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第136章 我是她的男人

 

------第136章 我是她的男人------



在官府出面调停下,惠娘和她背后的商会的反击行动获得圆满成功。

社会地位低贱的商人,感受到联合在一起的力量,商会所有成员精神均为之一振。

书店赔钱认怂,连带着城里那些地痞流氓也跟着消停。

事情结束后,城中不少经营其他生意的商铺,看到商会带来的改变,很多老板亲自到商会总馆来询问加入商会事宜。

在沈溪所制定的章程中,商会并不仅仅局限于吸纳经营药铺的商家,只要愿意接受商会章程,满足“准入制度”,各行各业都可以申请加入。这次商会所有商家联合起来一致对外的事意义重大,很多商家都想加入其中受到庇护。

惠娘经过开始的欢欣鼓舞后,很快又发起愁来。

在事情了结后的几天里,仅仅府城就有不下百家商铺派人到商会询问是否能加入,本来商会能扩大是好事,但问题是申请加入的商铺实在太多,甚至还有之前那些联合起来与她作对的书店也要加入进来。

这些商铺无论是规模还是经营方向都很复杂,虽然准入制度定得很好,但她根本没那么多精力和人手去考察这些店铺是否满足条件。

按照沈溪之前所说的,但凡来请求加入商会的人,她都发了一份“申请表”,要求这些商家把自己店铺的具体情况,经营门类以及大概的规模,还有未来的发展方向等等内容填好交到商会进行审核。

当惠娘拿着上百份申请表的时候,两眼一片迷茫,实在不知应该如何应对。

实在没办法,她只得跟沈溪私下里约定好时间,再次于夜班三更时聚到药铺二楼的房间商量。

惠娘上来就把这几天收到的申请表全数拿给沈溪看,说出眼下商会的为难之处:“……商会成立之初,总馆请一个知客就够了。虽然整个汀州府有两百余家药铺,但大部分时间都不会来府城,本地不过二十余家,有时候我还带着丫鬟帮忙,总能应付过来。可如今同时接纳如此多的商家,以现有的人手,看顾总馆都不够更不要说派人考核了。”

沈溪想了想,道:“之前不是有章程吗?根据章程稍微考察一下就行了,若实在没有人手,干脆就选择那些有口碑的老字号加入。”

惠娘还是摇头,本来她打算趁着年底多印刷一些年画,大赚一笔。可因商会这边的事太多,令她焦头烂额,整个人都快崩溃了。

“选择谁都不好,这些商家有的是走‘长老堂’的关系,有的则是商会中别的药铺东家引介,既然我来主持商会就不能厚此薄彼,要保证公开公平公正,否则无法让人信服。我跟商会的长老谈过,他们不管不问让我一人拿主意……这几天真是忙死了,比之前整合商会还要累。”

惠娘坐在那儿,手扶着额头想休息一下,但事情太多,她刚刚闭上眼便情不自禁睁开,看着面前那么多申请表,一时间心烦意乱。

没有男人相伴,夜深人静时总会觉得孤单寂寞。之前她一直想寄情于工作来令自己不多想,可当遇到困难和麻烦的时候,她依然会感觉孤立无助。

沈溪摆了摆手:“姨,既然不好选,都吸纳进来就是了。”

“啊?”

惠娘惊讶地看着沈溪,“都进来?那么多商家,怕是……不好管理吧?”

“有什么好不好管理的,商会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做大做强,人手不足就增加人手,场馆不够就租个大点儿的。或者……之前的准入制度可能有点儿问题,不如稍微变通,在商会第一年里,凡是想加入商会的店铺,每家都要缴纳五钱银子的准入钱,而后每年还要缴纳年费。增加这个条款,很多实力不足的商家就会打退堂鼓。”

惠娘想了想,先是点头,因为她觉得沈溪说得对,本来商家加入是不用花什么钱,现在加上这个准入钱和年费的门槛,肯定很多小店铺就不愿加入进来了。但最后她还是摇摇头:“小郎,咱成立商会,可不是为了赚谁银子……”

沈溪道:“姨,瞧您这话说的,商会的总馆不是咱给租赁的?现在做什么不要钱?再者说了,把钱收上来,会记在商会账目上,钱虽然是由您管着,但每一笔进出款项都会有记录,取之于商会,用之于商会,有何不可?”

惠娘这下彻底挑不出毛病来了,但她为人实诚,仍旧有些迟疑。

沈溪继续补充:“姨,你还要跟那些来申请加入商会的人说,这是商会成立第一年的‘优惠价’,等以后商会做大做强,想交五钱银子就加入商会根本不可能。既想得到商会的优惠和保护,又不想付出任何代价,别尽想好事了。”

“等姨把这准入钱的事一说,若那些人不愿意出钱,就算是他们的引介人也无话可说不是?”

惠娘最后终于打定主意,看着沈溪一脸坚决道:“行,那我明天就试试。”

正事说完,惠娘心中的压力稍微排解了些,不过她并不急着送沈溪离开。沈溪前两次过来,她都没准备,这次她心中有烦忧,亲自邀请沈溪,便准备了些吃食犒劳,还是她亲自下厨做的。

沈溪刚认识惠娘的时候,尝过她的手艺,后来随着生意日渐兴隆,加上找来几个丫鬟,渐渐地便不下厨了。沈溪看到惠娘亲手烹饪的小菜,色香俱佳,忍不住咽了口口水,等惠娘把碗筷拿来,便迫不及待品尝。

“喜欢吃就多吃些。”

惠娘看到沈溪吃得津津有味,她也很高兴,“小郎,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你现在就这么有本事,等长大后,恐怕就更不得了了。”

沈溪抬起头,用真诚的目光看着惠娘:“等我长大了,一定好好保护姨,不让旁人欺负您。”

惠娘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摸摸沈溪的头,带着嗔骂的语气:“瞧你这张嘴,长大了不知要祸害多少姑娘家,姨不被你欺负就好了。”

惠娘以为沈溪听不懂这带着些许暧昧的话语,感慨着摇了摇头。

但沈溪怎会不懂?这话,确实显得有些过火,但若细挑的话,却听不出惠娘是有意暗示还是无心之失,又或者是惠娘仅仅只是想调侃他一下。

“怎么不吃了,不好吃?”惠娘看着停下来的沈溪。

沈溪回过神,勉强一笑:“姨,我渴了。”

惠娘这才恍然:“噢,看我,光顾着做菜,忘记煨汤了,好在有茶水,姨这就给你倒。”

惠娘好像一个贤惠的小妻子,端茶递水做得很仔细。

沈溪看着这一幕,心里堵得慌。

喝了口茶水,沈溪又吃了几口菜就说吃饱了。惠娘从袖口拿出条带着幽香的手帕给沈溪擦嘴,正是她平日贴身的那条。

沈溪擦过嘴,突然把手帕攥在手里:“哎呀,弄脏了,我回去洗好后再还给姨。”

说完拿着惠娘的手帕一溜烟出房门下楼去了,惠娘有些莫名其妙。

沈溪来到下面的院子,就着微弱的灯光看着手帕上由惠娘亲手绣的一个“清”字和一朵梅花,不知具体含义,心想难道是惠娘在丈夫亡故后想用这样的方式来提醒自己要“清心寡欲”?做人要像梅花一样孤寒傲立,一尘不染?

沈溪想了很久,有件事想明白了,既然惠娘没有男人,那我就是她的男人,一定要保护好她!

*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25779 在手机上阅读完整章节!

------第137章 实验室------

等第二天沈溪到药铺再见到惠娘时,对于手帕他只字不提,惠娘也没非要把手帕讨回去的意思。

或许在惠娘心里,本来就是一条普普通通手帕,并无什么特殊的含义,沈溪拿去也就罢了,根本就不打紧。

倒是周氏发觉惠娘精神头很好,笑着问道:“妹妹今天看起来容光焕发,可是昨天睡得不错?”

惠娘看了旁边正在收拾书包的沈溪一眼,点了点头道:“没错……之前确实有些烦心事,不过昨夜想明白了,所以睡眠很好。”

周氏欣慰地点头:“想通了就好,就怕妹妹你有事藏在心里,胡思乱想睡不着。这几天家里那没良心的天天准时回来,我也没时间陪妹妹你说说贴己话,今天我特地让他留在作坊那边守夜,晚上我带着憨娃儿和黛儿过来睡。”

惠娘笑了笑没说什么,倒是陆曦儿拍手欢呼:“噢,又能听沈溪哥哥讲故事咯。”

林黛瞪了陆曦儿一眼,情不自禁地嘟起了小嘴,心里隐隐有几分不满。每次在药铺这边留宿,三个小家伙就会睡到一张床上,夏天天气暖和倒没什么,入冬后夜里冻得厉害,不但要抢被子,连枕头、毛巾什么的都会抢,她跟陆曦儿乐此不彼。

沈溪和以往一样去学塾上学。

临近年关,终于快到放年假的时候,沈溪心情不由好了许多。周氏留下来照看店铺,惠娘则会去商会总馆那边,把沈溪提出来的准入钱和年费的事传达下去。

先前要加入商会的上百家店铺,在这两项收费标准公开后,马上有小半实力不足的打了退堂鼓,毕竟很多人只是想得到的商会的免费庇护,涉及到银钱他们就乐意了。

但还是有五十多家店铺,在城中并非是那种根基深厚规模宏大的字号,多少受到一些竞争对手的欺压,觉得非常有必要加入商会以保护切身利益,没有丝毫犹豫便把准入钱和年费缴纳了。

商会的成员数量从两百余家,一句发展到近三百家,虽然从数量增长看似乎没什么特别,但关键是把商会的影响力扩大到了各行各业。以后商会可就不仅仅只是药铺商会了,而可以冠之以汀州府商会更为妥当。

随着规模扩大,商会声势一时无两。

为了安老会员的心,“长老堂”再次开会修改了部分条款,规定新加入商会的店铺无论字号历史有多悠久,规模有多大,在头半年内都不能作为“长老堂”的成员,以彰显老会员的优越性。

不过,毕竟在此之前“长老堂”的成员都仅仅只是经营药铺,对于别的行当不是很了解,惠娘提议后经过“长老堂”表决,决定从这五十多家店铺中增加两名长老的名额,将原来六个长老席位扩大到八席。

加上惠娘这个商会大当家,遇事投票表决时将会有九票。

商会有了一定的规模,制度也逐渐完善,逐渐开始发挥其对外扩张的优势。

印刷作坊因为遭到打砸抢,从十一月底到腊月上旬基本上处于歇业状态,在事情结束后,年关也越来越近,年画的买卖生意逐步恢复正常。

市面上流传的贼赃年画,很快就被市场消化掉了,老百姓仍旧对彩色年画抱有极大的热情,大批订单纷涌而至。

即便是面临这种情况,印刷作坊的彩色年画批发价也未上涨,每一章仍旧按照单笔订单数量的多少,单价从四十五文到五十文不等。

每天沈明钧都在印刷作坊忙碌个不停,作为印刷作坊的掌柜,沈明钧第一次拥有属于他个人的事业,做得非常用心。

进入冬季后,因为杨氏药铺和陆氏药铺均开始做成药,效果显著,再加上商会事件的发酵以及后续炒作,使得城里城外的百姓都知道惠娘这个活人无数万家生佛的女神医,连带着药铺的生意跟着变好。

惠娘和周氏每天的生活都忙碌而充实。

周氏主要负责药铺经营,她身边有五个丫鬟打下手,将药铺打理得井井有条。惠娘则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商会那边,除了不断吸纳全府八县慕名而来的新商家加入商会,还要为商会寻找物美价廉的稳定货源,同时寻找出货门路,很多时候都不在药铺。

……

……

腊月十二,“学而学塾”开始进行年终学业考核。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沈溪故意藏拙,只是把冯话齐平日教授的《大学》的内容表现出来,并没有进行延伸,在同级十多名学生中,被冯话齐定在了第四名,这也为他日后的“进步”留下了充足的空间。

第二天沈溪把考试成绩带回家,不出意料,沈明钧夫妇非常高兴,他们在冯话齐让沈溪跳级的时候,担心的是宁化县城的教学质量比不上府城这边,沈溪跟不上学习进度,但现在沈溪的成绩虽然算不上出类拔萃,但总算是没有落后。

两口子坚信,只要沈溪逐步适应府城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肯定会再次像在宁化一样,重新登上第一名的宝座。

随着年终考核结束,学塾开始放年假,沈溪终于迎来了漫长的假期。

放假后,沈溪基本可以心无旁骛地玩耍,以他的心理年龄,对于玩根本就没有太大的兴趣,只有林黛和陆曦儿两个小萝莉纠缠不休的时候,他才会陪着玩一会儿。其余时间,他更愿意去钻研和促进印刷作坊技术革新。

以往沈溪要做实验得偷偷摸摸,可现在家里人都知道所有技术都是他创造出来的,事关印刷作坊的前途,还有大家腰包的鼓胀,所以采取了既不支持也不反对的态度。沈溪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把他的工具拿出来,惠娘心疼他,还特意在作坊后院特别为沈溪准备了个光线通透、通风良好的房间,作为“实验室”。

在沈溪的实验室中,除了文房四宝和印刷雕版这些基本工具,也有之前他所调配的各种颜色的油墨,再加上他找秀儿去城里买来的各种化学品,这里基本上算是个真正的化学实验室了。

林黛和陆曦儿两个小萝莉刚开始还喜欢进去找沈溪玩,但在碰洒几个罐子,把地上腐蚀了几个大窟窿后,沈溪严禁她们进入实验室,因为沈溪的试验台上包括装有硫酸、盐酸、硝酸和烧碱、纯碱等危险化学品的瓶瓶罐罐。

明弘治年间,民间已经能买到一些制作粗糙的玻璃器皿,这些玻璃器皿基本不透明,从外型上看跟瓷器差不了多少,但比瓷器昂贵许多。实验室之所以会采用玻璃制成的用具,在于玻璃器皿相对瓷器来说更为厚重,不容易打破。

沈溪本想好好研究一下纯净的平板玻璃,但几经努力后,并没有太多进展,到后面只得放下一切,继续研究他的油墨。

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25779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历史小说 《寒门状元》

作者:天子
最后更新于:2017年04月16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寒门状元”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e25779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