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姓氏探源》:第五章源于颛顼、喾、尧、舜氏族的姓氏1

 

------第五章源于颛顼、喾、尧、舜氏族的姓氏1------



继黄帝、少昊之后,颛顼成为天下共主,为颛顼帝。颛顼是黄帝之孙,昌意之子。颛顼之子继颛顼位,为帝喾;帝喾之子尧继帝喾位,为帝尧;舜继尧位为帝舜。颛顼、喾、尧、舜的氏族均属黄帝族系。

一、源于颛顼氏族的姓氏

黄帝与西陵氏嫘祖所生之子昌意,封于若水(今四川境内的雅砻江),地处西北河西走廊、古昆仑山一带。

高阳氏昌意娶蜀山氏女昌仆,生有三子。长子颛顼,即后来的颛顼帝;次子安远封于西戎;季子悃迁封北土大兴安岭。

高阳氏昌意之长子颛顼生于若水,居于西部伏羲少昊氏之地西空桑(今昆仑山一带)。颛顼担任了西部少昊氏族、昌意氏族、昌仆氏族的氏族联盟的部落长,仍袭少昊氏之号,称金天氏,主持北斗与太阳观察。但颛顼属于黄帝裔族。

黄帝时期之后,东部少昊在东空桑(故地在今山东曲阜)登帝位,颛顼部落联盟开始东迁。经关中入今河南,至今山东濮水阿城(故地在今山东东阿),成为少昊氏族的亲族。少昊封颛顼于高阳(故地在今河南内黄南),为高阳氏。

少昊时期之后,颛顼在东空桑(故地在今山东曲阜)接替少昊成为天下共主,为颛顼帝。之后颛顼又迁回其始封地高阳。高阳是颛顼之遗墟,故又称帝丘。

“帝丘”是指颛顼帝之故里。“丘”本义为废窑包,即古人穴居之地,泛指废墟。

黄帝虽然统一了中原地区,但蚩尤等部族长期与中原对立,后来蚩尤后裔、九黎等部落退居今川、黔、滇一带。

颛顼时期,颛顼族系、少昊族系、黄帝裔族、炎帝裔族四大族系文化交汇于中原,形成了民族大融合文化。

在少昊时期,就命炎帝之裔共工为水正,负责治理水患。颛顼之时,水患更为严重。颛顼帝仍命共工氏为水正,负责治理洪水。共工氏在当时黄河泛滥成灾、受祸最重的地方“共北山”(故地在今河南辉县)治水。

颛顼帝在高阳定都后,共工氏与颛顼帝争天下。颛顼帝与共工氏对战,共工氏败北不周山(故地即今昆仑山)。之后又遇洪水灾害,颛顼率部族顺太行山向北逃亡,至冀北燕山,经辽西走廊,转向东北,在今内蒙古南部、辽宁西部、河北北部创建了红山文化、牛河梁文化。

因颛顼帝崇尚玄色(黑色),故称玄帝,也称黑帝,颛顼成为北方玄武大帝。凡祀玄武帝庙堂,必以龟蛇为其象。

颛顼帝享年98岁,在位78年,大约于公元前2516年—公元前2438年左右在位。

1.源于颛顼的姓氏

(1)颛姓、顼姓、敖姓

高阳氏昌意之子颛顼,别号大敖,登帝位后为颛顼帝。高阳氏颛顼帝之子孙有以颛为姓的;有以顼为姓的;有以敖为姓的。

“颛”由“耑”(物体的端头)与“页”(人头)组成,带头人之义;“顼”由“玉”与“页”(人头)组成,美好之人;“颛顼”伟大领袖之义。

颛顼帝之裔孙封地为敖(故地在今河南孟津东北),《诗经》中的“搏兽于敖”即为其地。

(2)莫姓

高阳氏颛顼帝造鄚城(故地在今河北任丘),是古冀州之地,鄚城本为莫城。

“莫”是“暮”的本字,“莫”的甲骨文为,变成日落草丛之中;楷书将下面的两个草变为“大”,写作“莫”,“莫”本义为日落的时候。后来“莫”加义符“日”为“暮”,代替了“莫”。作为邑名而加“邑”(阝)为鄚。

战国时期,鄚城属燕国之邑。鄚城之人以邑名鄚去“阝”为莫姓。

(3)庞姓

高阳氏颛顼帝有八子,成为八个大氏族,均属高阳氏联盟。八个氏族中有一支称庞降,亦称庞江。庞氏族早期活动在今陕西韩城至咸阳一带,其子孙以庞为姓。

“庞”本义是君主或帝王所居之高大豪华的房屋,庞氏族是擅长建造高屋的部落。

庞氏族后来南下越过长江进入今湖南衡阳以东。

(4)姬姓蒙氏

帝尧时期,高阳氏颛顼帝之姬姓后裔被封于蒙(故地在今河南商丘东北),其子孙以封邑名蒙为氏,为姬姓蒙氏。

“蒙”是一种会缠绕、覆盖、寄生的草本植物,亦名女萝、王女、菟丝。

(5)姬姓双氏

夏朝时期,高阳氏颛顼帝之姬姓后裔封于双(故地在今重庆开县与巫溪县之间),其子孙以封邑名双为氏,为姬姓双氏。

“双”(雙)的篆文为,由两个“隹”(鸟)与“又”(手)组成,表示手持二鸟,本义是成对的两只鸟。

2.源于颛顼之子称的姓氏

(1)称姓

颛顼帝之子称,称的子孙以其名“称”为姓,为称姓。

(2)老姓、童姓、律姓

颛顼帝之子称,称之子老童,又名卷章,老童的氏族居今河南东南的汝河地区。老童之子孙有以老为姓的;有以童为姓的。

老童有子重黎与吴回。

夏朝时期,老童的裔孙童律,因随大禹治水有功,其封地称为童(故地在今江苏睢宁、安徽泗县一带),侯爵国。童律之子孙有以其字律为姓的。

商汤灭夏时,童国沦亡。

(3)重姓、祝融姓、祝姓、融姓

帝喾时期,颛顼帝之孙老童的长子“重”为火正,即掌管火种的官。因老童之子重功高能光融天下,帝喾赐重为祝融氏。

“祝”由“儿”(人)形、“示”(祭台神主)与“口”组成,用一人跪于祭台前张口向天祭奠祷告之状,表示祈祷求福之义。

“融”的甲骨文为,由“鬲”(烹煮鼎器)形与“虫”(本指蛇,泛指昆虫)组成,本义为冰雪消融、春气升腾、蛰虫涌动。

“祝融”是古代春天的一种祭祀活动。

“祝融氏”是古代掌管火种、祭祀的首领的称谓,代表着在氏族部落中极高的地位和权力。

重之子孙有以其名重为姓的,为重姓;有以氏族名祝融为姓的,为祝融姓;后来有改为单姓以祝为姓的,还有以融为姓的。

(4)黎姓

黄帝时期,轩辕部落平定蚩尤作乱,黄帝族成为华夏部落联盟之主,统治着中原地区。东部沿海地区有一支由东夷、华夏、南蛮混合的部落称“九黎”。“九”众多之义;“黎”东部沿海地区称为黎地。

少昊时期,黎人已经成为大族,形成许多派系,“黎民百姓”一词就由此而来。

九黎部落被黄帝部落击败,颛顼帝之子称,称之子祝融氏“重”封于黎地统治九黎,故其名为“重黎”,重黎的氏族又以“黎”为族名徽号,演变成文字姓的黎姓。

祝融氏重黎后裔的一部分脱离了华夏部落联盟,融入九黎三苗部落联盟之中。经历了尧、舜、禹的几次大征讨,九黎三苗分化,一部分南避于江汉之间,一部分随三苗西进变为西戎,一部分留居中原。

商朝时期,留居太行山之西的一支称为黎方(故地在今山西长治西),是一支由祝融氏后裔黎人建立的方国。

商朝后期,商王武丁灭了祝融氏黎后裔的黎方,武丁封自己的儿子于黎(故地在今山西长治西),为子姓黎国。

商朝末期,周武王灭了子姓黎国,再封黄帝之裔祝融氏黎的后裔于黎(故地在今山西长治西),为侯爵,重建祝融氏黎国。

春秋中期,赤狄潞子国占据祝融氏黎国,黎国国君黎侯逃奔卫国,徙居于黎侯城(故地在今河南范县)。公元前594年,晋国灭了赤狄潞子国,复立祝融氏后裔为黎侯国,并北迁于黎城(故地在今山西黎城)。黎侯国之子孙以黎为氏,为黎姓黎氏。

春秋末期,黎国并入晋国。

尧、舜、夏、商时代,九黎三苗与祝融氏黎就已混淆。

西周、春秋之际,九黎族的后代分三支南迁,东支从洞庭、彭蠡(即鄱阳湖)之间迁入今江西;西支由汉水西入今四川;中支则沿湘、资、沅、澧四水而上,进入今湖南、贵州、广西和越南,与当地土著混居,至今这些地区多黎姓,地名多黎字,与黎人迁徙有关。

先秦时期,黎姓的主要人群基本离开了北方。

唐宋时期,南方土著绝大多数融入了汉族;黎姓氏族也不断扩大,成为南方大姓。

(5)吴姓

帝喾时期,帝喾命祝融氏重黎平共工氏之乱,因平乱不力获罪而被诛,其弟“回”继任火正,仍为祝融氏,为“祝融氏回”。

祝融氏回大败共工氏,因功封于炎帝后裔姜姓吴氏的故地姜水旁的吴山(故地在今陕西岐山县西),回氏族以封地名吴为姓,故称其名为吴回,为“祝融氏吴回”。

夏朝时期,吴回氏族沿渭水北岸东迁到吴山(故地在今山西平陆)。

商朝时期,吴回氏族一直活跃于北方,首先沿黄河而下进入今河南新郑地区,后又东迁到雷泽(故地在今河南濮阳东),最终至今山东临朐东北朝阳古城,史称王吴。

(6)陆姓

吴回之子陆终,是老童之孙,称之曾孙,颛顼帝玄孙。

帝舜时期,祝融氏吴回之子陆终的氏族以“陆螽”为族名徽号。陆螽是一种擅跳、繁殖力极强的昆虫,即蝗虫。“陆螽”后来讹写作“陆终”,演变成文字姓时为陆姓。陆终之封地称为陆(故地在今陕西东部秦岭北、黄河南北地区)。

夏朝时期,陆终氏族随夏氏族东迁进入太行山南麓,其地称为陆(故地在今山西平陆),史称西平陆;其中有一支再东迁到陆(故地在今河南获嘉),史称大陆,这已靠近其先祖颛顼之墟(故地在今河南内黄南)。

公元前1600年商灭夏,亲夏的陆终氏族受商之压迫,再东迁至陆(故地在今山东汶上北),史称东平陆。东平陆的一支陆氏又向北迁到陆乡(故地在今山东陵县)。

商朝时期,商王武丁(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在位)时,陆终后裔在东平陆建立陆国(故地在今山东汶上)。

西周初期,陆国被姬姓鲁国所并。

(7)陆姓濮氏

夏朝时期,陆终后裔的一支封于濮(故地在今山东鄄城北),其子孙以封邑名濮为氏,为陆姓濮氏。

“濮”为古水名,濮水源自今河南原阳一带,至山东梁山一带注入黄河。

二、源于颛顼玄孙陆终的姓氏

陆终有六个儿子,分别发展为六个大部落,衍生出诸多姓氏。

1.源于陆终长子樊的姓氏

(1)己姓昆氏、吾氏

帝舜时期,陆终之长子樊,为己姓,封于昆吾(故地在今山西运城东北的安邑镇),后发展成强大的昆吾氏族部落,史称昆吾氏。昆吾氏族之子孙有以昆为氏的,为己姓昆氏;有以吾为氏的,为己姓吾氏。

“昆”的金文为,由“日”与“比”(两人相并之形)组成,表示太阳为天下人共用之义。“吾”是“我”的意思。“昆吾”有共享与和谐之义。

夏朝初期,昆吾氏族迁于今河南许昌一带。

(2)己姓温氏

夏朝初期,昆吾氏的一支封于温(故地在今河南温县西南),建立了温国。温国子孙以国名温为氏,为己姓温氏。

“温”的篆文为,由上面的“囚”(囚徒之义)与下面的“皿”(器皿)组成,用给囚徒吃饭,表示仁慈、温和、温暖等义。加义符“氵”旁为“温”,温暖的水之义,表示水名,温地因温泉而得名。

夏朝末期,商人灭了温国。商灭夏后,温国又复国,为商的附属国。

(3)己姓苏氏、温氏、寇氏、郗氏

夏朝中期,大约在公元前1800年,夏后少康之孙夏后槐封昆吾氏后裔于苏(故地在今河南辉县西南的苏岭),史称有苏氏。有苏氏子孙以苏为氏,为己姓苏氏。

“苏”是一种草本植物,即紫苏,苏地盛产紫苏。

商朝末期,苏国灭亡,族人四散。一支苏人东迁姑苏(故地在今江苏苏州);一支北上邺西苏城(故地在今河北临漳西)。

西周初期,北上邺西苏城的一支,继续北迁至苏人亭(故地在今河北邢台西南),接着又北迁到苏(故地在今河北保定西南)。留于苏岭(故地在今河南辉县西南)的昆吾氏后裔苏人归顺了周朝,苏人的首领苏忿生入朝作周武王的司寇,被封于温,也称作苏(故地在今河南温县西南),子爵,为苏国,也称温国。温国子孙以国名温为氏,为己姓温氏。苏忿生支庶子孙以其官名寇为氏,为己姓寇氏。苏忿生被后人尊为苏姓和温姓的始祖。

苏忿生之庶子封于郗(故地在今河南沁阳),其子孙以封邑名郗为氏,为姬姓郗氏。

春秋时期,公元前650年,温国被北狄人所灭。温国灭亡,苏姓的一支南迁湖南梅山一带成为梅山蛮。

宋朝初期,苏姓进一步南迁,与土著混居,一部分成为瑶族先民,大部分成为湖广汉族。

(4)己姓雇氏、顾氏

昆吾氏后裔有一支氏族以“雇”(鹌鹑)为族名徽号,称为有雇氏,演变成文字姓的雇氏,为己姓雇氏。

“雇”由“户”与“隹”(鸟)组成,用鸟飞入户中,表示一种按农事季节来去的农桑候鸟,今称鹌鹑。雇氏族是擅长以鹌鹑驱雀来保护桑蚕的部落。

“顾”(顧)由“雇”与“页”(头)形组成,是环视、左顾右盼之义。因鹌鹑习惯摆头环顾四周,而又称为“顾”。古代顾、雇通用。有雇氏亦称有顾氏。

夏朝时期,有雇氏顾国(故地在今河南范县东),侯爵,曾是夏朝的东方强国。顾国子孙有以国名顾为氏的,为己姓顾氏。

夏朝末年,成汤灭夏前先灭了顾国,顾国人四散。

商朝末期,顾人的一支随周太王古公亶父之长子太伯、次子仲雍南下,进入今江苏无锡东的顾山,顾山是因顾人的迁入而得名。从此,顾国的后裔世代活跃在苏南地区。

从三国至唐朝时期,形成了江东朱、张、顾、陆四大姓之一。也是当今顾姓的聚集中心。

2.源于陆终次子惠连的姓氏

(1)董姓

帝舜时期,陆终之次子惠连,亦名参胡,封于董(故地在今山西南部运城、万荣、闻喜一带)。

“董”是一种香蒲科植物,称为鼎董,又名长苞香蒲、蘱草,是能制草绳的草。盛产蘱草之地称为董。

惠连氏族以“董”草为族名徽号,演变成文字姓的董姓。

董氏族是一支擅长制草绳的部落,活动于太行山南侧。

夏商时期的董国,侯爵,临近其祖祝融氏吴回的居地吴山(故地在今山西平陆)。

(2)董姓惠氏、连氏、参氏

惠连亦名参胡,惠连之子孙有以其名惠为氏的,为董姓惠氏;有以连为氏的,为董姓连氏;有以参为氏的,为董姓参氏。

经夏、商、周千余年,春秋时期,董国被晋国所并。

先秦时期,董姓族人已向西、向南迁移,进入了今甘、川、黔广大地区,董姓融入当地土著之中,成为土著诸姓之一。

(3)董姓廖氏、龙氏、懂氏

帝舜时期,封惠连之子叔安于飂(故地在今河南唐河的湖阳镇),为飂叔安,也作廖叔安。飂叔安之氏族以“蓼”为族名徽号,演变成文字姓时为廖氏,为董姓廖氏。

“蓼”是一种水草,飂地盛产蓼草。古代廖、蓼、飂通用。

飂叔安之子为帝舜豢养龙,龙即鳄鱼之古名。帝舜又封飂叔安之子于董(故地在今山西闻喜西北),称董父。董父的氏族又称豢龙氏。豢龙氏族以“龙”为族名徽号,演变成文字姓的龙氏,为董姓龙氏。

董草、蓼草都是制作绳索用来捆绑鳄鱼的。因董父非常会豢养龙,从此“董”字就赋予“懂得”、“管理”等义。后来“董”字除了用作姓氏外,就只有“管理”之义,如“董事”、“董事会”等;而“懂得”之义,则另加义符“忄”,写作“懂”来表示。

董姓后人有以懂为氏的,为董姓懂氏。

夏商时期,飂国是侯国。西周初期,飂国被周所吞并。

(4)董姓韩氏

帝舜时期,陆终之次子惠连后裔有一支以“韩”为族名徽号,为韩氏族,演变成文字姓的韩氏,为董姓韩氏。韩氏族的封地在汾河下游的韩(故地在今山西永济南韩阳)。

“韩”(韓)字是由“倝”和“韋”组成,“倝”是太阳初升光辉闪耀如旗飘荡之意;“韋”是“围”的本字,环绕、包围之义;“韩”本义为井边的围栏,韩人是最早使用井水的氏族。

夏朝时期,董姓韩国为侯国。西周初期,董姓韩国灭亡。

董姓韩国灭亡后,董姓韩氏族在迁徙的过程中留下许多带韩字的地名。韩氏族由故地韩阳(故地在今山西永济南韩阳)向东经韩陵山(故地在今河南安阳),北迁到韩城(故地在今河北固安),后又东迁到达今辽宁昌图,由辽河又跨鸭绿江转入朝鲜半岛,成为朝鲜和韩国的先民。

3.源于陆终第三子籛的姓氏

(1)彭姓

帝舜时期,陆终的第三子籛(jiān)封于今陕西白水一带,其氏族以“彭”为族名徽号,演变成文字姓的彭姓。籛又称彭祖,是彭氏族的始祖。

“彭”由“壴”(鼓的形状)与“彡”(鼓发出的声音)组成,表示鼓声嘭嘭。鼓在古代最初用于祭祀,后来又用于指挥战争。彭人是发明并善制鼓的氏族。

帝舜时期,彭氏族已经很强大。

夏朝时期,彭人族大势强,东迁发展为强大的方国,形成了彭国(故地在今河南原阳),为伯爵国。

商朝前期,商王河亶甲时,彭国由今河南原阳东进彭山(故地在今山东济宁),随后南下迁到彭城(故地在今江苏徐州),史称大彭。

商朝后期,彭国衰落,公元前1208年,商王武丁灭大彭国。

商王武丁灭彭国后,彭城彭人的一支从彭城(故地在今江苏徐州)南下进入历阳(故地在今安徽和县)。历阳彭人的一部分南渡长江到了彭蠡(故地地今江西的鄱阳湖及赣江上游一带),与山越族相遇,融入山越族;历阳彭人的另一部分迁到大涤山天柱峰下(故地在今浙江临安东南)。

彭城彭人的另一支从彭城向西南迁到鲁山(故地在今河南鲁山东南),后为楚国臣民。

彭城彭人的第三支从彭城向西,经过今河南渑池,到达彭衙堡(故地在今陕西白水),这支彭人中的一部分与羌戎戏部族混合形成彭戏族;这支彭人的另一部分继续西迁抵达彭原(故地在今甘肃阳庆西南)。

周武王东进灭商时,所率联合部落和诸侯中就有彭人,是居于彭原的彭国后裔。

周武王灭商后,彭原之彭人的一支南渡汉水,迁到今湖北西北部一带,彭人从此离散,并与南方土著混居,成为土家族彭姓的先民。

彭原之彭人的另一支越过秦岭,从子午谷经彭溪(故地在今陕西石泉),一举到彭州(故地即今四川彭州),后来又南下到彭山(故地在今四川彭山县)。

从彭城四散的彭人移民南迁与东南的山越族、鄂湘西部的巴人等南部土著人混居,融入当地民族,成为土著诸姓之一。

西南少数民族中的彭姓大多数是彭人支裔融入而成,后来又同化为汉族。

彭人迁徙留下许多带“彭”的地名。

(2)彭姓豕韦氏、豕氏、韦氏

夏朝时期,夏后少康时,陆终的第三子籛的裔孙元哲封于豕韦(故地在今河南滑县东南),称豕韦氏,以“豕韦”为族名徽号,演变成文字姓的豕韦氏,为彭姓豕韦氏;后有改为单姓豕氏的,为彭姓豕氏;有改为单姓韦氏的,为彭姓韦氏。

“豕”的甲骨文为,是竖起的猪形,本义是猪。

“韦”(韋)的甲骨文为,由“口”(表示城池)与上下两个“止”(足)形组成,是“围”(圍)、“卫”(衛)的本字,用众人环绕城池,表示围绕、保卫之义。

“韦”由围绕引申为柔软。古代称兽皮,有毛的为“皮”,去毛的为“革”,加工后柔软能围绕使用的为“韦”。

豕韦氏族是擅加工猪皮制作铠甲、蒙鼓的氏族。豕韦氏一度十分强大,与彭国列为夏商时期的五霸。

夏朝末期,豕韦国被商所灭,不久彭姓豕韦国又复国。

商朝后期,商王武丁先后灭了彭姓豕韦国和彭国,改封子姓于此,为韦侯,建立子姓豕韦国。

(3)彭姓戈氏

夏朝时期,东夷部落首领后羿,篡夏位之后被寒浞所杀。

寒浞是彭姓之裔,寒浞篡夺夏位后,封自己的儿子豷于戈(故地在今浙江平阳),寒浞之子豷的子孙以其封邑名戈为氏,为彭姓戈氏。

(4)彭姓暨氏

商朝时期,大彭氏后裔被封于暨(故地在今浙江诸暨),其子孙以封邑名暨为氏,为彭姓暨氏。

“暨”由“既”(刚刚完成)与“旦”(地平线上的太阳)组成,本义是太阳刚刚升起出现在地平面上。

(5)彭姓钱氏、泉氏、全氏

周朝时期,彭姓的后裔彭孚在钱府担任上士官,经理财政,即管理钱币的官。古代“钱”也作“泉”,钱府又称泉府。彭孚之子孙有以其官名钱为氏的,为彭姓钱氏;有以其官名泉为氏的,为彭姓泉氏;还有以与“泉”通音“全”为氏的,为彭姓全氏。

周朝都城镐京(故地在今陕西咸阳)是钱氏、泉氏、全氏的发源地。

4.源于陆终第四子求言的姓氏

(1)云姓、妘姓

帝舜时期,陆终的第四子求言的氏族以“云”为族名徽号,演变成文字姓的云姓,后加“女”旁,为妘姓。

(2)妘姓求氏、言氏

求言之子孙有以其名求为氏的,为妘姓求氏;有以言为氏的,为妘姓言氏。

(3)妘姓郐氏

求言受封于郐(故地在今河南新密东北),其氏族以“郐”为族名徽号,演变成文字姓的郐氏,为妘姓郐氏。

“郐”源于“桧”,“桧”是桧树,也叫桧柏、圆柏,多桧树之邑为郐。

(4)妘姓邬氏

求言之子受封于邬(故地在今河南偃师西南),其氏族以“邬”为族名徽号,演变成文字姓的邬氏,为妘姓邬氏。

“邬”源于“乌”,“乌”即乌鸦,多乌鸦之邑为邬。

(5)妘姓路氏

西周初期,求言后裔的一支被封于路(故地在今山西黎城南),路国之子孙以国名路为氏,为妘姓路氏。

“路”的金文为,由“足”(脚)、“夊”(倒“止”形,迎面来的脚趾)与“口”(古人穴居的洞口)组成,本义表示到来;由人足所走的途径,表示道路之义。

(6)妘姓鄢氏

西周初期,求言后裔的一支被封于鄢(故地在今河南鄢陵西北),侯爵。鄢国之子孙以国名鄢为氏,为妘姓鄢氏。

“鄢”源自“焉”,“焉”的篆文为,是生长在长江淮河一带一种黄色的鸟,多“焉”鸟之邑为“鄢”。

春秋初期,鄢国被郑国所灭。

5.源于陆终第五子晏安的姓氏

(1)曹姓

帝舜时期,陆终第五子晏安的氏族封于盛产枣之地曹(故地在今陕西周至),称为曹氏族。

“枣”是曹氏族的重要食物,其族名徽号本为“美食枣”的图形,由“棘”(酸枣)与“曰”(口中加一横,表示口里有舌之形)组成,表示美食枣子之义。后来,族名徽号讹变为与其相近的,表示双偶之意的“曹”,演变成文字姓的曹姓。后来,曹氏族发展为国家,为曹国。

帝舜时期,曹人由曹(故地在今陕西周至)东迁至曹阳(故地在今河南灵宝东北)。从帝舜、夏朝至商朝初期,曹人一直居于曹阳。

商灭夏后,曹与商对抗,成为方国,称曹方。

商朝初期,曹方遭商的征伐,曹人的一支从曹阳东迁漕邑(故地在今河南滑县东);曹人的另一支自曹阳经河西走廊西迁。

商朝后期,商王盘庚迁都殷(故地在今河南安阳)后,史称殷商。因漕邑临殷太近,曹人又被迫东迁于尧丘(故地在今山东定陶)。

商朝末期,曹方被灭后,曹人的一支南下进入台湾,成为今台湾高山族中曹部落的先民。

战国时期,西迁的曹人在祁连山之北建立了“昭武九姓”之一的曹国。

汉朝初期,曹国因匈奴逼迫,又被迫西迁中亚,与中亚人混居,在阿姆河一带(故地在今乌兹别克共和国境内)再建曹国,与中亚人混居,形成隋唐时期西域著名的“昭武九姓”之一。

隋唐时期,西域的曹国人进入中国后仍以曹为氏,并回归汉人之中。

(2)曹姓晏氏

陆终第五子晏安的子孙有以晏安之名晏为氏的,为曹姓晏氏。

“晏”本义晴朗之义,引申为安宁、柔和、温和,古代多用作人名。

(3)曹姓邾氏、朱氏、颜氏、邹氏、娄氏、绎氏

帝舜时期,居于曹阳(故地在今河南灵宝东北)西南的曹氏族的一支,在商朝时期,随曹人东迁到原伏羲氏时期朱襄氏居住过的地方株邑(故地在今河南淮阳),称为朱氏族。

西周初期,周武王封帝舜之子商均的直系后裔妫满于陈(故地在今河南淮阳东南)。妫满夺株邑并入陈国,则封曹姓朱人的后裔曹挟于邾(故地在今山东曲阜东南陬村),建立邾国。

邾国之子孙以邾为氏,为曹姓邾氏;邾氏后来有去“阝”为朱氏的,为曹姓朱氏。

春秋初期,邾国晋封为子爵。邾国传到五世孙邾武公,名夷父,字颜,史称邾颜,也称颜公。邾颜的子孙以其字颜为氏,为曹姓颜氏。

“颜”本是指人的两眉之间,又专指面部。由脸容表情丰富,引申色彩丰富、显著等义。用来指才德出众、具有文采、受人称赞之贤人。古代多用作人的名或字。

春秋中期,公元前614年,邾国又南迁到绎(故地在今山东邹城东南之邾城),国号改为邹,也称邾娄国,属于鲁国的附庸国。

邹国之子孙以国名邹为氏,为曹姓邹氏。

“邹”的金文为,由两个“屮”(草)形与“又”(手)形组成;篆文为,由上下两个“勹”(手)形与“屮”(草)形组成,用手抓草的样子,表示拔草、割草。饲草丰盛之邑为“邹”。

春秋时期,喂马的官名为“驺”。“驺”的古文为。“邹”指春秋时鲁国的驺县,即古邾娄国。

邾娄国之子孙有以娄为氏的,为曹姓娄氏。居于绎邑之邾人有以邑名绎为氏的,为曹姓绎氏。

“绎”是抽丝之义。

战国初期,公元前473年,楚国灭曹姓邾氏之国,迁邾人于楚地的邾(故地在今湖北黄冈西北);邾人的一部分南迁朱方(故地在今江苏丹徒东南)。

(4)曹姓郳氏、倪氏

春秋初期,邾武公封其次子肥于郳(故地在今山东滕州东),为郳国,也称小邾,是邾国附庸国。郳国之子孙以国名郳为氏,为曹姓郳氏。

“郳”的金文为,由“兒”(小孩,幼小之义)与“邑”组成,表示很小的城邑。

战国后期,楚宣王(公元前369年—公元前340在位)灭了郳国,郳国之子孙为避仇人迫害,将“郳”改为“倪”,为曹姓倪氏。“倪”的篆文为。

(5)曹姓闾丘氏、闾邱氏、闾氏、丘氏、邱氏

春秋时期,邾国一大夫食采于闾丘(故地在今山东邹城东北)。食采于闾丘的邾国大夫之子孙以采邑名闾丘为氏,为曹姓闾丘氏;后有改为闾邱氏的,为曹姓闾邱氏。

“闾”本义是巷里的门,地形似巷门之丘为闾丘。

邾国闾丘氏的后裔有改单姓闾氏的,为曹姓闾氏;有改为单姓丘氏的,为曹姓丘氏;后来还有改为邱氏的,为曹姓邱氏。

(6)曹姓牟氏

西周时期,晏安的后裔建立的牟国(故地在今山东莱芜东),子爵。牟国子孙以国名牟为氏,为曹姓牟氏。

“牟”是“哞”的本字,本义是牛的叫声,牟地之人将牛称为“牟”。

春秋中期,牟国被齐国所灭。

6.源于陆终第六子季连的姓氏

(1)芈姓

帝舜时期,陆终第六子季连的氏族以“芈”为族名徽号,演变为文字姓的芈姓。

“芈”是“咩”的本字,由“羊”与其上的一竖(丨)组成,表示声音和气息由上面发出来,本义是羊的叫声。

(2)芈姓季氏、连氏

季连的子孙有以其名季为氏的,为芈姓季氏;也有以其名连为氏的,为芈姓连氏。

季连是芈姓之祖,即春秋战国时期楚人的先祖。

(3)芈姓熊氏

夏朝时期,季连的后裔芈部落已经活动于有熊氏之墟(故地在今河南新郑)和熊山(故地在今河南郾城)一带,居于熊山之穴,改“熊”为族名徽号,称为穴熊氏。穴熊氏子孙以熊为氏,为芈姓熊氏。

(4)芈姓楚氏

夏朝后期,穴熊部落进入河南北部多荆棘之地的楚丘(故地在今河南滑县东),改称楚部落。

“楚”的甲骨文为。

商朝初期,楚部落发展成为国。商朝后期,商王武丁(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1年在位)征伐夏朝的残余势力楚、罗等国,迫使楚、罗等国向西迁移,楚人迁到今陕西渭河流域的荆山之朝邑(故地在今陕西大荔东),部落改称荆楚。

商朝末期,荆楚追随周武王伐商,荆楚部落酋长鬻熊是周文王之师,被封为子爵,为楚子,荆楚由朝邑西迁到今陕西千阳的楚山和楚水,楚国始立于此。商朝末期,公元前1067年,楚国正式建国。楚国之子孙以国名楚为氏,为芈姓楚氏。

(5)芈姓荆氏

西周初期,周成王封鬻熊之曾孙熊绎于丹阳(故地在今湖北秭归东)。楚国从陕西商山沿丹水东下,越秦岭,到达古丹阳。不久迁入荆山(故地在今湖北南漳西),国名改为荆,子爵。荆国子孙以国名荆为氏,为芈姓荆氏。后又改国名为楚。

(6)芈姓罗氏、熊氏

夏朝时期,穴熊氏族进入楚丘(故地在今河南滑县)之时,穴熊氏族的一支善于制造罗网捕飞鸟的氏族,活动于大别山南北的森林茂密、鸟类群集的地带(故地在今河南罗山和湖北罗田之间),称为罗氏族,以“罗”为族名徽号,演变成文字姓的罗姓,为芈姓罗氏。

“罗”(羅)的象形字由“罒”(网形)与“隹”(飞鸟)和义符“糸”组成,表示捕鸟的网之意。

商朝初期,罗氏族发展成为国,罗国子孙有以熊为姓氏的,为芈姓熊氏;也有以国名罗为氏的,为芈姓罗氏。

商朝后期,商王武丁征伐夏朝的残余势力楚、罗等国,在楚人向西迁移时,罗人也跟随迁移到荆楚北面的罗山(故地在今甘肃正宁东)。

商朝末期,荆楚、罗人追随周武王讨伐商。

西周初期,周成王封罗国于房州(故地在今湖北房县),罗氏族跟随荆楚向东南跋涉,沿汉水到达房州,此时的罗国是依附于楚国的小国。后来罗国又东迁到罗川城(故地在今湖北宜城西)。

春秋时期,公元前690年,楚武王(公元前740年—公元前690年在位)灭罗国。

(7)芈姓熊氏、初氏

西周初期,楚国第五代国君熊严改芈姓为熊姓,从此楚人很少使用芈姓。

熊严第三子叔堪,本为楚氏,因避难改楚的同音字“初”,为芈姓初氏。

(8)芈姓夔氏、能氏

西周初期,熊绎之子熊挚封于夔(故地在今湖北秭归东),为楚国附庸国,以夔为氏,为芈姓夔氏。

“夔”的甲骨文为,像一只大猩猩之类的猿类动物形,本义为如大猩猩一类的山怪,又用以指野牛。夔地或多猿、多野牛而称为“夔”。

后来楚国以夔国不奉祀祖先为罪名灭了夔国。夔国人为避祸难而将熊字去四小点为能氏,为芈姓能氏。

(9)芈姓敖氏

春秋以前,楚国的君主尊称为敖,如若敖、杜敖等。“敖”是古羌人部落首领的称号,盛行于今甘肃、青海地区,后来敖的称呼也传到南方。

春秋初期,楚国加入诸侯争霸之列。若敖之孙自立为王,为楚武王(公元前740年—公元前690年在位)。自楚武王以后楚国的君主皆称王,只有不得善终者才未称王而称敖,如郏敖、营敖等;楚国的重臣也称敖,如阎敖、莫敖等。楚国之敖,如同匈奴之单于、西域之可汗。

楚国诸敖之后有敖氏,为芈姓敖氏。

(10)芈姓斑氏、班氏、成氏

春秋初期,楚国国君若敖之子斗伯比,斗伯比之子令尹子文。相传令尹子文靠吃虎乳长大,因虎身上有斑纹,其子孙以斑为氏,为芈姓斑氏;由于古“斑”与“班”通用,故又有以班为氏的,为芈姓班氏。

若敖之孙令尹子玉,号成得臣,其子孙以其号成为氏,为芈姓成氏。

(11)芈姓屈氏

春秋初期,楚武王之子王子瑕食采于屈(故地在今湖北秭归东)。屈国之子孙以采邑名屈为氏,为芈姓屈氏。

“屈”的金文为,由“尾”(秃尾巴形)与“出”组成;楷书省去“毛”写作“屈”,由“尸”与“出”组成,表示尾巴翘出之意,引申为弯曲。楚地屈,出产的铜弓、铜弩名曰大屈。屈原系此屈氏之族人。

(12)芈姓申氏、邢氏

春秋初期,楚武王之子楚文王(公元前689年—公元前677年在位)从今鄂北向北扩展势力时,大约公元前688年,先后灭了南申(故地在今河南南阳)和东申(故地在今河南信阳),将东申封与楚大夫建立了申邑。申邑之子孙以采邑名申为氏,为芈姓申氏。

战国时期,楚申公之巫臣奔晋,晋国封巫臣于邢(故地在今河北邢台西南),为邢伯,也称邢侯,邢伯之子孙以封邑名邢为氏,为芈姓邢氏。

之后楚国再向北及淮汉地区推进,灭了吕(故地在今河南南阳西)、应(故地在今河南平顶山市的治阳镇)、霍(故地在今河南汝州的霍阳聚)等小国,楚国再南迁新都,仍称丹阳(故地在今湖北枝江)。

楚文王又沿沮漳河向东南迁到郢(故地在今湖北荆州)。

(13)芈姓潘氏

春秋初期,楚成王(公元前671年—公元前626年在位)之子楚穆王时,楚国占领姬姓潘国,封太师潘崇食采于潘(故地在今陕西兴平北),潘崇之子孙以采邑名潘为氏,为芈姓潘氏。

(14)芈姓阳氏、范氏

春秋时期,楚穆王之子王子扬,扬之孙名匄(ɡài),楚平王时任令尹,封于阳(故地在今湖北石首),又称阳匄,其子孙以采邑名阳为氏,为芈姓阳氏。

楚穆王之大夫范山;楚灵王之大夫范无宇,均食采于范(故地在今河南项城西范亭集),其子孙以采邑名范为氏,为芈姓范氏。

(15)芈姓庄氏、严氏

春秋时期,楚王熊旅死后谥号庄,史称楚庄王。楚庄王支庶子孙以其谥号庄为氏,为芈姓庄氏。

江汉之间的庄姓多为楚庄王之后。

战国时期,楚国名士庄周,尊称庄子,出自这支庄氏。

东汉时期,为避汉明帝刘庄的名讳,命天下的庄氏改为严氏,为芈姓严氏。魏晋时期,一部分严氏又恢复了庄氏,庄、严两姓都认为是楚庄王之后。

(16)芈姓靳氏

春秋时期,楚庄王之子食采于靳(故地在今湖南靳江一带)。

古代称四马车辆中间驾辕的二马为“服马”,服马当胸的皮带称作“靳”,“靳”也用作服马的代称。以靳为地名,或是与服马有关。

战国时期,楚怀王宠臣、楚庄王的裔孙上官大夫靳尚,得怀王夫人郑袖信任,曾通过怀王夫人解救张仪。靳尚其食采邑为靳,其子孙以采邑名靳为氏,为芈姓靳氏。

靳江从楚国大夫靳尚墓前流过,是湘江的一个支流。

(17)芈姓子南氏、子氏、沈氏、上官氏

春秋时期,楚庄王之子追舒,字子南,其子孙以先祖之字子南为氏,为芈姓子南氏;后有改为单姓子氏的,为芈姓子氏;有改为南氏的,为芈姓南氏。

楚庄王封其子公子贞于楚邑沈鹿(故地在今湖北钟祥东的大洪山之麓),为沈尹。楚庄王之公子贞之子孙以采邑名沈为氏,为芈姓沈氏。

楚庄王封其幼子子兰于上官(故地在今河南滑县东南),子兰之子孙以其封邑名上官为氏,为芈姓上官氏。

(18)芈姓孙氏、沈氏、连氏、时氏

楚庄王的令尹孙叔敖,孙叔是其字。孙叔敖居于期思(故地在今河南淮滨东南),其子孙以其字孙为氏,为芈姓孙氏。

楚穆王时楚国灭了姬姓沈国,楚庄王又封孙叔敖之子于沈(故地在今河南固始)。孙叔敖之子孙以国名沈为氏,为芈姓沈氏。

楚庄王大夫连尹襄老,也称连敖,其子孙以先祖之字连为氏,为芈姓连氏。

楚庄王之子为楚共王(公元前590年—公元前560年在位),楚共王大夫申叔,字时,食采于申(故地在今河南信阳),楚共王大夫申时之子孙以先祖之字时为氏,为芈姓时氏。

(19)芈姓伍氏、申氏、椒氏、胥氏、员氏、郧氏

春秋时期,楚庄王之臣伍参,曾经参与楚庄王与晋国的争霸,协助大将孙叔敖击败晋军,以贤智和军功升为大夫,伍参的初封之地在今湖北南漳。伍参之子孙有以其字伍为氏的,为芈姓伍氏。

后因伍参被杀,其子伍子胥逃到吴国。伍子胥助吴王阖闾夺取王位,后又攻破楚国,因功高而封于申(故地在今河南信阳),于是又以封邑名申为氏,称为申胥,为芈姓申氏。

伍子胥曾食采于椒(故地在今安徽阜阳南),伍子胥之子孙有以采邑名椒为氏,为芈姓椒氏。

“椒”是一种灌木或小乔木,即花椒。

伍子胥,名员。伍子胥的后裔有以胥为氏的,为芈姓胥氏;有以员为氏,为芈姓员氏。

伍子胥的后裔有居于郧(故地在今江苏如皋东)邑者,以邑名郧为氏,为芈姓郧氏。

(20)芈姓白氏、慎氏、费氏

春秋时期,楚平王的太子建,建之子胜,于公元前487年被楚惠王封于白(故地在今河南息县包信镇西南),当时楚国的邑大夫称公,故称白公胜,其子孙以采邑名白为氏,为芈姓白氏。白公胜后裔有食采于慎(故地在今安徽颍上西北)的,其子孙以采邑名慎为氏,为芈姓慎氏。

楚平王大夫费无极,其子孙以先祖之字费为氏,为芈姓费氏。

(21)芈姓包氏、蓝氏

春秋末期,楚昭王又北迁国都于楚邑沈鹿(故地在今湖北钟祥),不久又迁回郢(故地在今湖北荆州)。

楚昭王大夫王孙包胥,以说秦救楚之功,被封于申(故地在今湖北房山县包家河旁),史称申包胥。包胥之子孙以其字包为氏,为芈姓包氏。

楚昭王大夫亹(mén)封于蓝(故地在今湖北宜城东南),为蓝县尹。蓝县尹亹的后裔以采邑名蓝为氏,为芈姓蓝氏。

“蓝”本义是蓝靛草,产蓝靛之地称蓝。

(22)芈姓叶氏

春秋时期,楚昭王时,公子贞之子左司马沈尹戌,在与吴国战争中战死,楚昭王封沈尹戌之子沈诸梁为叶邑(故地在今河南叶县南)之尹,其子孙以采邑名叶为氏,为芈姓叶氏。

当时楚国凡邑大夫皆称为公,所以沈诸梁也称“叶公”,乃“叶公好龙”故事之叶公。而历史上的叶公是位勤政爱民、靖难救危、颇有作为的人。

(23)芈姓苗氏、贲氏

春秋后期,公元前547年,楚国若敖之乱,若敖之裔楚令尹伯棼(即丰椒)因罪被杀,其子贲皇奔晋,晋平公使其食采于商朝时的古苗国之地苗(故地在今河南济源西南)。贲皇之子孙以采邑名苗为氏,为芈姓苗氏。贲皇之子孙还有以贲为氏的,为芈姓贲氏。

(24)芈姓和氏

春秋初期,楚国人卞和,得玉璞,两次献给楚王,都被认为是假的,先后被砍去双脚。

楚文王继位,卞和抱着玉璞哭于荆山下,楚文王使人雕琢其璞,果得宝玉,称为“和氏璧”。卞和之子孙以其字和为氏,为芈姓和氏。

(25)芈姓万氏

春秋时期,楚国灭嬴姓莒国后,楚国大夫食采于万(故地在今山东莒县),其子孙以采邑名万为氏,为芈姓万氏。

(26)芈姓艾氏

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庆忌居艾(故地在今江西修水西),是吴公子庆忌食邑。

战国初期,艾邑归楚国,为楚国大夫采邑,楚国大夫之子孙以采邑名艾为氏,为芈姓艾氏。

“艾”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即艾蒿。

(27)芈姓攸氏、蒙氏、匡氏、麻氏、查氏、渌氏

春秋时期,楚国一大夫食采于攸(故地在今湖南攸县东北),其子孙以国名攸为氏,为芈姓攸氏。

“攸”的甲骨文为,本义是用水给人洗浴,引申指安闲自得。楷书将“攴”变为“攵”,为“攸”。

楚国一大夫食采于蒙(故地在今湖北荆门西之蒙山),其子孙以采邑名蒙为氏,为芈姓蒙氏。

“蒙”是蒙草,即菟丝子。

楚国一大夫食采于匡(故地在今河南睢县西旧匡城),其子孙以采邑名匡为氏,为芈姓匡氏。

“匡”是“筐”的本字。

楚国一大夫食采于麻(故地在今湖北麻城)。“麻”古代专指大麻,俗称火麻。麻地是盛产大麻的地区。楚大夫食采于麻的子孙以采邑名麻为氏,为芈姓麻氏。

楚国一大夫食采于柤(故地在今江苏邳州西北)。“柤”同“查”(楂),即山楂。楚国大夫食采于柤的子孙以采邑名查为氏,为芈姓查氏。

楚国有大夫食采于渌(故地在今湖南醴陵),居渌邑之子孙以渌为氏,为芈姓渌氏。

(28)芈姓红氏、利氏、柘氏、昭氏、景氏

春秋时期,楚国王子熊挚红,其支庶子孙以其字红为氏,为芈姓红氏。

楚国有公子食采于利(故地在今湖北利川),其子孙以采邑名利为氏,为芈姓利氏。

楚国有大夫食采于柘(故地在今河南柘城北)。楚大夫食采于柘之子孙以采邑名柘为氏,为芈姓柘氏。

“柘”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即柘树。

楚国王族有封于昭(故地在今湖南长沙南)的。楚国王族食采于昭之子孙以采邑名昭为氏,为芈姓昭氏。

“昭”明亮之义。

楚国王族有封于景(故地在今湖北房县南)。楚国王族食采于景之子孙以采邑名景为氏,为芈姓景氏。

“景”风景优美之义。

(29)芈姓枝氏、荣氏、鄢氏、恒氏、常氏

春秋时期,楚国大夫枝如子射,其子孙以其字枝为氏,为芈姓枝氏。

楚国大夫荣季,即荣黄,其子孙以先祖之字荣为氏,为芈姓荣氏。

楚国大夫鄢将师食采于鄢(故地在今湖北宜城东南),其子孙以采邑名鄢为氏,为芈姓鄢氏,故楚地多鄢姓。

“鄢”源于“焉”,“焉”是一种水鸟,多焉之邑为鄢。

楚国大夫恒思公的后裔以其字恒为氏,为芈姓恒氏。

北宋时期,为避真宗赵恒的名讳,因恒、常同义,将所有恒氏改为常氏,为芈姓常氏。这支常氏族人主要繁衍于今江苏东海沿岸一带。

(30)芈姓詹氏

春秋时期,楚国主管占巫的官,称詹尹,亦称占尹。古詹、占通用,詹尹之邑在古詹墟之地(故地在今江西乐安)。楚詹尹之子孙以官名詹为氏,为芈姓詹氏。

“詹”本义是话多,“詹”又通“占”,即占卜。

(31)芈姓卓氏

战国时期,楚威王之子公子卓的子孙以先祖之字卓为氏;楚国大夫卓滑的子孙也以先祖之字卓为氏,为芈姓卓氏。

“卓”是“罩”的本字,“卓”的甲骨文为,由“卜”(鸟的简形)与“早”(带柄的网)形组成,本义为用网罩鸟。由罩鸟必高举网、要有高超的技巧,引申指高明、高超、超群、卓越、卓著等义。

(32)芈姓兰氏

战国中期,楚怀王时,楚国的疆土一度东抵今山东的南部莒县、泰安一带。楚国在今山东南部建立了兰邑(故地在今山东苍山西的兰陵镇),兰邑楚人是十分喜好兰草和兰花的人群,把南方佩带香草、种植兰花的习俗带到了北方,兰邑之名出于此。受封兰邑的楚国公族大夫,其后裔以采邑名兰为氏,为芈姓兰氏。

(33)芈姓龙氏、项氏

战国后期,楚倾襄王再北迁国都于古陈国之地(故地在今河南淮阳)。

战国末期,楚考烈王时,顺颍水向东南进入皖西北的钜阳古城(故地在今安徽阜阳西北),定为楚国都城,最后又迁到皖腹地寿春(故地在今安徽寿县)。

公元前256年,楚考烈王灭鲁。鲁国之邑龙(故地在今山东泰安西南之龙乡)归楚,楚国大夫食采于龙,其子孙以采邑名龙为氏,为芈姓龙氏。

鲁国之邑项(故地在今河南项城东南的沈邱槐店镇)归楚,楚国大夫食采于项,其子孙以采邑名项为氏,为芈姓项氏。

项氏后人东迁下相(故地在今江苏宿迁西)形成望族,秦朝末的西楚霸王项羽出于此支芈姓项氏。

(34)芈姓魏氏、穰氏

战国后期,秦昭王母宣太后是楚国人,秦国大臣穰侯魏冉是秦昭王母宣太后之弟,为芈姓的后裔。秦武王去世后,秦国发生了内乱,魏冉拥立秦武王之异母弟嬴则,是为秦昭王,魏冉初为将军,后长期任秦相,封于穰(故地在今河南邓州),号穰侯,五国合纵破齐后,魏冉加封陶邑(故地在今山东定陶北)。魏冉之子孙以其字魏为氏,为芈姓魏氏;有以其封邑名穰为氏的,为芈姓穰氏。

(35)芈姓柳氏

战国末期,楚国共传45世,历时844年,前后共移都10次,于公元前223年被秦国所灭。

秦朝末期,楚怀王之孙熊心,在秦末大起义时被各路义军推为首领,号义帝,建都于柳(故地在今河南西华之西),其子孙以邑名柳为氏,为芈姓柳氏。

(36)芈姓米氏

北宋书画家米芾,自称是战国时楚公族之后,本姓芈,后改为同音字米。米芾之子孙以米为氏,为芈姓米氏。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93275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人文社科小说 《中华姓氏探源》

作者:牛砚/程刚
最后更新于:2016年09月08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中华姓氏探源”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e93275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