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孩子竟成废品?比熊孩子更可怕的一种存在叫熊父母!

 

比熊孩子更可怕的是熊父母...





作者 | 文/高兴  图/高兴  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 | 亲子第一课堂(公众号ID:qzclass)

颜妍老师导读

其实很多时候,妈妈们大骂熊孩子老闯祸,任性。但是,在孩子的人生路上,有多少父母替孩子做着比熊孩子还任性的人生决定。例如,一定要考上重点中学,要拿到奖学金,要拿到年薪,要赶紧结婚生孩子……然后呢?孩子的快乐呢?


01
  “孩子是艺术品”
“如果可以一键选择,你会不会为孩子定制一个完美人生?”

这是《奇葩说》最近一期的辩题,掀起网络上2千万父母大讨论。

对于向来高调宣称要“搞事情”的马东和蔡康永我是心有防备,但是这次打了我一个“措手不及的”竟然是雷军。

相信大家和我一样对雷军的印象还是停留在“Are you ok?”的段子阶段,但是他在这期奇葩说上的一句话,刷出了人生新高度,让我这样的新手妈妈膜拜至极,他说“手机是工业品,孩子是艺术品,所以他不会给孩子定制”(关键时刻也不忘记买手机的雷大叔)。

他说出了电视机前千万个父母理智的想法,但是,现实的家庭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爱大多已经跑偏成了溺爱,远超出了理智的范畴。

特别是面对熊孩子,熊爸爸熊妈妈们无意识中早已经给孩子按下了那个一键定制的按钮,尽管这种所谓的完美并不是孩子想要的完美。因为妈妈们看到了以下种种:

别人家的孩子成绩那么好?

别人家的孩子考上重点中学了?

别人家的孩子升职加薪了?

别人家的孩子都结婚生子了?

面对自己家那个学习不怎么样的孩子,曾经信誓旦旦的说不按的他们,早就如坐针毡,急的团团转了,所以他们早早就按下了那个人生按钮。

纳尼,要不然呢?毕竟现实生活中绝对理性的那个不叫妈妈,叫圣母,是一种不存在的存在。

02
  “全包、半包、烂尾楼
我刚开始学会从1数到10的时候,爸爸很享受别人众人投来的羡慕的目光,说:搞笑,你也不看看她是谁的女儿。没错,我的爸爸是学数学出身。

记得从上小学开始,爸爸就给我报了各种兴趣班,其中奥数就是其中一项。他给我的一键设定之一,就是必须数学好。那时我的数学虽然不是拔尖,但也是中上等,综合下来拿个奖状不成问题。

但是到了高中时,爸爸就对自己放过的豪言把肠子都悔青了,因为我让他一次次的打脸了。

因为高中文理科分班时,无论我选文科还是理科,都是中等偏下的水平,因为数学从来没上过80分(150的满分)加上当时叛逆的我不喜欢做作业,老师为了问我要作业,常常到处在校园里找我,但是老师也拿我没办法,因为我也不拖班里的后腿,即使不作作业,凭着上课认真听讲,我每门课都在70多分,老师也不好意思恶语中伤我,无奈碰上我这种对手老师给我起了个外号叫“不作作业大王”。

因为学习成绩不行,特别是数学没达到爸爸的要求,这让他一度怀疑我智商是不是有问题。(因为当时只要谁数学学习好,老师学生都觉得这位同学智商高,虽然现在也没有研究证明数学和智商有半毛钱关系)。

高考前夕,爸爸压力比我还大,为了给我冲刺,半夜让我做数学,如果没做对就大发脾气,但是当时我对数学已经产生了恐惧,潜意识里觉得女孩子真不是学数学的料。高考数学考试,我脑子有一段时间竟然是一篇空白,考试结果可想而知。

就这样,在他的数学“全包”工程下,后来我就成了爸爸口中的烂尾楼,任由其草木遍野。而很不应景的是叔叔家的弟弟在爸爸的“半包”数学工程下考上了大学。后来上大学后他告诉我,其实自己考上大学不是我爸爸的功劳,因为爸爸那套解题方法都是大学高等数学,他们现在才开始学的。听了之后,我简直要吐血身亡了。

最后我迎来了妈妈给我的一键定制之二,让我赶紧上个中专,赶在在教育局的姥爷退休之前毕业,在我们那里的小学搞个编制,女孩子当个老师邻居们听起来也好听,也好找对象。

我在吃饭的间隙,听到我妈在帮我联系中专学校时,差点没被我妈这套高级私人订制给噎死。

反正我就是坚决不去,他们没办法,第二年送我去复读,我也打算准备好好复读一年。不为别的,就为赶紧考到离家越远的地方越好,逃避这套高级私人订制学习套餐的难以承受之重。



03
             熊孩子长大的父母是怎样的存在?        
美国回来的小白,是家里的独苗。

在美国时,爸爸就几次打电话说,国内发展多好,赶紧回来吧,我们也要靠你养老送终呢。

他一直不愿意回来,直到考完研究生考试的他接到一个从家里打来的越洋电话,电话那头的妈妈哭着说,爷爷不行了,要见你一面,快回来吧。

他二话没说,就买了机票就往回赶。

回来才发现爷爷根本没事,是爸爸和妈妈的一键定制。定制之一就是国内这麽好,留在国内发展比国外强多了,靠他爸妈在国内的关系基本可以生活的衣食无忧。

妈妈具体的说辞是,你看你待在美国的乡下,连个像样的高楼都没有。开车跑个十几公里,连一个人影都见不到,更别说打麻将凑成一桌了(这话实在是太辣人了,难道花个好几十万就是送孩子去美国打麻将吗,虽然现实是的确有些留学生在宿舍打麻将)。

就这样,回来后父母死活不让他再回美国去,无奈的他只好放弃继续读研究生的决定。后来在父母的运作下,他进了一家国企,但是美国回来的他根本无法适应复杂的同事关系。说话太直的他,不是今天不小心得罪了这个,就是明天对领导交代的任务没完成,因为按理这些活不在他的职责范围之内。

但是国内的潜规则就是领导交代的,不管该不该你干,都必须完成。就这样,没干3个月就辞了。后来一直宅在家里打了一年游戏度日子。因为长时间在家里打游戏,不务正业。他成了邻居嘴里教育小孩的活教材,“你可不能打游戏,不然就成了隔壁的小白,那么大一个成年人,混吃等死,不务正业”。

几年之后,当时和他一同在美国留学的妈妈同事的小孩,读了博士,最后在亚马逊总部找到了拿年薪的工作。这时他妈妈着急了,因为自己的儿子还天天在打游戏。就又托人找了一份工作,但是,没干到一年,就嫌苦叫累,主动辞职回家又开始了打游戏的宅男生活。

这个孩子倒是不熊,但是这孩子的父母一定是熊孩子长大的,太任性了。 

张泉灵在奇葩说上说,自己的爸爸当时觉得美好人生就是要是一个月有个500块钱的收入就可以衣食无忧了。说完当时台下就笑倒一片,因为在当今500块连全家的买菜钱都不够。

父母对美好的人生的设定只能设定在当时物质条件下,孩子的美好人生是二三十年后的事情,二三十年后的社会发展水平是什么样的,谁也不知道?父母觉得美好的,肯定不是孩子觉得美好的。这本来就是一个脑洞大开的伪命题。

但是生活喜剧的地方就是,明明知道这个伪命题,但是还是有那么多人在执着的做着,有多少代父母在这里前仆后继,倒下啦,下一代父母又继续犯着同样的错误。这就像烟盒上赫然写着“吸烟有害健康”,但是仍然抵挡不了我国人民成为世界第一烟民大国的热情。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大骂熊孩子老闯祸,任性。但是,在孩子的人生路上,有多少父母替孩子做着比熊孩子还任性的人生决定。唯一不同的是,熊孩子任性后有父母可以帮忙收拾残局。但是,父母替孩子作出任性的人生决定导致的残局已经超出父母的能力范围,无法收场了,于是孩子就成为父母全包工程下的烂尾楼。

而烂尾楼还有一个名字叫废品。

不是说好的,孩子是艺术品呢?
—END—

颜妍老师:“孩子是复印件,而你才是原件”一个长年在笔尖游走的宝妈,擅长亲子教育,青少年教育、婆媳关系、婚恋关系,目前拥有粉丝二十多万。微信号:yanyan_laoshi_   公众号:

亲子第一课堂(ID:qzclass)


沟通&投稿&转载:QQ 3429292699、894530002

商务合作:QQ 3110049315







戳原文,更有料!


    关注 亲子第一课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