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创新:他们是最美的劳动者

 

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创新性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是真正的“工匠精神”,也必将成为每个企业生存的必然准则。今年劳动节,我们一起聚焦这些专注于“工匠精神”的最美劳动者们。...



唯“精”与“专”方能成就“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意味着精益求精、精雕细琢,意味着专业与敬业,更意味着对规则、规矩的尊重与恪守,对高品质产品的责任感与自豪感。这些最美的劳动者们,用全部的心血与热爱浇筑本职工作,不遗余力践行着大国“工匠精神”。

中国商飞工程师:施品芳
我就是喜欢这个行当,我对飞机有感情!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会站在这里。

1971年4月,施品芳第一次穿上工作服,开始追逐飞机梦。

如今,已被返聘两年的他,除了应对“急难险重”任务,也带了6名“隔代弟子”,而其中已有2人能够独当一面了。



施品芳在加工国产大型客机C919的气密试验接头,这个零件他足足做了两个多小时(4月8日摄)。 新华社记者 裴鑫摄

这个气密试验接头用于传送液体和气体,对密封性和表面光洁度要求极高,接口的精度要达到百分之一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的六分之一。由于构件较为复杂,市场上根本买不到,数控机床短时间内也很难做出来。



施品芳在开工之前研究零件的加工图纸(4月8日摄)。 新华社记者 丁汀摄



施品芳在操作机床(4月8日摄)。 新华社记者 裴鑫摄



施品芳在零件加工过程中测量零件的精度(4月8日摄)。 新华社记者 裴鑫摄

施品芳的工作台,是一个零件从设计图纸变成实物最快的地方。对他来说,加工零件的“法宝”就在他的工具箱里。曾经在当学徒时,他就跟着师傅学习车、磨、铣、刨、镗等各个工序。工作台上,火花每天都要闪耀将近8个小时……



施师傅介绍说,别看这些刀具其貌不扬,细微的角度不同、弯度不同就能做出不一样的东西。一个小小的零件往往要用到十几种刀具才能完成(4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 丁汀摄

30年来,施品芳所在车间经历了两次人才流失,一次是“运十”下马,一次是“麦道飞机”停产。

但为了造飞机的梦想,施师傅依然选择留下。



施品芳在自己的工位旁留影(4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 裴鑫摄

2002年国产新支线飞机ARJ21-700项目上马,2008年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国产大型客机C919项目上线,施品芳离中国国产大飞机的梦想越来越近。



施品芳在上飞厂内停靠的运十飞机旁驻足。施品芳曾经参与了运十飞机的研制,也见证了运十飞机的首飞(4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 裴鑫摄

背靠车床,一身工装。凝神专一,技近乎道。任何一个工业时代的故事中,都少不了工匠的身影。
“工人院士”:李万君
焊工是非常苦非常累的工作,只有感兴趣才能热爱,热爱才能敬业,才能豁出去,让技术在手中升华。

1987年8月,19岁的李万君职高毕业,被分配到长春客车厂电焊车间水箱工段。

如今,这位已获得“中华技能大奖”以及多项发明创新奖项的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始终不懈地兢兢业业、孜孜以求,依然手握焊枪活跃在生产一线,以精湛技能打造最安全可靠的中国制造高速列车。



李万君在车间进行焊接(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王昊飞摄

从入厂开始,李万君就屡次在车间技能比赛中夺冠。1997年,李万君作为最年轻的选手代表长客公司参加长春市焊工大赛,同时将三种焊法、三个焊件、三个第一轻松收入囊中。此后,他也顺利考取了碳钢、不锈钢焊接等6项国际焊工(技师)资格证书,成为全能型焊工。



李万君(左)向徒弟郭松传授动车组转向架的焊接要领(4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楠摄

目前,中国北车研制的用于京沪、武广高铁的新一代高速动车组车辆转向架,正是出自李万君的焊枪之下。

制造时速250公里以上动车组时,因焊接段数多,焊接接头极易出现不熔合等问题,对此,连前来指导的外国专家都感到头疼。但凭借自己深厚的技术功底和丰富的操作经验,李万君反复试验,独创出“环口焊接七步操作法”,可将600毫米周长的环口焊接一气呵成,而且不留任何瑕疵。这是当前世界上最高级的焊接机械手都无法完成的动作,李万君创造的“奇迹”让所有外国专家都大为震惊。



李万君(右)手把手向徒弟郭松传授动车组转向架的焊接要领(4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楠摄

如今,身怀绝技的他还肩负着向青工们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这也是他非常喜欢的一项工作。做课件、编教材、搞培训,带领出一批又一批手艺精湛的徒弟,这是让李万君最幸福的事。



李万君(左)与徒弟郭松一起研究动车组工件的焊接要领(4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楠摄



李万君(右)为徒弟郭松示范动车组转向架的焊接方式(4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楠摄
一心只为机器人:董壮
我心里有一个超级英雄梦,想把伴随我长大的虚拟影像的机器人带到现实中。

从5年前,董壮第一次在现实里看到机器人,就一心要创造属于中国的最智能机器人。

2011年,28岁的董状辞去软件工程师工作,进入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服务机器人事业部。



董状(中)在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与同事检查组装中的机器人(4月12日摄)。 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摄

入职伊始,董状就启动了国际顶尖技术——SLAM激光导航技术研发。董状认为,可以通过激光传感器为机器人装上“眼睛”,让机器人识别环境,在大脑中建立地图,进而精确移动。

过程中,机器人无法建立地图,运用合理算法也会“迷路”;一两个月的反复试验后,因为移动不够理想而推倒重来……那段时间,董状和团队约定,取消周六休息,每周二、四、六固定加班3小时。此后3年,董状团队更换了10多种算法,进行了上千次试验,最终,机器人的感知度和“学习能力”从无到有,不断提高。2014年,技术壁垒成功突破。



董状(左)在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与同事对成品机器人进行测试(4月12日摄)。 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摄

研发靠智力,装配靠手艺,非常考验技巧和耐心。董壮说,传感器与壳体要靠近而不贴合,经过数百次调整传感器位置和角度,几十次拆装调整机器人外壳,才将误差控制在一毫米以内。

如今,董状团队已有上千名“机器人孩子”。但要服务机器人融入大众生活,还需要更加精确,董壮及其团队将继续研发机器人的视觉、触觉、力觉等功能,赋予机器人更多人性。
“一把刀”车工:耿家盛
我只是坚持把一件普通的事情努力做好而已。

从油漆工到云南机械加工行业的“一把刀”,从学徒到拥有“全国劳模”“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的“名匠”……53岁的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车工耿家盛用30多年的执着,诠释着“工匠精神”。



耿家盛在车间里操作铣床(4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摄

1984年,耿家盛进昆明重机厂(昆明重工的前身)当车工。当车工第一件事是学磨刀。“车刀是车工的灵魂,在我眼里,车刀、产品都是一种艺术品,一定要认真打磨。”耿家盛说。



耿家盛在车间里操作铣床(4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摄

技校毕业的耿家盛对车间里车、镗、铣、刨、磨,样样精通,是名副其实的全能机床工,还是个发明创造能手。同时,他也带领工作室成员先后完成拉丝机、轧机等产品工艺编制和图纸改进500余项,攻克了多个技术难关,个人技术发明创新近200项。



耿家盛在观看他研发制作的单刃深孔铰刀和薄壁组合件等实用新型专利品(4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摄

“车工一把刀,磨刀是最基本,也是最难的。”对耿家盛来说,他的工作往简单了讲就是磨刀,往难了说是磨好刀。



耿家盛(右)在车间里指导徒弟李益雄(中)和马自辉(4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摄
无人机镜头下的劳动者
4月29日,山东济南济阳县,国网山东电力检修公司技术人员对1000千伏锡盟-山东特高压工程进行验收。








新华网发 缪俊逸 江昆摄

500千伏国安至加林线路工程是广东电网的重点工程,线路全长约30公里,新建塔75基。为确保新投产的500千伏加林变电站的安全稳定供电,五一劳动节期间,珠海电网将有400多名工作人员奋战在保障可靠供电的一线。









图为施工人员正在进行加国线走线验收工作。 新华网发 莫默摄

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创新性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是真正的“工匠精神”,也必将成为每个企业生存的必然准则。 我们正因为有梦,所以对生活充满了热爱与希望。我们正因为崇尚劳动,所以在梦想的道路上大步向前。匠心凝聚能量,劳动成就梦想,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让劳动的光和热不断迸发。

来源:新华网



科技前沿,权威视点,尽在“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欢迎转发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号:kjqydst
合作及投稿事宜请联系:kjqydst@news.cn


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浏览大师谈官网


    关注 科技前沿大师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