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天】《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学习

 

无论生活在地球的哪个角落,我们都对孩子拥有同样的爱,我们都愿意把最好的奉献给孩子,我们更希望能传承给孩子一种...





无论生活在地球的哪个角落,我们都对孩子拥有同样的爱,我们都愿意把最好的奉献给孩子,我们更希望能传承给孩子一种方法,让他们学会面对现实、创造未来。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作者|[美]阿黛尔·法伯(Adele Faber)

[美]伊莱恩·玛兹丽施(Elaine Mazlish)
昨天的内容,大家好好复习了吗?


 〉后续
教会的演讲结束后,在听众中间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有一个父母小组想让我来带领组织一个系列讲座。于是,我加入到帮助父母的孩子沟通的事业中,同时,也继续寻找办法来应对自己的挑战。下面是每次讲座的精彩片段。
第一阶段 回应感受
我很担心第一次来参加讲座的父母会失望。我要将的内容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回应感受。难道还有人没听过这个话题吗?我都能想象出他们之间面面相觑的样子。我们照看孩子,难道只是回应感受吗?让我稍微安慰的是,父母们发现回应感受对他们来说仍然是个挑战。在理论和实践之间仍然存在巨大的差距。

父母在“接纳感受”的时候,面对的其中一个障碍,就是孩子表达感受的方式完全无法让人接受!但是父母们愿意相信这个办法,并继续尝试。第一个故事就是来自马科斯妈妈。她经常会感到压力很大。她四岁的儿子被诊断为“对抗性行为障碍”,他一直在挑战她,每天都发脾气。医生帮助他们设计了一个图表,对他的行为进行计分、奖励,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第一阶段结束后,马科斯妈妈给大家讲述她的故事。

马科斯在商场

上周六是个下雨天,很冷。我计划和朋友带孩子一起在商场的室内游乐场碰面。当我们到达商场的时候,马科斯在门口停下,不肯进去。他说:”我不进去。待在这里没意思,真傻,真白痴!“

我心里想:”哎呀,我们又要开始生气了。“我差点说出:”你什么意思?是你想要来这里的!你看这里有很多好玩的东西。这里所有的孩子玩得多开心啊。“

但是,我没有这么说,我做了个深呼吸,对他说:”看来,你一点也不喜欢这里的东西。所有这些滑梯、蹦床、汽车、卡车都没有意思,都很愚蠢,是吗?“

他说:”就是!“接着就玩去了,我惊呆了。后来,他过来看着我说:”你能理解我。“他以前可从来没有这么说过。

画出来

随后几天,我收到了马科斯妈妈发来的电子邮件。

马科斯经常会情绪激动。我总是尝试让他冷静下来,但是我现在意识到用”夸张“的方式很管用。昨天,他一直盼着和一个小朋友一起玩,结果在最后,小朋友的妈妈打电话来说需要推后,因为女儿太累了,不能过来玩了。

可以想象马科斯有多失望!他嚎啕大哭起来,我走到黑板前,对他说:”真是让你太失望了!你真的一直在盼着能和朋友一起玩。“我画了一个泪流满面的小男孩(眼泪比他的脸还大),眼泪掉下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坑,马科斯让我把水坑画得再大些,接着他又在整个画面的外面画了一个大大的泪珠,并写下”伤心“和”呜呜呜呜“几个字。黑板被画得没有一点空地儿。

最后,我们一起讨论怎么才能让他的情绪好转起来。他说可以给其他朋友打电话,然后他就打电话去了。在他等朋友来的时候,告诉我他很幸运,因为可以和朋友玩两次——一次是今天,一次是和第一个朋友约另外的时间。

”回应感受“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麻烦,过去我可能会阻止马科斯这么做,但如果那样的话,他一整天什么事做不了。

冷静

有一位家长告诉大家,关于感受的这套东西在她的家庭并不适用。有的时候,当她接纳女儿感受之后,孩子反而变得更来劲了。我让这位妈妈举个具体的例子。她说:”恩,好比今天早上,梅根因为粉色的运动鞋湿了,我不让她穿着上学,她就大发雷霆。我尽量保持冷静对她说:’梅根,我知道你很失望。你想穿这双鞋去上学,但是,它们太湿了。‘结果她更大声地尖叫,开始踢我。“

梅根妈妈的声音听上去平静而又韵律,我对她说:”你所说的话,让我觉得你很理解孩子,但是你的语音语调像是在说’嘘……冷静。情况没那么糟糕,不至于这么伤心。“

另外一位妈妈大声说:”冷静?在我们家根本不允许说着两个字。在我生气的时候,让我冷静,我会更生气的。如果我丈夫对我说,我会把他头拧下来。他也知道这一点!“

”其实,“第一个妈妈接着说:”我试着用平静的声音让她来冷静下来。我不想火上浇油。“

如果你想让孩子冷静下来,要试着用符合他当时那种强烈情绪的声音,而不是用弱化情绪的语调,这样才有助于孩子回复平静。例如:”噢,真是不好!你本来计划穿这双粉鞋去上学,结果鞋全都湿了!太让人失望了!这可是你最喜欢的一双鞋!真是该死!真希望我们能有时间把鞋弄干,你觉得我们现在就把鞋放在暖气上,回家后会不会就干了?“

有时候,给孩子提供选择可以让他们的情绪有所好转。”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你想穿紫色的鞋,还是凉鞋?“

肚子饿了

几个星期之后之后,梅根的妈妈给我们讲诉了下面的故事:

梅根因为肚子饿,开始哭闹起来。我平静地告诉她,需要再耐心等五分钟,饭就好了。结果哭闹声更大了。

就在这时,我想起来”要用符合她情绪的语调“,于是我倒在地板上,挨着她,”肚子饿的时候,五分钟实在是太长了!感觉快要饿死了!“我边说边用拳头击打地板,”我们现在就要吃东西!“梅根咯咯咯地笑起来,对我说:”妈妈,你好傻呀。“她真的很喜欢这种夸张的做法。她的情绪完全被改变了。

同时面对两三个孩子时

我们学习小组的一位幼儿园老师想知道:如何同时接受几个孩子的感受?”接纳感受“更像是针对一对一的情况。她在尝试过之后,讲述了下面的情况:

我以前通常负责解决孩子们之间的冲突。结果往往是一个孩子在角落里生气,另一个孩子在边上幸灾乐祸。现在我注意倾听和反思每个孩子所说的话。我就像一位解说员。下面就是上周发生的一件事情。

”杰瑞德,你不喜欢何塞从你手里把积木抢走!“

”何塞你需要那个积木来搭你的跑道。“

”哦,所以杰瑞德,你本来要用这块积木搭一座高楼……我明白了。“

”何塞,你觉得不公平,因为杰瑞德有很多积木,而你只需要其中一块。“

(接着,让我吃惊的是,大衣柜的门开了一个缝,我听到很小的声音说:”丽莉在大衣柜里,因为何塞踩我的手指!“)

当我这么做的时候,孩子们通常会说出自己的理由,然后就冷静下来,接着玩去了。我甚至不用多说什么。这真是很神奇。有时候,我帮助他们想办法(”你能够帮助何塞再找一块积木搭桥吗?“)但是,一般情况下,倾听就足够了。

倒霉的燕麦卷

有一位父母这样说:

用幻想的方式应对情绪是我最拿手的。听听我在家里是如何做的。我四岁的孩子克莉丝汀,只喜欢吃花生黄油(一种面粉做的燕麦卷)。她的姐姐吉娜正着急从一堆零食当中,把最后一块花生黄油抢到手,克莉丝汀开始哭的时候,吉娜迅速塞进嘴里。

我不满地看了一眼吉娜。她从嘴里咬下一团湿湿的黄油,给了妹妹。不好,太晚了!克莉丝汀开始哭喊。我向她保证我们马上再去买点黄油,但是她不听,继续哭喊,我告诉她在家里不要喊叫,结果她的叫声更大了。我的耳朵几乎被振聋了,我把她带到后院,让所有的邻居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她不停地哭啊哭啊,最后,我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对了,用幻想的方式。“

我用很戏剧性的声音对她说:”克莉丝汀,你知道我最希望什么嘛?“她停止了哭泣,说:”是什么?“我激动地环顾院子,啊哈,找到了。”我希望能有像桌子一样大的燕麦卷。“克莉丝汀睁大了眼睛,说:”不,妈妈,那太大了。“

”嗯,我希望我们能有像那块石头一样大的燕麦卷。“克莉丝汀高兴起来,”那太好了!“

危机终于过去了。我觉得让别人了解你渴望得到某样东西的心情,和真正得到东西一样能给你带来好的感受。

我讨厌去学校

下面的例子来自一位母亲,她的孩子被诊断为”阿斯伯格综合征“。

到现在为止,杰斯蒂的上学问题已经让我难过一年多了。转换环境对他来说非常困难。我们的早上都在恐怖中度过的。他会哭闹,被强行拖进车里。我已经做了一些调查,和老师一起帮助他,减少他在学校的时间。另外,我也开始回应他的感受。同时,我不再试着向他做什么保证,也不再努力排除他的焦虑。我过去常这么说:”你知道我会在12点半来接你。“或者”你知道你必须去学校。“”你到了学校就好了。“”你会见到你的朋友们。“”你喜欢学校的数学课。“所有这些只会更激怒他。

但是,我现在每天坚持这样做的:

我:”杰斯蒂,穿上外套,该上学了,我们马上上车。“(心有余悸地听一下)

杰斯蒂:”我讨厌学校!“

我:”我知道!学校不是你喜欢去的地方。你喜欢在家里玩你的汽车……好了,给你外套。“

杰斯蒂(走到门口)重复着说:”这不是我喜欢去的地方!“(然后穿上外套)

很有钱。我以前回应他感受的时候,会带着一点讽刺的口味(”是啊,我知道你讨厌去学校,听说他们每天下午都会折磨小孩子。“);现在,我知道自己不必解决他所有的焦虑,我只要完全诚心诚意地接纳他的感受就可以了,并且他知道这一点。

更多问题

父母们继续向我提出挑战:确实存在一些不重要的感受不值得去共情。”如果孩子发生了一点很小的事情,怎么办?有人蹭了一下他的胳膊肘,’呜呜呜,真疼!‘如果孩子只是在想得到我们的关注,我们也需要回应他的感受吗?这样会不会纵容孩子对很小的事情去抱怨呢?“

孩子的一天可能会充满各种各样的挫败感,也会经历情绪的大起大落。(就像四岁的马科斯所说的,在幼儿园经历了漫长的一上午,要求彼此合作,行为端正,”妈妈,我快要疯了!“)蹭一下胳膊肘可能就是最后的稻草,它也许只是一个想哭的理由。

如果孩子只是想要得到关注和安慰,我们给他们就好了。如果我们不这么做,他们还会寻找其他的借口,用更让人讨厌的方式来得到关注。

你可以抱起孩子说:”哪儿疼啊?这里需要亲一下。“你可以找一个创可贴贴在看不见的伤口上。如果孩子心情不好,还可以拿一颗葡萄干或者一勺果汁当做药喂给他吃。在孩子有需要的时候,成人提供一点小的感情慰藉,就能起到很大的安慰作用。

最后一个问题是”我经常看到女儿不开心,但是我问她怎么回事,她说’没事‘。我越问她,她就越不告诉我。“

”接纳感受“与”去除感受“对孩子来说有很大的不同。不要去问发生了什么事,我们可以简单地说:”你看起来很伤心。“或者”有事情让你不开心。“或者”看起来今天是挺难过的一天。“

这样的表达可以帮助孩子放松,让她自由地分享。如果我们说:”你为什么觉得伤心?“她会对自己的情绪产生自我防卫。等她想说的时候,会告诉我们,对她表示理解就足以让她得到安慰。

当我还在曼哈顿PS161学校当老师的时候,就体会到了”只接纳感受不提问“这个技巧的功效。一天早上,我刚到教学楼报到,一群老师围着一个六年级的孩子,这个孩子在哭。这些成人不顾一切地想知道怎么回事。他们轮流向孩子发问:”你为什么哭?怎么回事?发生什么事了?你没事吧?“每次发问,这个女孩就哭得更厉害了,最后几乎泣不成声。

我拉着她的胳膊,带她从大人的围观中出来,”我和她一起坐一会儿。“我说。于是,我们坐在一个角落里,等了一会,我说:”真的让你很难过。“这个女孩开始告诉我,她听见马路上有汽车发出巨响,她以为是枪响。她住的街区周末的时候有人被枪击,所有她以为刚才是有人在向她射击。我对她说”你一定很害怕。“”是的。“她同意我的说法,呼吸慢慢变得平缓,也不抽泣了。

我相信”单纯地接纳感受“所带来的效果,任何怀疑的念头,我会很快打消。办公室里的两个老师,看到这个女孩平静了许多,跟走过来问我们:”你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了吗?……“”她现在没事吧?“”怎么回事啊?“小女孩立刻又开始哭起来。我说:”她被吓着了,没事。“然后,好心的老师们才走开。

我非常庆幸自己的那一刻,有个小绝招来帮助一个受到惊吓的小孩。想要提问的欲望非常强烈,因为如果我们能找到问题所在,就可以解决它。但是往往解决的办法,就是单纯地接纳感受。即使小女孩没有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情,那么我相信有成人在她身边陪伴,回应她的痛苦感受,不向她提问,也是对她最好的安慰。

我们需要和孩子共同成长,所以,每天问问自己——“今天我进步了吗?”。

*注:把书中的这些提醒抄下来,贴在家里显眼的地方,会对大家很有帮助。
声明

每天一篇,希望能为家长提供一种建立在平等互爱、相互尊重基础上的交流方式和沟通技巧

既然关注了,可不可以就这样关注一辈子
我们知道选择这条路很艰难
但总需要有人去坚持
记录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
收藏孩子儿时的美好记忆


    关注 静等花开亲子咖啡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