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物集|一路拜会手艺人

 

(蓝续扎染+薄技在甲马、羊毛毡+雲·绣娘+一木生木艺+喜舍作坊+海豚阿德书店)×海舌=开物集...



“旧时喜洲,镇为市集,村为工坊,一村一技,约定俗成,互不争利。”



位于大理古城以北十八公里的喜洲古镇有着近千年的历史。在时光流转中,原汁原味的白族建筑和人文得以保留,传统的手工技艺也跟随者老匠人保存到现在。



古老的村落里,散落着许多传统的民间技艺:扎染、刺绣、甲马、羊毛毡,每一种工艺都散发着民间生活的温度。然而,在商业化生产的冲击下,匠人的社会角色逐渐被淡化。年迈的身体,让老人们不得不放下传统手艺;城市的诱惑,使年轻人纷纷离乡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

民间手工艺,面临传承危机。



为了振兴大理昔日技艺,重温手工时代的温润时光,海舌「开物集」诞生在洱海之畔的两层建筑里。这里将会为传统手工艺人提供一个制作展示的场地,也会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集”,是传统手工艺的合集,也是所有人思想和理想的集合。背靠喜洲悠久的历史文化,「开物集」希望能集众人的力量,让民间技艺在现代社会里重焕生机。
扎染是有温度、有生命力的手艺

[蓝续]


“儿时的周城是蓝色的,青石板路在白墙青瓦之间蔓延,路两旁晾晒着美丽的蓝色扎染布,染布随风飘动,淡淡的板蓝根清香在空气中洋溢……”这是蓝续创始人小白关于故乡的回忆。



小白原名张翰敏,从小生长在“扎染之乡”大理周城。因为读书和工作,她很早就离开了家乡。2013年,为了留住明清时期传承下来的古法扎染技艺,也为了让更多的人通过扎染认识大理、感悟自然。小白回到家乡创立了“蓝续绿色文化发展中心”。



大理,除了天空是蓝色的,还有一抹蓝,在布上,这便是周城的扎染。周城扎染历史悠久,是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过程十分复杂,刻板、印花、扎花、脱浆,多次沉染,拆线,晾晒,固色,漂洗……扎染的每一幅图案,都是白族人对生活的一种理解和认识,也蕴含着他们对人生的一种向往和希望。从一块块色调谐调、意蕴隽永的扎染布,从这一抹蓝白色,可以看出大理白族人的性格特征和民族心理。蓝续绿色文化发展中心三年前启动了扎染新生计划,探索古法扎染,期望老艺人可以有传承扎染技艺的平台,大众能有了解、体验和学习白族传统文化的空间,当地的年轻人也能在交流中感受扎染的价值,使扎染重新回到对人、对环境友好的原初价值!



现在,小白带着传统的扎染技艺入驻「开物集」,希望让这门有温度、有生命力的手艺得以延续。
让传统刺绣产生更多可能

[雲·绣娘]
17岁开始,小李就跟随母亲学习刺绣。不管是在老家辽宁还是在现在的定居地喜洲,刺绣都已是农家生活的一部分:绣花帕、绣枕巾,绣鞋垫……在她看来,安静的刺绣不仅是一项民间技艺,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2011年,小李辞去了在丽江的刺绣工作,来喜洲开办了自己的刺绣工作坊,名为”喜绣坊”。小李认为,刺绣不应该只藏在乡间老宅里,它应该被更多人看到,产生与之匹配的价值。加入开物集,喜绣坊的绣品在海舌也有了一个全新的名字[雲·绣娘]。



“雲·绣娘”一直尝试着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元素相结合。穿针引线于布间,绽放的是美丽的纹饰,也是传统技艺在现代社会碰撞出的一种火花。



开物集里另一位绣娘名叫可可。走进[雲·绣娘]时,可可正在忙着一件绣品的最后加工。缝纫机旁那些碎布针线,通过可可的指尖,就成为了一件精美的绣片。她与小李是朋友,也是工作中的搭档。他们两人的手艺在很大程度上进行着互补与结合,从接到开物集的邀请,两人便一拍即合。她们希望能在这里吸纳更多的灵感,让传统刺绣不断丰富起来。
匠人之路,注定是一条孤独的路

[一木生]



“满手老茧一身木屑,一削一凿一榫一卯就是晨昏”这是传统木匠的日常,也是「一木生·木艺美术馆」创始人波波的生活写照。

11年来,波波一直从事着设计与木石造型艺术。他曾经独自扎进丽江大山数年,终日与自然为邻,携朽木顽石作伴。作为一个山间河谷的拾荒者,波波积累了许多独特的素材:枯枝朽木,顽石废铁,甚至乡亲们的农具旧物件都是他的最爱。坚持着「回收木料,老旧器物再创作,无化工,低科技手作」的原则,波波一次次地化腐朽为神奇、变废为宝。



借着山水的灵气,也凭着在山野间长达十年的积累,他让传统木艺的美逐渐被更多人看见。匠人之路,注定是一条孤独的路,入驻「开物集」的「一木生」希望集大家之力,坚守匠人的尊严。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薄技在]



早些年,田飞走过很多地方,但大理的人文气息和喜洲的淳朴人情将他留在了这里。几年的时间中,田飞走村串巷,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中,也从中汲取传统手艺传递给人们的灵感。其中,甲马和羊毛毡不仅代表着当地最具特色的民间手艺,从制作工艺和过程中也足见当地风俗和生活方式。田飞产生了“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的感悟,在开物集,他希望唤起更多当地手艺人参与其中,形成一种新时代背景下更加浓郁的艺技传承氛围。

一张席一把弓,一壶水一筐毛,简陋原始的工具和材料却在匠人手中变成了精美的羊毛毡。这项有着上千年历史的手艺,却是村里家家户户都会的技能。用于祭祀的木刻纸画甲马更是白族当地传统的民间工艺。无论是婚丧嫁娶、求子招财,还是祭祀辟邪都离不开它,世俗琐事,无所不包。每一幅甲马都代表着一份祈求和祝福,都有一个生动神奇的故事和传说。人们以此为载体,将她们的祈求和心愿,通过甲马传递给神灵。



在喜洲金圭寺村,羊毛毡这项传统手工技艺仍然存在,羊毛匠的创作灵感仍然流淌在现代化的机械流水线外。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时空背景下,羊毛毡具有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也将在薄技在的空间里继续延伸。



这些工艺真实地记录了民间生活的饱满细节,让田飞深深动容。入驻「开物集」,他希望能将现代设计和民间古法结合,让传统工艺走进大众的视野。
和手工有种天然的亲近和缘分

[喜舍]



喜舍的主人名叫安然。人如其名,安静的话不多,但谈到热爱的事物时,眼中有光。就像她自己说的:“习惯于手工劳作的人,非常容易就陷入深深的沉静里去。”



出生于黔西南小镇里的安然,和手工有种天然的亲近和缘分。小时候,她总能看见镇有上许多织布劳作的妇女;而现在,却不再见有人织布,这项传统的手工技艺也渐渐逝去。



于是,安然想:能否让这些阿姨重返织布机,重新享受手工劳作时身心的沉静和愉悦,享受创作带来的充实,并能将民族基因赋予她们的审美让更多人看见,丰富大家的生活。喜舍由此诞生。



喜舍一直致力于对传统的生产习惯,传统手艺的现有产品模式进行局部的改良与创新,使之更符合现代的审美及使用。对手工纸,古法染布,蜡染等工艺都是其关注的对象。,安然希望能和更多手艺人一起潜心于传统技艺。在她看来,这是一件可以一直做下去的工作,直至它变成生活本身。
海边的海豚阿德

[海豚阿德书店]





“我们很清楚,当梦想照进现实,可能将有多么艰难。我将尽可能让书店一直活下去。在可以想象的空间里,这家书店将是这样一个模样:它位于大理古城,是一间温暖的独立书店,书店风格介于书店和咖啡店之间,通过建造舒适的阅读空间来吸引读者。书店内所有图书(不论价格高低),任由爱书人免费阅读。”阿德说。



因为喜欢大理,所以阿德和小白定居在这里;因为喜欢阅读,所以有了「海豚阿德书店」。2012年,他们在人民路中段开起了第一家书店:一幢有白色铁门的两层小木楼,几扇天蓝色的百叶窗,近三千种精选文学书籍……这家小小的独立书店从此成为了大理的文艺地标。



2015年,「海豚阿德书店」进驻大理床单厂艺术区,开起了第二家店。在由老厂房改造而成的艺术区里,书店经常举办艺文展览、文创工作坊、跨界表演等文艺活动。积极参与构建大理的精神文化生活。



现在,「海豚阿德书店」又来到了洱海之畔。在海舌「开物集」的二楼,这家“海”边的海豚阿德书店主要经营民艺、生活美学类图书(包括汉声、读库全系出版物)、文创商品、独立设计师作品等。在「开物集」这个民艺聚合体里,阿德将和匠人邻居们一起,探索传统艺术的更多可能性。

背景资料




喜洲镇

喜洲镇号称“白族第一镇”,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大理籍的商人,尤以喜洲多,号称喜洲帮,主要经营药材、布匹、茶叶。喜洲是历史名城,又是白族典型的商业集镇,是白族民族资本主义的发萌地之一,云南著名的侨乡之一。也是电影“五朵金花”的故乡。



海舌

在洱海西岸的喜洲镇金河村有一条长约3里的沙洲,苍山万花溪在这里入洱海,这块三面临水的狭长沙洲,地方史籍记称“青莎洲”。由于形如“舌头”,故名“海舌”。之前的海舌荒草丛生,期间散落着各类生活以及建筑垃圾,几乎是无人文问津的荒芜之地。为了不让海舌成为“失落的沙洲”,重现“鹳洲浮浪,洱海之灵”的风采。在当地政府的组织和领导下,民间力量与当地人民一起开始了对海舌的维护和治理。


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如今的海舌渐渐成为了游人如织的风景胜地,这里植被茂盛,水质清澈,同时也是众多鸟类的栖息地。我们本着恢复“一村一技”的宗旨,集合喜洲地区最具代表性和民族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利用海舌原有建筑呈现出 [开物集],为海舌的美景注入更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内涵。


2016年5月1日
开物集·邀您莅临






海舌Hisea

微信:hisea2016
鹳洲浮浪,洱海之灵
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查收来自开物集的邀请函


    关注 大理自助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