁上一遍。

那时,大人戴的是篾帽,穿的是蓑衣,脚上则是草鞋,犁地的是老黄牛。家家户户插秧的劳动场面是美丽如画的。我也曾挽起裤腿,赤脚下到田里,踩着烂泥,把秧插得东倒西歪。

七分田,能收获两百多公斤谷子,一年里,再加上包谷、洋芋、麦子,一家人也能吃饱了。这个时节,黄瓜、番茄、豆子、辣椒、白菜,也都种上了,饭桌上的菜,渐渐丰盛了。



《周书》记载,小满之日苦菜秀。《诗经》说,采苦采苦,首阳之下。

没有听说,小满要特意吃点什么。苦菜是经常吃的,并不是小满才吃。也没有听说有什么仪式——上香啦,祭拜啦,拜神啦,办会啦,都没有。马龙沟的村民,只是日复一日的侍弄着庄稼,直到端午才又过起节来。我猜,过去或许也有过更繁琐的节令仪式,大概在漫长的辗转迁徙中丢失了罢。

写“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的欧阳修是江西人。

写“小满田塍寻草药,农闲莫问动三车”的诗人是浙江人。

乌蒙山里的村民若会写诗,他笔下的小满是什么样的呢?

现在时代不同了,不解五谷。对节气的追念,大概也是在述说着一份对于土地的眷恋,和内心深处难解的乡愁吧。

明居于昆明螺峰山



(图片来自网络)

大蔬无界各馆地址


大蔬无界 · 杭州国大城市广场美素馆

杭州市下城区延安路609号国大城市广场9楼

营业时间:11: 00 - 21: 30

0571-86676958

大蔬无界 · 成都in99和美馆

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北段1199号

成都银泰中心2层214号商铺

营业时间:11: 00 - 22: 00

028-86655984

大蔬无界 · 上海外滩和美馆

上海市黄浦区中山东二路外滩22号4楼

营业时间:11: 00 - 22: 00

大蔬无界 · 上海徐家汇公园美素馆

上海市徐汇区天平路392号

营业时间:11: 00 - 22: 00

大蔬无界 ·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美素馆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00号环球金融中心3楼

营业时间:11: 00 - 21: 30

大蔬无界 · 上海泰晤士美素馆

上海市松江区三新北路900弄912号

营业时间:11:00  – 21:00

大蔬无界 · 南京德基广场美素馆

南京市玄武区中山路18号德基广场二期6楼

营业时间:11:00 – 22:00

大蔬无界 · 苏州诚品美素馆

苏州市工业园区月廊街8号诚品生活3楼

营业时间:11:00 – 22:00

大蔬无界 · 杭州万象城美素馆

杭州市江干区富春路701号杭州万象城商业街2楼

营业时间:

10:00  – 21:30     周一-周四

10:00  – 22:00     周五-周日
大蔬无界预订服务电话

400-920-1517

大蔬无界

大蔬真味美素创艺

微信号:

DSWJ20110826


    关注 大蔬无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